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4年05月20日 14:48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对照材料 >

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11篇)

发布时间:2023-01-13 08: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11篇)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党员党性分析与对照检查材料  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是党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认识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党员个人进行自我剖析、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11篇),供大家参考。

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11篇)

篇一: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党员党性分析与对照检查材料

  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是党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认识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党员个人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一个重要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员党性分析与对照检查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党员党性分析与对照检查材料一

  自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按照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和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学习动员和分析评议两个阶段,较为系统的学习了相关篇目,并认真征求了有关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对照党章以及。。。。制定的党员先进性标准,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对自己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查找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总的感到,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和工作作风方面与先进性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并思考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现将有关情况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表现⒈理想信念方面。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个人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学习的不够;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理解不深,贯彻执行不够有力;对于周围一些党员干部信仰宗教、封建迷信活动,不能够提出批评和制止;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⒉宗旨观念方面。尽管能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缺少切实可行的招法,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中没有把党员干部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工作对象的满意程度考虑的不够,尤其是在工作较多的时候,往往满足于简单完成任务,质量不高。⒊组织纪律方面。有时候在工作中容易掺杂个人感情,如对于分管的工作,对一些较为熟悉的同志降低标准,把关不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还不够深入,有时候不能主动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对于发现的一些问题,有时候碍于情面,不能够大胆的指出来;有时候碍于

  情面参加于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等。(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⒋在思想和工作作风方面。

  尽管是年轻人,但是思想不够解放,不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方面还很差,对于工作缺少创新意识,仍然是按照老传统、老惯例办事,不能把工作与。。。。的目标结合起来;平时对于开拓性的开展工作方面考虑的较少,只是忙于日常工作,工作的前瞻性不强,缺少对新时期条件下对做好党建工作的思考;工作水平有待提高,独挡一面的能力较差,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强;平时忙于分管工作和部门事务性的工作,对工作的研究不够,工作质量有待提高;工作不够扎实,有时候粗心大意,出一些小的错误;工作作风还不够深入,深入基层很少;缺乏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和本系统其他同志的横向沟通和交流;在工作繁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有时候缺乏统筹安排,顾此失彼;平时对于业务学习的不够,学习时间不能够保证等。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⒈学习不够扎实、不够刻苦。平时在单位,除了周五政治学习外,没有时间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业余时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缺乏对政治理论、党内有关文件政策的学习;对于业务知识也缺乏系统的学习;即使学了,也不能够温故知新,缺乏学习的连续性,缺乏把理论知识与日常工作结合的能力。⒉工作标准不够高。在工作方面,满足于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主动干工作、干好工作的意识不强;工作完成后,对工作的完成情况缺乏总结经验,因此,尽管工作做了不少,但是还停留于原来水平,缺乏显著的提高。⒊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比较淡薄。对做好分管工作与整个。。。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识不深,不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整个党群部门和。。。的整体工作联系起来。三、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查找和剖析自己在党性党风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在分析评议阶段征求各方意见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更加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了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⒈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书记重要讲话以及《读本》其他相关学习材料。按照“一名党员一面旗”的要求,做到“四学四勤”,并在学习的基础上做到“四查四看”。继续坚持写读书笔记,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把真实的体会和感想记录下来。除此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涉及工作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近阶段上级的文件政策,一些专业书籍,使自己的专业基础扎实、全面,利于今后的工作。每周力争业余时间学习不少于小时。在思想政治上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

  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别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和能力,帮助周围的人。不仅包括工作中接触的党员、干部、群众,还包括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人,如亲属、同学、朋友等等。自己是一个乐于助人,心地善良的人,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即使自己付出一些东西。尤其尽己能帮助那些生活中有困难或者属于弱势群体的人,让他们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绝望中看到曙光。

  ⒊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坚持组织纪律,涉及内部信息,不跑风漏气;坚持一视同仁,不亲亲疏疏;坚持原则,回避“关系”、“后门”;坚持。。。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

  ⒋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永葆工作中的蓬勃生机和活力。。。。的事业是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和前进的,因此,今后工作中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大胆地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去,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

  ⒌尽自己最大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学好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大胆实践,丰富工作经验;谦虚谨慎,多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每隔一段时间,注意总结自己工作的得与失,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抽时间多下基层,和有关同志交流工作;作为年轻干部,虚心

  听取基层同志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同。。。。基层单位组织部门同志的交往,彼此熟悉,有利于开展工作;创造机会走进最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倾听他们的心声,听取他们对组织建设、组织发展、组织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意见,了解他们需要组织上给予帮助解决的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急,忙群众之所需,决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党员党性分析与对照检查材料二

  根据市委的统一布署,在全市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我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学习了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有关领导的讲话,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有提高,深深认识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努力搞好机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反思了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感到存在许多不足,现就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查摆如下:

  一、思想方面问题1、思想理论学习不够深,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自觉主动在挤时间学习不够,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有时看报纸也是看看大标题,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使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原因:一是思想上对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二是时间观念不强,没有把点点滴滴的零星时间利用起来。整改措施:1、提高对政治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只有理论上的坚定与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与清醒,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有高的理论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2、认真执行党员干部的学习制度,积极参加党员的学习,参加单位的集体学习。问题2、政治理论方面的内容看得多,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电脑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等钻研得少,结果使得知识面不够广。原因:一是在思想对领导干部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掌握更多的知

  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只要政治理论功底厚实就行,其他方面的知识多少知道点就可以过得去,二是工作比较忙,有时间难以抽出时间去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

  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对掌握科学文化等方面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育本单位同志要做到一专多能,多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2、适当增加集体学习科学文化等内容的时间,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作风方面问题1、谦虚谨慎的思想作风坚持的不够一贯。比如在廉洁自律方面,有自满情绪。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我们做的不错,而且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表扬,什么超标准和违约的事我们从未敢,也没有条件去做,这样就不自觉地产生了自满情绪,以致在廉洁自律方面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原因:一是对中纪委等有关廉洁自律规定学习不够,对《党章》、《准则》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学习不够,掌握不牢。二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不够扎实,满足现状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党章》、《准则》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学习,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2、克服满足现状,不思更大进取的思想情绪,形成良好精神状态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问题2、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还不够。一是自我批评不够经常,在会上作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作自我批评少;二是对同志的批评,也是会上批评得多,平时及时批评少;三是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伤害同志间感情。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目前整个大气候也就如此,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一定就解决问题,二是认识比较片面、模糊,怕开展批评影响团结,影响同志们的积极性。整改措施:1、提高对批评与自我批评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

  作风之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丢。2、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从团结愿望出发,积极开

  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坚持原则,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又要注意对同志的批评方式,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通过批评,达到新的团结和统一。

  问题3、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特别是对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同志的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结果使同志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这样影响了同志们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同时也影响到个别同志工作方法的改进。

  原因:一是对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志们都会相互谅解的。二是对领导科学知识学习不够。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和有关经济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领导水平,提高领导艺术。

  2、加强自己和全体同志们的法制学习和法制教育,不断强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进一步克服工作方法不够科学、个别同志还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开展工作的现象,努力使领导方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三、工作方面问题2、抓行政后勤工作改革的力度不大,在水电、车辆、服务、安全等方面管理不得力,致使一些工作出现一些漏洞和失误。在有关考核和分配方面,还未制定出更加公平,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原因:对行政后勤工作,认为有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具体抓就行了,结果对这方面的事情,过问不及时,指导不具体,督促不得力。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并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使行政后勤工作能为全体同志提供更好的服务。问题3、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步子迈得不大。虽然我们已

  是市级文明单位,但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软、硬件建设还有待加强,如办公自动化、卫生制度,卫生设施,卫生习惯等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影响着我们向省级文明单位的迈进,也不利天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向前推进。原因;一是对精神文明建设,有时紧有时松的现象,二是受经费的限制不能及时搞好等。三是主观努力不够,有完全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以办到的,没有很好的去办。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明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那些不花钱或花小钱就能办到的事情尽快解决好。

  3、向先进文明单位学习,对照先进,找出差距,自加压力,勤奋工作,使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再上新台阶。

  4、适当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办公经费中揭挤出一些资金用于“办公自动化、绿化、“美化”工作。

  四、纪律方面问题1、对组织纪律方面的教育不够经常,使得个别同志在有些时候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遵守纪律不够自觉,有迟到、早退或超假的现象,任其发展,就会影响团结,不利于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够高,有关纪律的条文、规定学习不够;二是对纪律、制定的拟定比较多,但能否认真执行检查得少,而且对个别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没有给予及时批评,使个别同志觉得遵守不遵守纪律一个样,于是不同程度地在个别同志身上出现了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整改措施:1、加强《党章》、《准则》以及有关纪律的学习,把纪律上升到是关系党的团结,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来认识,使同志们能自觉地用纪律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2、认真检查和督促对有关制度、有关纪律的落实情况。对好的及时性表扬,对不好的也要及时批评。问题2、抓廉洁自律教育不够经常,如对于来客招待有时执行得还

  不够认真,招待标准低,还感到寒酸。原因:一是对有关廉洁自律规定学习不够,总认为象我们这些单

  位在吃喝上都是微不足道的,和社会面上存在的问题相比,值不得一提。二是有爱面子思想,认为上面来人了,不招待一下面子就过不去。

  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对有关廉洁自律规定,江泽民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等内容的学习,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提到关系党和国家死生存亡的高度来认识。2、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廉洁自律和来客招待等有关规定。用制度来约束人、规范人的行为,真正起到约束在前,防范于未然的作用。3、自己带头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自觉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杜绝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现象,对于来客招待标准,要严格按照规定,不能随意突破。总之,要以这次教育活动为契机,使自己纠正一些缺点错误,解除一些思想负担,改进一些工作方法,理清一下工作思路,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和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努力奋斗,争取早日跨入先进单位行列,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对课题的认识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二、为什么选择此类形态

  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不仅表现为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还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个别大学生的入教、信教。

  改革开放后,过去长期沉闷的空气被打破,出现了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新氛围,各种思想文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互相交织、互相激荡.大学生作为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民族的和世界的、传统的和当代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知识群体,对于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文化财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校园里的大学生们通过书籍、广播、网络、等各种各样的媒介来接收外界信息,宗教文化已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因此,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宗教观念,对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调查结论

  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少数民族学生多,汉族学生少;共青团员多,中共党员少;农村学

  生多,城市学生少。

  四、解读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

  (1)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基本情况有着宗教信仰的学生中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他们从小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民族甚至全民信仰宗教,在这种氛围下,他们对某种宗教的文化与生俱来的崇拜.(2)宗教信仰观念形成的年龄调查把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的年龄划分为3个阶段:一是从小开始就有宗教信仰,这一时期我们归为朦胧期(12岁以前),小孩的生理和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对周围事物的感官认识基本上来自家长的引导;二是中学时期开始信仰宗教,我们把这一阶段归为萌芽期(12岁~18岁).这个时期的小孩处于童年到成年的发育阶段,有自己的思想,但这个时期大脑的认知和判断力下降,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三是进入大学,即18岁以后,归为成熟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已逐步成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宗教的信仰始于幼年时期,并且和他们的民族有着必然联系。然而,我们进一步观察数据发现:41%的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动机是因为“承袭家庭传统”,而促使学生正式皈依所信仰的宗教的关键因素,34%的学生选择了“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并且,让学生维持和鼓励自己坚持宗教信仰的主要因素,49%的学生选择了“信仰宗教之后思想和个性所得到的升华";37%的学生认为“与没有信仰的人相比,宗教

  信仰带来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和欢乐”.这个结果与前面得出的“大部分学生的宗教信仰是自身民族与生俱来的”稍有出入:“民族信仰”只是一块敲开宗教信仰大门的红砖,而真正的钥匙是宗教本身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3)大学生对待宗教的行为表现大学生对待宗教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动机.大部分学生通过对宗教的信仰,以及到宗教场所进行祈福、祷告,来缓解来自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说明大部分信教大学生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而是通过宗教信仰使自身得到心灵慰藉和精神解脱。(4)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知以及对宗教政策的认识调查显示,有73%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16%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唯心主义",15%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另外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愚昧迷信"、“麻醉人们的鸦片".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宗教信仰。77%的学生表示“觉得宗教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之间不相矛盾”,并且65%的学生认为“高校开设宗教学选修课有助于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理性面对宗教问题”.仅4%的学生认为“宗教学就是关于如何信仰宗教的学问,因此开设宗教学课程就是传播宗教”.在回答关于“在我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宗教应该和可能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个问题上,59%的学生认为“宗教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有深刻的哲学背景,有超越的宗教意识。它与精英文化,政治文化既有间隔,又有互渗,它对民族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仅5%的学生认为“宗教会麻痹人的主动性和科学创造精神,使人安于现状,只求神灵,不求进取,完全接受命运之神的摆布"。(二)、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通过此次调查的情况看,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长期客观存在,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民族宗教观念的教育、管理和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概念模糊。每种宗教都有它不同的教义,每种教义都是独树一帜,互不打扰.当一个人对某种宗教十分虔诚的时候,他不应该也不可能去同时信仰其他宗教。

  其次,学生党员信仰宗教的问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坚持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但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仍有学生党员选择“有宗教信仰”。不排除该学生的宗教信仰与他自身的民族有一定关系,纵观近几年各地区、各高校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党员信教的情况也并不罕见。针对以上两点问题,结合我校在民族宗教方面所做的工作,谈几点建议: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概念模糊的情况,我们认为,是由于个别大学生不明白何为真正的信仰,不清楚宗教的教义,不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才会出现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盲目参加宗教活动等行为.高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更要加强我国宗教政策的宣传。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有关职业规划、各类考试的讲座层出不穷,而关于民族、宗教、哲学方面的人文讲座则显得相形见绌。另外,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宗教知识教育和宗教政策宣传的时候,应该注重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手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人自学、课程选修、专家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方法;通过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心理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校园BBS、期刊杂志、QQ群等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2、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有必要把我国民族宗教知识纳入党校学习培训的必修课内容,必

  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认清宗教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信仰的本质。入党积极分子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唯物辩证法.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中有41%的信教学生认为“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选择“受到父母或家中其他信仰宗教人员的劝说而皈依宗教”的仅占11%;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是否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所需.比如当前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而在升学、就业、考试的时候选择去寺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我们作为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职责,更为重要的是还肩负着“传道"的重任。尽管现在很多高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我们根据互联网上精神健康网站发布的信息得知:大学生中因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等问题导致的心理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有强迫症、抑郁症、敌对、焦虑等;情节严重者甚至会冲动、自杀、杀人。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内心的烦恼转移,但并没有得以完全释放.在宗教中得不到化解的心理问题,依然会积郁于学生内心。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宗教信仰大学生调查问卷

  感谢你抽空完成以下调查问卷!

  1。性别

  (1)男

  (2)女

  2。成长的区域

  (1)城市(2)县城(3)乡镇(4)农村

  3。学校所在区域:

  (1)东部沿海地区(2)西部边远地区(3)经济发达的城市

  (4)经济水平一般城市

  (5)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4。家庭经济状况

  (1)富有(2)一般(3)不是很好

  5。民族

  (1)汉族(2)壮族(3)回族(4)维吾尔族(5)藏族(6)其它:

  6.政治面貌

  (1)群众(2)团员(3)预备党员(4)党员(5)民主人士

  7。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入宗教的?

  (1)面临的压力特别大,找不到解决办法

  (2)与周围的人发生了矛盾,心情苦闷

  (3)人生感觉到迷茫和困惑,又难以寻求到帮助时

  (4)感情上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失恋(5)感觉缺少爱(6)家庭中纠纷不断(7)其他:8。你认为宗教是什么?(1)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2)宗教是迷信,是一种荒诞学说(3)宗教是科学(4)宗教是高尚的精神活动(5)一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有教义教规(6)宗教在我的脑中很模糊,我说不清楚什么是宗教(7)其他:9.当你对人生有困惑与迷茫时首先会选择什么途径寻求帮助?

  (1)宗教领域(2)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3)专业老师(4)辅导员(5)亲人(6)朋友(7)其他:

  请简述原因:

  10。你认为宗教信仰与现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抵触?(1)可以并存,局部对立(2)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3)两者相互补充(4)两者尖锐对立

  11。你怎样看待“命运"?(1)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2)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人力只能改变某一些因素(3)命运是注定好的,由不得自己

  12.你对你信奉的宗教的教义教规清楚吗?(1)十分清楚(2)一般,只是了解个大概(3)有点模糊(4)不清楚

  13.你认为你所信奉的宗教的经典都是些怎样的书(1)没意思(2)还可以(3)可以从中收获一些东西(4)难得的好书,可以净化心灵(5)其他:

  14。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信仰宗教的?(1)12岁以前(2)12~18岁(3)18岁以后15.你信仰宗教的原因()(1)承袭家庭传统(2)受到神秘体验的感召(3)对某种宗教文化的向往(4)教义本身的说服力(5)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6)信仰宗教之后思想和个性所得到的升华(7)与没有信仰的人相比,宗教信仰带来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8)敬拜神灵,为自己及亲人朋友祈福避灾获(9)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和欢乐(10)其他原因:

  16.你参加宗教仪式的频率是?

  (1)定期,频率是:

  (2)不定期,跟着感觉走

  (3)偶尔(4)基本没有(5)从不

  17.你都参加了宗教的那些活动、仪式?

  18.你通常参加宗教聚会的场合是:[单选题]

  (1)家庭聚会(2)教友聚会(3)正式宗教聚会场所

  (4)其他地方(请填写具体内容):

  19.你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

  (1)学习宗教知识(2)表达宗教信仰(3)荣耀神

  (4)获得神的眷顾和回报(5)服从权威

  (6)其他:

  20。在你看来,怎样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宗教徒

  (1)、供奉本宗教的神灵,如供奉佛、菩萨或者上帝等,以获得解脱

  (2)、经常或者定期进行宗教仪式,守宗教戒律,如吃斋念佛,敬礼拜,救灵魂,以进入极

  乐世界

  (3)修身养性,独善其身

  (4)、发挥爱心,服务众生,爱人如爱己

  (5)、其他:

  21。与那些没有没有信仰的人相比,你认为宗教信仰带给你有哪些特别的东西

  (1)体验到了与宇宙最高者的关系(2)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和快乐

  (3)遇到困难可以向神灵求助,并能够得到他们的回应和帮助

  (4)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5)超凡脱俗的处世之道

  (6)人生有了目标,生命有了寄托,感觉充实

  22.你觉得大学生信仰宗教是否有积极意义?

  (1)能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减轻压力

  (2)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与周围的人(包括同学、朋友等)之间的关系精神寄托

  (3)使得大学生逃避问题,精神的“麻醉剂"

  (4)宗教教义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于心灵没有帮助没有积极意义

  (5)其他:

  23。信仰宗教是否影响着你的生活的某些地方?

  (1)日常作息(2)饮食

  (3)工作与学习

  (4)为人处事(5)没有影响(6)其他:

  24。皈依宗教后带来你个人的改变有哪些?[多选题]

  (1)改变了人生观、价值观(2)精神上有了依托,人生寻找到了永恒的目标(3)各

  方面运气更好了

  (4)心态更加平和,对现实容易接受

  (5)道德上更加自律

  (6)与周围人的关系更融洽

  (7)人际交往的对象和内容更加广泛(8)更关心社会,更乐于助人了

  (9)更相信宿命论,将命运交由神安排(10)更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幸福只有等来世

  (11)性格改变心灵升华(12)有助于专业学习

  (13)学习退步了(14)影响不大(15)其他:

  25。维持和鼓励你在宗教信仰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的主要因素有[多选题]

  (1)信仰宗教之后常得到的福报

  (2)信仰宗教之后思想和个性所得到的升华

  (3)宗教信仰群体团体友爱的关系与气氛

  (4)在信仰宗教中所产生的特殊的感应

  (5)其他:

  26.据你了解,周围对信教者的看法?

  (1)非常理解(2)基本理解(3)不理解(4)鄙视(5)无所谓

  27。你家人对你信教的态度:[单选题]

  (1)支持(2)反对(3)没意见,不支持也不反对

  28。你是否会通过行动向你身边的人证明信教的好处?[单选题]

  (1)会(2)不会

  29。你认为你所信仰的宗教的宣传力度够不够,在社会有没有足够的重视

  (1)足够(2)还可以(3)几乎没有

  30。你是否会劝说你身边的人和你一样信教?[单选题]

  (1)会时刻寻找机会传教(2)时机恰当时会传教(2)不会

  31。当你遇到身边发生关于不同信仰的冲突时,你会:[单选题]

  (1)大事化小以和为贵

  (2)坚守信仰原则,不退让

  (3)不理睬,不争辩

  (4)不知道会怎样

  32.当个人宗教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甚至影响了你的就业和事业的开展时,你会:

  (1)绝不放弃宗教信仰(2)看情况而定(3)放弃信仰

  33。你对宗教信仰的认知以及对宗教政策的认识?

  (1)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2)是唯心主义

  (3)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4)是愚昧迷信、麻醉人们的鸦片(5)不清楚

  34。你认为,宗教对人类社会的文明的影响是

  (1)有着十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有着比较积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3)有着较普通的影响,但它的存在与否并不会对世界造成太大的影响(4)有着比较消极的影响,为精神空虚的人民提供了虚幻的寄托,并没有多大的积极作用(5)有着十分消极的影响,由于宗教信仰原因导致诸多事端和战争,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

  步35.你认为宗教的作用?

  (1)、能够凝聚众人的意志,维护社会的稳定(2)能被统治者利用,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3)可以作为中外交流的桥梁(4)对于个人而言,它有安慰心灵的作用(5)我不太清楚(6)其他:36。你认为大学设宗教课程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关系?(1)宗教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之间不相矛盾(2)高校开设宗教学选修课有助于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理性面对宗教问题(3)宗教学就是关于如何信仰宗教的学问,因此开设宗教学课程就是传播宗教37。你认为宗教信仰与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无抵触?(1)两者相互补充大部分可以并存(2)局部对立(3)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4)两者尖锐对立38.据你了解,中国共产党员是否可以信教(1)信教也可以入党(2)入党可以同时信教(3)入党不可以信教39.据你了解,可以在学校从事宗教活动或仪式吗?(1)可以(2)不可以(3)不清楚40。你认为当前高校在学生中宣传国家宗教政策的工作作用如何?(1)宣传教育到位,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很熟悉(2)宣传教育基本到位,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基本了解(3)宣传教育不够到位,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不够了解(4)很少宣传教育,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很不了解41。你认为应不应该对学生加大宗教信仰宣传力度并开设相关课程?(1)、应该大力支持(2)、应该,但要适度(3)、无所谓,听听也可以(4)、应该坚决反对42。在你看来,在我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宗教应该和可能扮演着怎样的角

  色?(1)宗教是民众道德行为自我约素、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在维系良好道德风尚上有重要

  作用(2)宗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蕴极深厚,内涵丰富.它与精

  英文化,政治文化既有间隔,又有互渗,它是中华民族伟大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3)宗教会麻痹人的主动性和科学创造精神,使人安于现状,只求神灵,不求进取,完全接受

  命运之神的摆布(4)宗教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有深刻的哲学背景,有超越的宗教意识。它与精英文化,政

  治文化既有间隔,又有互渗,它对民族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5)民族宗教中的某方面不利于道德建设,不利于社会进步,身心健康,不利于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43.你怎样看待我国宗教的现在与未来?

  (1)我国宗教文化以其深厚的根基,博大的内容,动人的色彩而将长驻人间(2)我国宗教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剔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不断更新而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3)宗教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4)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充斥下,宗教的发展道路将会越来越窄

篇三: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对课题的认识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二、为什么选择此类形态

  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不仅表现为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还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个别大学生的入教、信教。

  改革开放后,过去长期沉闷的空气被打破,出现了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新氛围,各种思想文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互相交织、互相激荡。大学生作为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民族的和世界的、传统的和当代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知识群体,对于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文化财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校园里的大学生们通过书籍、广播、网络、等各种各样的媒介来接收外界信息,宗教文化已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因此,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宗教观念,对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调查结论

  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少数民族学生多,汉族学生少;共青团员多,中共党员少;农村

  学生多,城市学生少。

  四、解读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

  (1)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基本情况有着宗教信仰的学生中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他们从小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民族甚至全民信仰宗教,在这种氛围下,他们对某种宗教的文化与生俱来的崇拜。(2)宗教信仰观念形成的年龄调查把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的年龄划分为3个阶段:一是从小开始就有宗教信仰,这一时期我们归为朦胧期(12岁以前),小孩的生理和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对周围事物的感官认识基本上来自家长的引导;二是中学时期开始信仰宗教,我们把这一阶段归为萌芽期(12岁~18岁)。这个时期的小孩处于童年到成年的发育阶段,有自己的思想,但这个时期大脑的认知和判断力下降,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三是进入大学,即18岁以后,归为成熟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已逐步成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宗教的信仰始于幼年时期,并且和他们的民族有着必然联系。然而,我们进一步观察数据发现:41%的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动机是因为“承袭家庭传统”,而促使学生正式皈依所信仰的宗教的关键因素,34%的学生选择了“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并且,让学生维持和鼓励自己坚持宗教信仰的主要因素,49%的学生选择了“信仰宗教之后思想和个性所得到的升华”;37%的学生认为“与没有信仰的人相比,宗教

  信仰带来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和欢乐”.这个结果与前面得出的“大部分学生的宗教信仰是自身民族与生俱来的”稍有出入:“民族信仰"只是一块敲开宗教信仰大门的红砖,而真正的钥匙是宗教本身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3)大学生对待宗教的行为表现大学生对待宗教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动机。大部分学生通过对宗教的信仰,以及到宗教场所进行祈福、祷告,来缓解来自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说明大部分信教大学生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而是通过宗教信仰使自身得到心灵慰藉和精神解脱.(4)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知以及对宗教政策的认识调查显示,有73%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16%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唯心主义”,15%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另外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愚昧迷信”、“麻醉人们的鸦片”。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宗教信仰。77%的学生表示“觉得宗教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之间不相矛盾”,并且65%的学生认为“高校开设宗教学选修课有助于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理性面对宗教问题”。仅4%的学生认为“宗教学就是关于如何信仰宗教的学问,因此开设宗教学课程就是传播宗教”.在回答关于“在我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宗教应该和可能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个问题上,59%的学生认为“宗教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有深刻的哲学背景,有超越的宗教意识.它与精英文化,政治文化既有间隔,又有互渗,它对民族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仅5%的学生认为“宗教会麻痹人的主动性和科学创造精神,使人安于现状,只求神灵,不求进取,完全接受命运之神的摆布”.(二)、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通过此次调查的情况看,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长期客观存在,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民族宗教观念的教育、管理和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概念模糊。每种宗教都有它不同的教义,每种教义都是独树一帜,互不打扰.当一个人对某种宗教十分虔诚的时候,他不应该也不可能去同时信仰其他宗教。

  其次,学生党员信仰宗教的问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坚持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但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仍有学生党员选择“有宗教信仰"。不排除该学生的宗教信仰与他自身的民族有一定关系,纵观近几年各地区、各高校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党员信教的情况也并不罕见。针对以上两点问题,结合我校在民族宗教方面所做的工作,谈几点建议: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概念模糊的情况,我们认为,是由于个别大学生不明白何为真正的信仰,不清楚宗教的教义,不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才会出现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盲目参加宗教活动等行为。高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更要加强我国宗教政策的宣传.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有关职业规划、各类考试的讲座层出不穷,而关于民族、宗教、哲学方面的人文讲座则显得相形见绌。另外,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宗教知识教育和宗教政策宣传的时候,应该注重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手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人自学、课程选修、专家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方法;通过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心理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校园BBS、期刊杂志、QQ群等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2、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有必要把我国民族宗教知识纳入党校学习培训的必修课内容,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认清宗教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信仰的本质。入党积极分子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唯物辩证法。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中有41%的信教学生认为“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选择“受到父母或家中其他信仰宗教人员的劝说而皈依宗教"的仅占11%;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是否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所需.比如当前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而在升学、就业、考试的时候选择去寺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我们作为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职责,更为重要的是还肩负着“传道”的重任。尽管现在很多高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我们根据互联网上精神健康网站发布的信息得知:大学生中因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等问题导致的心理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有强迫症、抑郁症、敌对、焦虑等;情节严重者甚至会冲动、自杀、杀人。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内心的烦恼转移,但并没有得以完全释放。在宗教中得不到化解的心理问题,依然会积郁于学生内心。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宗教信仰大学生调查问卷

  感谢你抽空完成以下调查问卷!

  1.性别

  (1)男

  (2)女

  2。成长的区域

  (1)城市(2)县城(3)乡镇(4)农村

  3.学校所在区域:

  (1)东部沿海地区(2)西部边远地区(3)经济发达的城市

  (4)经济水平一般城市

  (5)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4。家庭经济状况

  (1)富有(2)一般(3)不是很好

  5。民族

  (1)汉族(2)壮族(3)回族(4)维吾尔族(5)藏族(6)其它:

  6。政治面貌

  (1)群众(2)团员(3)预备党员(4)党员(5)民主人士

  7。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入宗教的?

  (1)面临的压力特别大,找不到解决办法

  (2)与周围的人发生了矛盾,心情苦闷

  (3)人生感觉到迷茫和困惑,又难以寻求到帮助时(4)感情上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失恋(5)感觉缺少爱(6)家庭中纠纷不断(7)其他:8。你认为宗教是什么?(1)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2)宗教是迷信,是一种荒诞学说(3)宗教是科学(4)宗教是高尚的精神活动(5)一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有教义教规(6)宗教在我的脑中很模糊,我说不清楚什么是宗教(7)其他:9.当你对人生有困惑与迷茫时首先会选择什么途径寻求帮助?

  (1)宗教领域(2)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3)专业老师(4)辅导员(5)亲人(6)朋友(7)其他:

  请简述原因:

  10.你认为宗教信仰与现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抵触?(1)可以并存,局部对立(2)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3)两者相互补充(4)两者尖锐对立

  11。你怎样看待“命运”?(1)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2)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人力只能改变某一些因素(3)命运是注定好的,由不得自己

  12.你对你信奉的宗教的教义教规清楚吗?(1)十分清楚(2)一般,只是了解个大概(3)有点模糊(4)不清楚

  13.你认为你所信奉的宗教的经典都是些怎样的书(1)没意思(2)还可以(3)可以从中收获一些东西(4)难得的好书,可以净化心灵(5)其他:

  14。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信仰宗教的?(1)12岁以前(2)12~18岁(3)18岁以后15。你信仰宗教的原因()(1)承袭家庭传统(2)受到神秘体验的感召(3)对某种宗教文化的向往(4)教义本身的说服力(5)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6)信仰宗教之后思想和个性所得到的升华(7)与没有信仰的人相比,宗教信仰带来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8)敬拜神灵,为自己及亲人朋友祈福避灾获(9)生活充

  满更多的喜悦和欢乐(10)其他原因:

  16.你参加宗教仪式的频率是?

  (1)定期,频率是:

  (2)不定期,跟着感觉走

  (3)偶尔(4)基本没有(5)从不

  17.你都参加了宗教的那些活动、仪式?

  18.你通常参加宗教聚会的场合是:[单选题](1)家庭聚会(2)教友聚会(3)正式宗教聚会场所(4)其他地方(请填写具体内容):

  19.你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1)学习宗教知识(2)表达宗教信仰(3)荣耀神(4)获得神的眷顾和回报(5)服从权威(6)其他:

  20。在你看来,怎样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宗教徒(1)、供奉本宗教的神灵,如供奉佛、菩萨或者上帝等,以获得解脱(2)、经常或者定期进行宗教仪式,守宗教戒律,如吃斋念佛,敬礼拜,救灵魂,以进入极乐世界(3)修身养性,独善其身(4)、发挥爱心,服务众生,爱人如爱己(5)、其他:

  21.与那些没有没有信仰的人相比,你认为宗教信仰带给你有哪些特别的东西(1)体验到了与宇宙最高者的关系(2)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和快乐(3)遇到困难可以向神灵求助,并能够得到他们的回应和帮助

  (4)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5)超凡脱俗的处世之道(6)人生有了目标,生命有了寄托,感觉充实22.你觉得大学生信仰宗教是否有积极意义?(1)能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减轻压力(2)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与周围的人(包括同学、朋友等)之间的关系精神寄托(3)使得大学生逃避问题,精神的“麻醉剂”(4)宗教教义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于心灵没有帮助没有积极意义(5)其他:23.信仰宗教是否影响着你的生活的某些地方?

  (1)日常作息(2)饮食

  (3)工作与学习

  (4)为人处事(5)没有影响(6)其他:

  24。皈依宗教后带来你个人的改变有哪些?[多选题]

  (1)改变了人生观、价值观(2)精神上有了依托,人生寻找到了永恒的目标(3)各方面

  运气更好了

  (4)心态更加平和,对现实容易接受

  (5)道德上更加自律

  (6)与周围人的关系更融洽

  (7)人际交往的对象和内容更加广泛(8)更关心社会,更乐于助人了

  (9)更相信宿命论,将命运交由神安排(10)更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幸福只有等来世

  (11)性格改变心灵升华(12)有助于专业学习

  (13)学习退步了(14)影响不大(15)其他:

  25.维持和鼓励你在宗教信仰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的主要因素有[多选题]

  (1)信仰宗教之后常得到的福报

  (2)信仰宗教之后思想和个性所得到的升华

  (3)宗教信仰群体团体友爱的关系与气氛

  (4)在信仰宗教中所产生的特殊的感应

  (5)其他:

  26。据你了解,周围对信教者的看法?

  (1)非常理解(2)基本理解(3)不理解(4)鄙视(5)无所谓

  27。你家人对你信教的态度:[单选题]

  (1)支持(2)反对(3)没意见,不支持也不反对

  28.你是否会通过行动向你身边的人证明信教的好处?[单选题]

  (1)会(2)不会

  29.你认为你所信仰的宗教的宣传力度够不够,在社会有没有足够的重视

  (1)足够(2)还可以(3)几乎没有

  30.你是否会劝说你身边的人和你一样信教?[单选题]

  (1)会时刻寻找机会传教(2)时机恰当时会传教(2)不会

  31.当你遇到身边发生关于不同信仰的冲突时,你会:[单选题]

  (1)大事化小以和为贵

  (2)坚守信仰原则,不退让

  (3)不理睬,不争辩

  (4)不知道会怎样

  32.当个人宗教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甚至影响了你的就业和事业的开展时,你会:

  (1)绝不放弃宗教信仰(2)看情况而定(3)放弃信仰

  33。你对宗教信仰的认知以及对宗教政策的认识?

  (1)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2)是唯心主义

  (3)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4)是愚昧迷信、麻醉人们的鸦片(5)不清楚

  34.你认为,宗教对人类社会的文明的影响是(1)有着十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有着比较积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3)有着较普通的影响,但它的存在与否并不会对世界造成太大的影响(4)有着比较消极的影响,为精神空虚的人民提供了虚幻的寄托,并没有多大的积极作用(5)有着十分消极的影响,由于宗教信仰原因导致诸多事端和战争,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5。你认为宗教的作用?(1)、能够凝聚众人的意志,维护社会的稳定(2)能被统治者利用,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3)可以作为中外交流的桥梁(4)对于个人而言,它有安慰心灵的作用(5)我不太清楚(6)其他:

  36.你认为大学设宗教课程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关系?(1)宗教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之间不相矛盾(2)高校开设宗教学选修课有助于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理性面对宗教问题(3)宗教学就是关于如何信仰宗教的学问,因此开设宗教学课程就是传播宗教

  37。你认为宗教信仰与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无抵触?(1)两者相互补充大部分可以并存(2)局部对立(3)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4)两者尖锐对立

  38。据你了解,中国共产党员是否可以信教(1)信教也可以入党(2)入党可以同时信教(3)入党不可以信教

  39。据你了解,可以在学校从事宗教活动或仪式吗?(1)可以(2)不可以(3)不清楚

  40.你认为当前高校在学生中宣传国家宗教政策的工作作用如何?(1)宣传教育到位,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很熟悉(2)宣传教育基本到位,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基本了解(3)宣传教育不够到位,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不够了解(4)很少宣传教育,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很不了解

  41。你认为应不应该对学生加大宗教信仰宣传力度并开设相关课程?(1)、应该大力支持(2)、应该,但要适度(3)、无所谓,听听也可以(4)、应该坚决反对

  42.在你看来,在我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宗教应该和可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1)宗教是民众道德行为自我约素、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在维系良好道德风尚上有重要作用(2)宗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蕴极深厚,内涵丰富。它与精英文化,政治文化既有间隔,又有互渗,它是中华民族伟大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3)宗教会麻痹人的主动性和科学创造精神,使人安于现状,只求神灵,不求进取,完全接受命运之神的摆布(4)宗教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有深刻的哲学背景,有超越的宗教意识。它与精英文化,政治文化既有间隔,又有互渗,它对民族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5)民族宗教中的某方面不利于道德建设,不利于社会进步,身心健康,不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

  43。你怎样看待我国宗教的现在与未来?(1)我国宗教文化以其深厚的根基,博大的内容,动人的色彩而将长驻人间(2)我国宗教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剔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不断更新而得到更加健

  康的发展(3)宗教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4)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充斥下,宗教的发展道路将会越来越窄

篇四: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关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0902学号:2009001481姓名:赵素云

  前言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和重组,文明的冲突和融合,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趋势增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冲突矛盾,深入研究全球化对大学生的意思形态的影响,对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思想的大量涌入。特别是外开放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西方的意识形态也增加了渗透的机会。再就是网络的开通,极大的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间的接触和对话,形成了世界性的文化共享。全球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文化参与的机会,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使人们处在信息的海洋中,而人们每天还向社会增加大量的信息。这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不良信心的渗透机会,为一些非法的、不健康的思想提供了传播的机会。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使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流砥柱和社会高知敏感人群的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的持有正确合理的信仰,依然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我希望通过这次对大学生的调查,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2,透过表层深入到大学生的情感深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信仰,剖析现今大学生的行为。

  3,通过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信仰的选择,判断大学生信仰状况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4,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

  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了解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调查过程,并对收回的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本文参考网络上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调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调查问卷的撰写和发放。收回问卷后,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最终形成了这份报告。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问卷

  1.性别()

  A、男B、女

  2.您学习的专业类别()

  A、工科B、理科C、文科D、艺术类

  3.您的政治面貌()

  A、群众B、共青团员C、中共党员D、预备党员

  4.您认为什么是宗教()

  A、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B、它就是迷信,是一种荒诞学说

  C、它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有教义教规吧

  D、它在我的脑中很模糊,我说不清楚什么是宗教

  5.您认为宗教与邪教的关系是()

  A、有本质的区别B、说不清C、两者是一回事

  6.您认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

  A、宗教即科学

  B、相互对立、不可调和

  C、互通有无、没有矛盾D、说不清

  7.是否有人向您宣传播过宗教?()

  A、经常

  B、偶尔

  C、从未听到过

  8.如果您身边有信仰者,您的态度是()

  A、非常理解B、基本理解C、不理解D、鄙视

  9.您认为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有冲突吗?()*

  A、有冲突B、没有冲突

  10.您觉得共产党员是否可以信仰宗教?()

  A、可以

  B、不可以

  C、无所谓

  11.在大学校园内能否公开传教?()*

  A、能

  B、不能,校园内禁止传教C、无所谓

  12.目前您是否信仰某种宗教()*

  A、是(跳到13~16题)B、不是(跳到17~18题)

  13.您信仰的是什么教?()

  A、基督教B、天主教C、佛教D、伊斯兰教

  E、道教F、共产主义G、其他

  14.(多选)信教的原因()A、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C、信教就是信真理

  B、消灾免祸,保平安D、内心需要,精神寄托E、其他

  15.信教的途径()A、家庭和亲朋好友介绍C、阅读宗教类书籍杂志

  B、宗教组织的宣传D、其他

  16.您认为宗教对于个人有什么作用()

  A、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影响

  B、对个人没什么作用

  C、其他作用()

  17.您认为人生是否需要宗教信仰?

  A、需要

  B、不需要

  C、可有可无

  18.单选你不信仰宗教的原因是()

  A、对宗教没有太多的了解,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

  B、感觉宗教的思想和社会的主流思想相反

  C、感觉宗教的东西是虚无缥缈,与自己无关

  D、其他原因,说不清

  19.您是否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如果有,您想皈依哪种宗教()

  A、有B、没有

  C、佛教

  D、基督教

  E、伊斯兰教

  F、道教G、东巴教H、萨满教I、其它

  20.国家实行宗教自由这一政策有何看法:

  A、是对的,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者

  B、是不对的,中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神论

  C、没什么看法

  D、其它看法

  21.学生应不应该加大宗教信仰的宣传力度并开设相关的课程:

  A、应该,但要适度

  B、无所谓,听听也可以

  C、应该大力支持

  D、应该坚决反对

  22.您怎样看待我国宗教的现在与未来:*

  A、中国宗教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根基,博大的内容,动人的色彩而将长驻人间,

  它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断更新而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B、剔出糟粕,取其精华

  C、在呼吁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宗教民俗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

  D、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充斥下,宗教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窄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中总共调查了23个大学生,其中19个男生,4个女生。女生没有人有宗教信仰,当然部分原因是因为调查者中女性很少。调查者中,只有三个被调查者是文科,由于受访者数量很少,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第四题:您认为什么是宗教()

  A、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B、它就是迷信,是一种荒诞学说C、它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有教义教规吧D、它在我的脑中很模糊,我说不清楚什么是宗教

  分析: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17%的人表示对宗教并不是特别了解,都仅仅建立在自己的认识上。有将近48%的人认为宗教史一种迷信,是一种荒诞学说。48%的人认为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35%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团体。没有人认为它是迷信。可见大家对宗教信仰还是抱着尊重的态度

  第五题、您认为宗教与邪教的关系是()

  A、有本质的区别B、说不清C、两者是一回事

  分析:78%的人认为宗教和邪教有着本质的区别,17%的人觉得说不清,%4的人认为两者是一回事。可见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宗教不是邪教。

  第六题、您认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

  A、宗教即科学B、相互对立、不可调和C、互通有无、没有矛盾D、说不清

  分析:没有人认为宗教就是科学,16%的人认为他们是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10%的人认为说不清。74%的人认为宗教和科学互通有无,没有矛盾。可见大家普遍都是比较认同宗教的,但是有部分人认为宗教和科学是互不相容的。第七题、是否有人向您宣传播过宗教?()

  A、经常B、偶尔C、从未听到过

  分析:从本题可以看出,宗教宣传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的宣传力度并不大,很多人都没有听过。第八题、如果您身边有信仰者,您的态度是()

  A、非常理解B、基本理解C、不理解D、鄙视

  分析:对于身边的宗教信仰者,大家基本都保持着理解的态度,即使不理解的,也表示尊重,并不存在鄙视的现象,可见宗教信仰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比较理解身边人的宗教信仰。这既体现了现今大学生的自由思想,也体现出当今大学生对各类思想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

  第九题、您认为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有冲突吗?()

  A、有冲突B、没有冲突

  分析:78%的人认为宗教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没有冲突,22%的人认为又冲突。可见大部分人觉得共产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是可以共存的。第十题、您觉得共产党员是否可以信仰宗教?()

  A、可以B、不可以C、无所谓

  分析:有26%的人认为共产党员没有宗教信仰,其他人都认为有宗教信仰对是不是共产党员没有影响。十一题、在大学校园内能否公开传教?()

  A、能B、不能,校园内禁止传教C、无所谓

  分析:61%的人认为校园内应该禁止传教,其他认为可以或者无所谓。可见,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校园内不应该传教。

  十二题、目前您是否信仰某种宗教()

  A、是B、不是

  分析:在我调查的人中,只有13%的人又宗教信仰,其余的人都没有。可见先进的大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属于少数。

  十三题、您信仰的是什么教?()分析:在信仰宗教的人中,有一个信佛教,一个信共产主义,一个选择了

  其他。可见信仰宗教的人很少,且比较分散,由于调查范围比较小,不能看出各种宗教的覆盖率。

  十四题、(多选)信教的原因()分析:在有宗教信仰的人中,有两个人读选择了家庭影响,一个选择了是

  由于内心需要,精神寄托。在信教的人中,大部分都是由于家庭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影响。

  十五题、信教的途径()A、家庭和亲朋好友介绍C、阅读宗教类书籍杂志

  B、宗教组织的宣传D、其他

  分析:在这一题中,两个人选择了阅读宗教类书籍杂志。一个选择了家庭亲朋好友的介绍。可见影响大学生最深的宣传途径是:亲朋好友的宣传和书籍杂志。这也是各种比较为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传播途径。

  十六题、您认为宗教对于个人有什么作用()

  A、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影响

  B、对个人没什么作用

  C、其他作用()

  分析:有两个人认为宗教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有一个认为有其他作用。可见了解宗教的人,宗教对其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十七题、您认为人生是否需要宗教信仰?

  A、需要B、不需要C、可有可无

  分析:60%的人认为宗教信仰是可有可无的,30%的人认为我们需要宗教信仰,10%的人认为我们不需要宗教信仰。这一题体现了大学生的信仰自由,同时也体现出当今大学生对宗教信仰之类的并不是特别在意,并不刻意去追求。

  18.单选你不信仰宗教的原因是()

  A、对宗教没有太多的了解,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B、感觉宗教的思想和社会的主流思想相反C、感觉宗教的东西是虚无缥缈,与自己无关D、其他原因,说不清

  分析:由调查数据可知,不信仰宗教的人,大部分是由于对宗教信仰没有什么了解。还有一些是觉得宗教这东西虚无缥缈的,与自己无关。

  19.您是否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如果有,您想皈依哪种宗教()

  A、有B、没有

  C、佛教

  D、基督教

  E、伊斯兰教

  F、道教G、东巴教H、萨满教I、其它

  分析:本题中,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的人占20%,其中有70%的人选择皈依佛教,其他选择了其他。80%的人没有皈依宗教的想法。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并没有要追求拥有一个宗教信仰的想法。

  20.国家实行宗教自由这一政策有何看法:

  A、是对的,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者

  B、是不对的,中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神论C、没什么看法

  D、其它看法

  分析:调查者中,76%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实行宗教自由这一政策是对的,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者。15%的大学生认为是不对的,中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神论。19%的大学生对此没什么看法。可见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认为国家团结宗教信仰者的政策是正确的。

  21.学生应不应该加大宗教信仰的宣传力度并开设相关的课程:22.您怎样看待我的国宗教的现在与未来:

  A、中国宗教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根基,博大的内容,动人的色彩而将长驻人间,它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断更新而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B、剔出糟粕,取其精华

  C、在呼吁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宗教民俗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

  D、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充斥下,宗教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窄

  分析:48%的人认为中国宗教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根基,博大的内容,动人的色彩而将长驻人间,它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断更新而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29%的人认为我国宗教信仰的现在与未来是在剔除糟粕,取其精华。19%的人认为在呼吁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宗教文化和现代建设同步发展。只有5%

  的人认为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充斥下,宗教的发展道路愈来愈窄。可见大学生中,大家对宗教信仰还是比较认同的。

  分析总结:

  从收回的调查报告可知:一、在是否有宗教信仰这方面,现今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还是比较开放的,普遍是尊重宗教信仰的,也支持宗教信仰的自由传播,但是真正想要加入宗教的却不多。一方面,这体现出了大学生的思想比较自由,大家还是很信仰科学的,对宗教信仰很少。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调查大学生的其他信仰,所以不清楚当今大学生的信仰是什么,没有信仰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危机。二、在宗教信仰的原因方面,发现大部分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都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家庭教育相当重要,我们社会要注重家庭教育,针对现今社会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就是现今的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去上学,这也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在从信息的获取途径方面,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对于从亲戚朋友和杂志书籍上获得的信息比较信任,对其他的方面比较不敢轻信。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于杂志书籍的监管力度,防止非法不良信息的大量流通。四、在对于宗教信仰的发展前景方面,大家普遍觉得宗教信仰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会被更多的人接受。这也是大家对各种信仰、生活习俗尊重的大环境决定的。

  本次调查缺点分析:

  由于调查分为太小,数量太少,虽然反映了一部分现实,但是没有足够的代表性。另外,由于调查的人群比较集中,反应的是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团体的宗教信仰状况,对与社会上大学生的整体状况仅仅是一个映射,具有地域性,不够全面。再就是调查的人群中,女性过少,根本看不出宗教信仰在性别上的差异。本次报告仅仅是对于大型报告的一个过程的演示,不足以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仅供参考。

篇五: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精心创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下载后可任意复制修改】

  通用精品文稿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专项整治专题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目录

  一、个人有关事项说明....................................................................................2二、存在的问题...............................................................................................2三、产生问题原因剖析....................................................................................3(一)对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3(二)管好宗教事务工作是做好稳定工作的关键认识不足.........................3(三)联系群众不够紧密................................................................................3四、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4(一)提高政X站位,严守党纪党规............................................................4(二)强化学习,坚定理想信念....................................................................4(三)加强教育管理,切实提高履职能力....................................................4(四)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5

  1

  按照《关于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我认真学习了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指示精神等党章党规内容,深入查摆问题,不参与宗教活动和不涉黑涉恶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个人有关事项说明1.本人理想信念坚定,严守党纪党规,不存在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参与黑恶势力、参与涉黑涉恶等问题情况。2.本人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理想信念坚定,政X历史清白,不存在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是问题,未参与黑恶势力及涉黑涉恶情况,配偶及子女无经商办企的现象。二、存在的问题(一)作为党支部书记对支部党员的思想教育方面抓的还不够紧,与个别信仰不坚定、党性原则不强的党员谈心谈话、转化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大,针对网络上。(二)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不够。虽然经常能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政X理论知识,但对马克思XX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组织学习不多,导致民族宗教政策学的不深不透,学用结合不够。

  2

  (三)履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职责落实不够。一是认为宗教事务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总是认为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只是统战、保卫部门的工作,事不关己,不管也不会追究责任;二是政策法规学习不够,了解不多,掌握不清,特别是本人对国家有关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所以不会管。

  三、产生问题原因剖析针对上述查摆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上认为民族宗教理论知识工作对推动本职工作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在党员干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党员干部不愿学、不想学,认为这些和自己的工作关系不是很大,造成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政策性法律法规知识一知半解。(二)管好宗教事务工作是做好稳定工作的关键认识不足总认为作业区党员中少数民族极少,没有宗教极端化的情况出现,维稳形势很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对管理宗教事务工作不是很关心,也对党员干部在这方面疏于教育和管理,认为做好日常性的工作就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行,不用在宗教事务管理方面耗费太大精力和太多时间。(三)联系群众不够紧密

  3

  对于党员同志思想动态和宗教信仰的了解不及时,没有严格按照一名新X代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工作,带头树立信念坚定、遵章守纪的良好个人形象。

  四、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一)提高政X站位,严守党纪党规始终加强思想政X学习,绷紧纪律这根弦,自觉以党章、《条例》等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一切行为都在纪律这把尺子的测量范围内,时刻保持不触红线、不破底线、不碰高压线的警醒,确保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党规党纪的要求,以身作则,用组织力量进行自我净化、用制度力量进行自我完善、用作风力量进行自我提升。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政X站位,加大对支部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二)强化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XX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全面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坚定共产XX信仰,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党员信教、参与宗教活动和党员涉黑涉恶问题,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干部队伍。(三)加强教育管理,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4

  将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专项整治工作管在日常、抓在经常,不能有任何的接口和理由,认真履行监督、管理、教育职能,使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专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

  (四)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对政X纪X和政X规矩心存敬畏、严格遵守,始终对党忠诚,始终坚守政X信仰、站稳政X立场、把准政X方向,坚决做到党X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X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X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绝不参加宗教活动和涉黑涉恶,同时教育和引导身边同志杜绝参与宗教活动和涉黑涉恶问题,切实树立起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良好形象。

篇六: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2022年学校落实信仰宗教自查报告(精品)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局的文件要求,要求各班自查有无自行参加宗教活动,有无去宗教机构、教堂参与补课,严格落实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教育法规。校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学习相关法规和文件。制定方案,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自查小组,对我校的学生“有无自行参加宗教活动,有无去宗教机构、教堂参与补课”等现象进行排查。经过明察暗访、重点学生跟踪调查、进户询问、走访群众、认真、细致的排查,具体排查如下:

  一、排查结果

  经过我校组织班主任及中层领导排查,无入教、信教的学生,教师队伍也不存在信教和入教活动,全体教师严格坚持宗教与国民教育相分离的原则,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我们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宗教应该与教育相分离,但是在这次排查中,由于区域少数民族思想,而且受宗教思想的影响,有个别学生存在参与过宗教活动中,但学生本身不清楚活动的性质及意义;其次有一部分学生是受家人的教育,也有过信教的活动。

  (二)教师中几乎没有接触过宗教活动,对于宗教的信仰是完全没有,思想认识是保持高度统一的,崇尚科学文化和共产主义。但存在一点不足就是:个别教师参与过寺庙的捐款活动,在个别寺庙的功德碑上有名。原

  则意义上这也参与到宗教活动中了。也体现出个别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作风、认识上还存在问题,需要整改。

  (三)对学生家长进行了入户走访排查

  大部分学生家长是没有信仰宗教,而且对于宗教也是清晰认识的,对于学生的教育高度重视。不允许学生参与到任何宗教组织中和教育中。但是小部分家长以前有过宗教信仰极少数信仰宗教。对于这些家庭,学校做出相应计划,登记和学生谈话。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追踪。以防受信教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

  (一)教师存在有捐款的情况,主要是受到修寺庙组织捐款因素的影响。就是思想不清晰、意志不坚定造成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要时时刻刻保持清晰的思路和高度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实事求是。不应该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出格的事。

  要提高思想觉悟,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做一个四有新人,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等,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法、

篇七: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以不同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基督教的信仰人数发展快。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列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们这次抽样调查的50份问卷中,有宗教信仰的占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发展很快,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宗教信徒。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研究大学生的信教问题。学者们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开展了实证调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其中基督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基督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并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基督教在中国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甚广。这种现象己经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教育、文化和宗教部门的极大关注。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组主要对于我校以及其他非艺术类同学做的一次调查。调查显示:信基督教的同学占8%;

  其余同学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对宗教没有太多的了解,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而96%的同学都理解身边有宗教信仰者;对于宗教的传播宣传,30%的同学认为应该,但要适度;6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听听也可以;还有8%的同学坚决反对。从影响上来说,佛教和基督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些同学选择信仰佛教,但他们对佛教的教义并不十分清楚,平时也没有佛教的饮食习俗,更没有经常到寺庙去烧香拜佛。之所以选择信仰佛教,是因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同学们对佛教比较熟悉。相反,信仰基督教的同学虽然从比例上看没有佛教高,但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人数却相对较多。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1.社会和家庭原因。任何宗教本质上都是支配人间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或自然异己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主要根源。所以,宗教问题首先是个社会性的问题。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嬗变和碰撞,竞争带来的风险、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不平衡的加剧等导致相当多的人心理阵痛和失衡。加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社会上出现了信教热的现象,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自然也受到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学生一般出生在信教的家庭里,父母相信或者祖父母相信宗教。他们的信仰一般是最坚定的,而且对传福音

  的工作也相当努力。其中一名基督教徒这样说到:“并不是我选择他,而是他拣选了我。他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信仰才是人生意义的归宿。人本来就该相信这位神,以及他为我们预备的救恩。”这类信徒在基督徒大学生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却是学校聚会小组的主要服侍者。2.朋友介绍。这类信徒所占比例比较大,约占一半以上。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朋友或室友的介绍,逐渐了解并接受了宗教信仰。一位学编导的女生这样描述到:“朋友介绍我,然后去参加聚会,参加多了,就读了一些圣经方面的书籍,然后观念改变,开始接受主”。另一位学艺术管理的男生说:“通过室友的介绍,发现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与众不同,它以爱来接纳世人。无条件的爱人如己,教导我们认罪悔改。”在这类信徒中,一部分接受福音后,完全改变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同“新造的人”。这种改变是巨大的,他们参与聚会小组生活和传福音工作的热情并不比第一种基督徒大学生低。也有一部分信徒的信仰徘徊于信与不信之间,至少信心不是很坚定。但他们确实都承认自己有罪,并愿意接受基督做自己的主。在行为上他们比不信前有很大的变化,至少在为人处事上存有谦卑和爱心。3.内心的需要,心灵的追求。这类信徒的比例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他们在内心中

  有一种追求,需要上帝,而且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但是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一个才真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真神”。当福音降临到他们时,或者当他们在诸多宗教中“发现”他们真正所追求的宗教时,他们就全然虔诚相信。4.好奇、怀疑与接触。这一类信徒的比例比较大。因为他们具有较大的广泛性。有些学生是出于对基督教的好奇心。比如接触西方的宗教文化、教堂做礼拜的各种仪式、圣经故事等,进而逐渐接触教会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一些是本来没有信仰的,但通过耳濡目染,或者通过某种经历而相信基督。还有些信徒的信仰根基并不深,甚至是盲目的,把信仰当作一种“时尚”来看待。另一些信徒不参加聚会,只是心里承认有上帝,而并没有任何聚会小组生活,亦即所谓的文化基督徒。5.由于心灵空虚或生活痛苦而寻找慰藉。这类信徒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因为受到挫折(如学习成绩下降、失恋、找不到工作等)才寻找宗教的慰藉。宗教信仰都是人们现实需要的反映。好奇是年轻人的天性,也是大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心理特点。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生主要以学习考试为主,多年以来单纯接受统一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使得学生对宗教信仰都有一种心理定势,愚昧落后、精神鸦片等词汇充斥头脑。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

  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思想言论。当接触到宗教时,极易产生猎奇心理,激发他们对宗教的好奇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宗教思想、参加信徒的聚会活动。同时,步入大学,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和环境,远离父母、接触了来自各地的同学。激烈的竞争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冲突的思想理念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矛盾、孤单甚至空虚,希望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慰藉,或渴望着一个能够真正被接纳的团体。宗教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要。在宗教活动中大学生们更多地感受到了拥有归属感而带来的温暖。在实际的调查中,这类学生的比例比以往有很大的下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的动机并不是传统意识形态所说的消极处世,相反是积极主动地处世。6.宗教因素。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日益世俗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宗教不再具有政治色彩,而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生活的单向化、非情感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和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孤独感和冷漠感,使得宗教的宗教价值更加得到强化和为人所需。第二,宗教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能引发大学生的兴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

篇八: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黑色和蓝色字体为重点

  材料一

  调查的对象为大学本科生,其中男生占50.4%,女生占45.6%;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7至20岁;82.4%的人为团员;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占92.9%;调查对象的专业构成包括了社科、理工、外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学生的宗教价值观(一)大学生的宗教行为及价值取向大学生的宗教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对宗教活动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在调查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宗教活动的情况时,表示参加过宗教活动的161人,占23.7%;定期参加的34人;没参加过的471人,占69.3%。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宗教知识”“表达信仰”和,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21.2%和21.5%;表示是为了“服从权威”“求神、的回报”和“获得回报”的分别为5.2%、7.6%和3.2%;另有292人未作出选择。这个结果和社会上一般人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有出入,社会上大多数人参加宗教活动是为了获得回报,只要能达到目的,什么都可以拜,都可以供,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而很少有人是为了获得宗教知识,这表明大学生对神秘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宗教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其中选择“服从权威”的人数极少,这也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日趋成熟,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意识和较独立的判断能力,不会轻易地服从,

  尤其对权威之类的要求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分析大学生去宗教场所的几个主要因素,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参观游览”,占25.5%;其次为“祈福”,占19.5%;选“好奇”的占16%;往后依次为:“陪其他人去”“兴、趣”“忏悔”,“参加宗教活动”、。可见,真正为了参加宗教活动而去宗教场所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大多数人只是把宗教场所当成满足物质和精神享乐的地方。这种游览活动也只是一种轻松的、令人身心放松愉快的活动,没有什么强烈的、鲜明的政治色彩。此外,强烈的好奇心理作为青春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征也使得大学生对宗教场所兴趣浓厚。一是因为,宗教场所是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事物,他们不太了解、不太熟悉,因此好奇地想了解;二是愈说不要去,愈说那是唯心、骗人的,大家就愈觉得神秘,想探个究竟,这种好奇心理与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结合起来,出现了所谓的“宗教场所热”。基于对以上主要原因的分析,我们对大学生去宗教场所参加宗教活动的行为不能轻易地否定或简单地认为是“非无产阶级思想泛滥”“有神论泛滥”,从而对大学生中这种并非危害社会的行为硬抹、上政治色彩而加以指责。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虽然不少大学生去宗教场所对宗教感兴趣,但并不说明他们就信仰宗教,这也间接证实了信仰与行为间的非绝对一致性。在关于宗教好坏调查中,选“有好处”的96人,占14.1%;选“有好处也有坏处”的372人,占54.6%;选“只有坏处”的30人,占4.4%;选“说不清楚”的182人,占26.7%。其中主张“有好有坏”的最多,他们认为宗教有它的两面性:宗教对人们宣传博爱、宽仁、平等的思想,

  同时也向人们宣传英雄主义、神权、绝对真理等偏执。这一方面说明,在国家正确宗教政策的引导下,各大宗教基本上是在努力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它们的正面社会功能已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又说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是在一定意义上是抱着一种比较健全的心态的,并不是盲目的痴迷,而是有选择、有取向的。在调查大学生对身边信仰宗教者的看法时,认为“基本理解”的46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7.6%;13.1%的人表示“非常理解”;15%的人表示“不理解”;3.5%的人持“鄙视”的态度。在问及对家人信教的态度时,384人选择“漠然置之”;100人选择“自己也参加”;88人选择“全力支持”;66人选择“坚决反对”;另有42人未作出回答。从中可以看出,大学这主要是因为生对周围人群以及家人参与宗教活动大体持包容态度。在当代大学生中,开放和包容已经成为了其思想内核之一,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感兴趣,能容得下这些新鲜事物,其思维的内容之广和方式之多样远非之前的大学生可比。当然调查的结果显示也不乏有些学生的漠然和鄙夷,但总体上大学生对周围人群的宗教信仰还是持基本理解的态度。在问题“您相信冥冥中的命运吗?”的调查中,选“信”的12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8.1%;选“不信”的205人,占30.2%;选“有些信”的316人,占46.5%;选其他的29人,占4.3%。可见,对命运“信”和“有些信”的占大多数。大学生虽没有宗教信仰,但却对命运是否存在认识模糊,存在一定程度的听天由命心理。何谓“命运”?《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谓天所赋直穷通得失,非人力所能为者”。从现实

  社会来分析,“命运”实际上是存在于人们把握之外的一种异己力量,在现如今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尚未能完全摆脱盲目性,不同程度的相信命运,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出现这种情况尽管不是一种科学的选择,但也不足为怪。人类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许多事物尚处未知领域,科学尚不能解释一切,宗教的存在也有其一定的合理因素,正是这种神秘的宿命感往往引导人们走向宗教信仰。在对未来宗教发展的看法中,问题“宗教是否是一种永恒的存在?”,选“从来就有的,与人类社会共生”的8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2.7%;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415人,占60.8%;选的“与人类社会未来共存”79人,占11.6%;的选“未来社会宗教消亡”的93人,占13.6%。在此问题中大多数人选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说明在这一点上大学生还是很有历史感的,可以看出唯物史观教育的积极影响。在“今后会继续信仰宗教”的问题上,答“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有30人;“可能会放弃”的8人;另有17人对此表示“视情况而定”。这种模糊的选择表明大学生们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缺乏信心,从侧面也反映了大学生们的迷惑心理。这种迷惑心理一是指在校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是模糊的,这种模糊给有神论留下了很大的余地;二是指在校大学生尽管对宗教文化了解不多,但是,还能对其抱宽容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是符合现代精神的。对宗教信仰模糊也好,对宗教现象的宽容也好,都与一个问题密不可分,那就是对宗教知识缺乏了解。(二)大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看法在关于“入党是否可以信教”的调查中,多数大学生对宗教和宗教

  政策无知或一知半解,存在认知误区。20.8%的大学生认为信教也可有以入党,40.3%的学生认为入党可以同时信教,9.9%的学生认为入党以后可以信教,仅有26.8%的大学生认为入党不可以信教。一些大学生只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却不知道这一政策不适用于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信仰最彻底的无神论,而宗教则是以“神不灭”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因而共产主义与宗教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共产党员与宗教教徒在信仰方面是截然对立的。我们党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对有宗教信仰的共产党员,要教育和帮助其摆脱宗教影响,长期坚持不改的要劝其退党。但生活在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这一规定,既要做到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线,又要在生活中尊重民族习惯,以利于联系群众。这反映出了部分大学生在入党与宗教信仰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高校应该加强宗教法规教育。问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否矛盾”这个问题时,83.7%的人回答是“不矛盾”,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宗教自由政策是认可的。由于宗教在我国存在、发生和发展有其现实的根源及理由,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将作为一些人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而长期存在。198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文件中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

  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是一直贯彻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的时候为止的政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满足了信教群众在精神上的需要,而且也顺应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绝大多数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看法,符合国际社会保障人类的宗教信仰这项基本人权的公认原则。因此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为了同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三)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知识是观念的依托,宗教亦不例外。要深入考察大学生的宗教观,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十分重要。当问及大学生“了解宗教知识的途径”这一问题时,31.4%的人选择了“选修相关课程,阅读相关宗教书籍”;24.7%的人选择了“通过网络和收听境外福音广播电台”;27.1%选择了“通过与教会以及与教职人员的接触”;8.5%的人选择了“私人聚会散发的小册子和传单”。这反映了高校在学术和思想上的包容性和活跃性以及在文化上的多样性,在校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渠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教徒之间相互传播外,书刊、影视、网络、电台已成为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大学生中的宗教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这也说明境外敌对势力有对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的可能性。

  当问及“是否想读一读《圣经》、《古兰经》、《心经》或《黄庭经》之类的宗教典籍”这一问题时,36.6%的人回答“想”;33.7%的人回答“不想”;28.5%的人表示“将来想”。可见,大部分人还是想读一读这些宗教典籍,这反映了大学生旺盛的好学求知心态,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问题“您认为宗教信仰与现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抵触”的回答中,49.4%的人认为“大部分可以并存,局部对立”;26.9%的人觉得“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18.2%的人表示“两者相互补充”;只有3.2%的人选择“两者尖锐对立”。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两者并非是尖锐对立的,在尊重大学生宗教徒信仰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他们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容,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当问到“大学生应不应该加大宗教信仰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开设课程?”,31.5%的大学生表示“应该,但要适度”;42.6%的人认为“无所谓,听听也没有什么坏处”13.4%的大学生持肯定的态度;11.2%的;人坚决否定。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想了解宗教文化的,他们能够积极肯定宗教的正面社会作用,但对宗教的消极影响认识并不深因此我们觉得可以在高校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和有关的讲座,刻。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增强对宗教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同时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宗教政策,特别是在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使他们对宗教有更深入的了

  解,对宗教的认识更加理性,自觉地为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做更多的工作。

  材料二

  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如何?笔者在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000名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回答信不信宗教,若不信,信什么,理由何在?若信,信哪种宗教,原因何在?等等。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宗教“可信可不信”、“说不清”、“很模糊”、“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有1180人,约占总数的60%。明确表示不信仰宗教的有610人,约占总数的30%,其中表示信仰马列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的与“信自己”、“信运气”、“信金钱”的各占一半。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有210人,约占总数的10%,其中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下同)的有130人,约占信教者的62%。

  调查显示,大学生信得最虔诚、最人迷的是基督教;信仰宗教者绝大部分是共青团员,还有个别是入党积极分子甚至共产党员。个别信教者对党的宗教政策,对马列主义理论,对共产主义信仰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那么,是什么力量驱使那么多青年大学生如此迷恋、沉醉于宗教神学呢?信教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首先是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以至于向宗教靠拢。这些年社会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思想理论界某些导向一度混乱,国际共运遭受严重挫折,处于低潮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似乎日趋尖锐,难以解决,如道德良心的沦丧,丑恶现象的卷土重来,

  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屡屡发生,战争恐怖活动此起彼伏,环境污染,气候异常,物种灭绝等等,一句话,人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这一切现象,哲学、社会科学似乎解释不了,自然科学也无能为力,有些恶果看起来甚至是由科学的发展直接引起的。这就使得思想活跃、敏感的大学生深感迷惑,一部分人产生严重的信仰危机,转而祈求万能的神拯救世界,保佑自己。

  其次是民族、家庭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整个民族都信教,他也就信了;有些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大学生从小受其熏陶、感染,自然而然地信了教。

  二曰内在心理的需要。很多大学生认为,教堂、寺院是人际联络思想感情的好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隐私的最佳对象;信教能弥补、

  治愈心灵的创伤,能使寂寞无聊的心绪找到寄托之所,能起鼓舞作用,给人以力量、信心。如一学生写道:我妈生病多年,看医生、吃药,效果一直不好。信教后,认识了很多教友,大家一起祈祷,做弥撒,互相关心,相互爱护。不久我妈心情舒畅多了,病也好多了。在这里,宗教成了最高明的“心理医生”。

  三曰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诫律、规范: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这些戒律在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需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

  四曰“事实胜于雄辩”,很多事实证明“使你不得不信”。大学生常举的事实有:很多名人,甚至大科学家也虔诚信教;“圣经”上的很多预言都得到了证实,特异功能,灵魂存在的迹象很多;社会发展至今,世界末日的景象越来越明显,这一切都只能有赖于耶稣基督的第二次降生;求神拜佛灵验得很,能预测过去未来,能医治痼疾,能带来幸福生活。

  材料三

  2006年10月,笔者在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就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等六个学院的各年级学生,其中女性占48.3%,男性占51.7%。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16份,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初步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信仰宗教者已经存在,且发展趋势不容忽视。笔者在对问卷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有如下特点。1.1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宗教感兴趣,且人数逐年递增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极为广阔,对宗教怀有一定的兴趣。据统计,对宗教有兴趣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55.8%。其中对佛教感兴趣的占对宗教感兴趣人数的32.1%,对基督教感兴趣的占对宗教感兴趣人数的25.5%,两者合计达57.6%。认为宗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1.9%。但有些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程度不深,认为宗教包含着真理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6%。认为宗教与科学精神不违背的49%,这无疑是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从这里可以发现,在宗教现代化的背景下,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从各方面受到宗教文化冲击,因此对宗教具有一定兴趣。有关宗教信仰的调查我们曾在2005年5月进行了一次,从相距一年多的调查数据来看,两年中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3.7%,虽幅度不大,但值得我们注意。

  1.2当前在校大学生对宗教没有明确的认识,部分学生认为宗教有一定的社会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模糊,缺乏明确的认识,看不清宗教的本质,被某些宗教的表面形式所蒙蔽。部分学生认为宗教有一定的社会作用。认为信仰宗教是利大于弊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1%;认为信仰宗教是无弊无利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5%;而认为信仰宗教弊大于利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3.6%。只有6%的人对宗教习俗及节日了解一些;只有11.9%的人读过或听过一些宗教故事,至于对宗教教义和教规的理解,几乎很少有人能说清。在进行宗教信仰动机这一项调查中,认为宗教给人以希望,使人有精神寄托的占总调查学生数的71%;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而持不赞成态度的占总调查学生数的61.6%。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宗教知识较为缺乏,宗教信仰模糊,部分大学生肯定了宗教的社会功能,认为信仰宗教能够使人有所寄托,具有治疗心理创伤的功效。同时这些大学生对宗教持宽容支持态度,他们很可能成为潜在的宗教信的人群。

  材料四

  大学完全可以有这个底气:大学生不会因为传教活动的增多就去选择某种信仰。大学教育应该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信教问题,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课题调查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基督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认为,大学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也“完全可以有这个底气”。事实也证实,虽然“传教活动更密集了,传教渠道更多了,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又不太好,但大学生信仰者的比例却没有明显增长。”信教人数没有明显增长能否详细谈谈做这样一个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设立了100个左右的研究基地,其中宗教学研究基地设在人大。这个研究基地除去承担学理性的研究课题之外,也会就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一些实证性研究。2002年我们就做过一个类似的调研,但当时只限于人大校内,想拿人大当一个样本,大体上了解一些情况。这次的调研可以说与上次有所衔接,当然也有所扩展。这次涉及的范围比较大,从北京市37所高校回收了12000多份有效问卷。近30年的中国,各大宗教都有较快的发展,而比较突出的是基督教。以前所做的调研,主要是针对基督教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的特点,而近年有一些变化,到底是怎样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特别清楚的回答。当然也有一些类似的调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样本量往往不够,获取渠道也不够直接。这样的调研可能更需要平视的、直接的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调查”。如果是老师对学生、主管部门对下属机关,恐怕都会有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向陌生人表达自己对宗教信仰的看法,目前还是有些障碍。所以我们的调研是学生对学生,学生是调研的主体,他们之间的交流比较畅通,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另外,近些年总是听说大学校园里的传教活动比较多,我自己的学生就告诉我,他们在学校里碰到过多次。这些校园传教者在过去的中国是不太容易存在的,而现在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也很想知道大学生究竟是怎么看待和面对这些问题的。调查中的最新发现是什么?调查中的最新发现是什么?什么简单说,校园内外的传教活动都有明显的增强,但大学生信教人数却没有明显的增长。人大的学生工作部曾在2008年做过一个关于大学生思想情况的调研,从这份材料看,我们得承认近年大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并不是很强,或者说它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学生对很多东西是有独立判断的,甚至对某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会有一些抵触。从总体上看,这些年的思想教育不是强了,而是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不是被限制了,而是更大了;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进入校园的机会比以前多了,而不是少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都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基督教信仰群体会有很大增长。但是从调研数据看,似乎并非如此。如果说传教活动更密集了,传教渠道更多了,而且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又并不太好,大学生信仰者的比例却没有明显增长,那么我们就应该特别考虑中国当代大学生到底是怎么看待基督教信仰,他们又是如何理解和选择的。大学生有能力自己判断对于基督传教活动在校园的加强,是否引起了某种担忧?我个人认为,如果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对不同于自己的东西不需要简单地予以限制,限制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尤其对大学生这个“求真”的群体。可以设想,如果大学没有今天这样充分的思想空间,如果学者和学生不能公开表达自己的看

  法,如果不同的学术和学说不能在大学交流、交融和交锋,我相信校园里的传教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更大。事实上,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各大宗教都有那么快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说,那是对于“文化大革命”极端封闭和思想控制的一种反弹,那么快的发展不是常态,增长到一定程度,它自然会有一个饱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无限增长。另外,我觉得当代大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越大,自己的判断能力也就越强。我并不是说大学生选择宗教有什么好或者不好,我只是认为他们实际上是在有选择地接触完全不同的东西:他们既读西方的经典,也读中国的传统,既有机会了解基督教信仰,也有机会了解其他的信仰或者文化。在这之间,其实是他们自己在不断地过滤和选择。这么多年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这对下一代人的精神健康是绝对必要。“大学”之为谓,“海纳百川”所以University也可以解作Unitywith就是,diversity,因此大学生才不会因为传教活动的增多就都去选择同样的信仰。对大学生尤其不能强制性地引导或者限制他们的选择,否则适得其反。我看到很多材料,有相当多学生对于基督教在学校的传教活动是极其反感的,从问卷中也会看到一些学生在选择答案之外,会写一些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这个调研本身就过于倾向基督教了,甚至怀疑人大的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是不是也跟教会差不多,是不是要诱导他们回答这种问题?所以我倒是觉得现在的这些小孩子,完全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东西,也有能力自己选择、自己判断,自己做出评价。这没有什么不好。从调研的整体结果看,除了信教人数没有增加趋势,还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比较严格的思想控制,更加宽松的文化心态显然具有优势。中国的大学完全可以有这个底气,这很重要。另外在2002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即使有很多学生不选择基督教信仰,也并没有表现出那么大的反感,而这次有一些学生的抵触、排斥却相当明显,甚至过于激烈。这可能与新一代年轻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某种失望有关。大学生对基督教的很多兴趣来源于他们对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关注。从这两次的调研都可看到,大多数学生对基督教的最初了解和认识不是通过教会,而是通过相关的学术、文化、甚至艺术等等。与上一代人相比,也许可以说这一代大学生对西方的“想象性寄托”更少了,也有更多的渠道了解西方社会的不同层面,因此“想象性寄托”可能会被更多的理性评价所取代,这也很正常。当然某些过于激烈的批评发展到极端,会带来另外一些问题的。但是我觉得他们无非就是大学生,应该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判断逐步调整自己的想法。这些是从过去的调研中没有看到的。这种调研首先是要了解尽可能真实的情况,进而才能追究其所以然。其中调研数据当然是前提,但是孤立的数据未必能真正说明

  问题,支撑这些数据的还有一些不可忽略的参照系。因此我觉得学生留在问卷上的附言、他们提出某些批评的具体背景、当今大学的思想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现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您看起来比较乐观?我是比较乐观。大学生发生任何事,都会引起公众的特别关注,所以大家总是说这一代的大学生怎么怎么样了。我自己真的没那么悲观。每一代人差不多都认为下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是很成问题的,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其实这种感叹大可不必。我相信这一代小孩的想法在他们上一代是没有的,他们能享受的知识资源、思想空间和独立判断的机会,也是前一代人没有的,所以我不觉得这是坏事,也不觉得这问题多么严重。那大学应该怎么办?只能用传统的方式加强思想工作吗?我看未必。应该说这些年来,中国的大学已经建立起一种更加和谐、宽容的思想环境,越来越多地容纳并倾听不同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大学生对基督教的态度已经不是简单地皈依或者拒斥,而是他们的不同理解。他们的接受或者反感都是他们的理解。而这一代人对基督教的理解,也就是未来中国对基督教的理解。宗教和信仰是两回事实际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信仰者都是有家庭信教背景的。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很多,有些人是生下来就受洗的,还有一些人是后来皈依的。就西方传统而言,生下来就受洗的人也要经历一种自己的选择。因此天主教传统里有一种仪式,叫confirmation(坚振礼),就是你要去confirm你的信仰。因为你受洗是父母安排的,但等你到了12岁,你要去confirm自己到底信不信,到那个年龄,他们认为你自己有能力去判断了,这就是天主教很隆重的坚振礼。天主教很重视坚振礼,原来只有主教才能主持这一仪式。这可能说明:信仰是不是你真正的选择,是不是你自己的、严肃的选择,基督教的传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在中国就更不奇怪了,基督教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基督徒,但这个选择的过程可能会很长。

  材料五

  万多人。在发放的一万份调查问卷中,秦皇岛市3所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为4万多人。在发放的一万份调查问卷中,12.4%,88.7%信教学生是被动接触宗教的。%,且信教学生1240人,占12.4%,且88.7%的信教学生是被动接触宗教的。在信教学生中,从性别上看,51.6%,48.4%;从民族成分上看,77.4%,教学生中,从性别上看,男生51.6%,女生48.4%;从民族成分上看,汉族77.4%,22.6%;从所信仰的教别上看,%;从所信仰的教别上看9.7%,%,基督教26.6%,%,伊斯少数民族22.6%;从所信仰的教别上看,天主教9.7%,基督教26.6%,伊斯8.9%,%,佛教41.1%,%,道教4.0%,%,其他信仰9.7%。%。通过调查结果进一步兰教8.9%,佛教41.1%,道教4.0%,其他信仰9.7%。通过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个特点:分析后发现,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具有5个特点:

  在信教学生中,66.9%的学生家长有宗教信仰,52.4%在信教学生中,66.9%的学生家长有宗教信仰,52.4%的学生是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在幼年和小学接触、了解宗教,50.3%家庭背景的影响在幼年和小学接触、了解宗教,有50.3%的学生受到过其家庭成员的传教,33.1%最终受家庭影响信仰宗教信仰宗教,成员的传教,33.1%最终受家庭影响信仰宗教,成为家族宗教信仰的被动延续者。大学生信仰宗教最初、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家庭信仰背景的影响,这种家庭大学生信仰宗教最初、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家庭信仰背景的影响,影响不断扩展通常会形成宗教信仰的地域性与非信教学生相比,由于家庭因地域性。影响不断扩展通常会形成宗教信仰的地域性。与非信教学生相比,由于家庭因素的作用,信教学生对宗教的了解多为直观、形象的接触和体验,素的作用,信教学生对宗教的了解多为直观、形象的接触和体验,对宗教的认同在人数和程度上要高得多。调查还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同在人数和程度上要高得多。调查还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有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相对于其父母和先辈,有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相对于其父母和先辈,家族性的宗教意识已经开始弱化,受到家庭影响甚至控制的程度在不断减弱。始弱化,受到家庭影响甚至控制的程度在不断减弱。

  调查发现,22.6%的信教学生为少数民族,其中以回族、调查发现,22.6%的信教学生为少数民族,其中以回族、维吾尔族等为代表的信仰伊斯兰教和以藏族为代表的信仰佛教的学生为主斯兰教和以藏族为代表的信仰佛教的学生为主。为代表的信仰伊斯兰教和以藏族为代表的信仰佛教的学生为主。具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信教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但从严格意义上说,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信教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更多体现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更多体现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或者说是宗教的民族性和民族的宗教性相交织。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族性和民族的宗教性相交织。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在对宗教的认知程度和对宗教的力量感、敬畏感、安定感的认同程度上较强,认知程度和对宗教的力量感、敬畏感、安定感的认同程度上较强,对宗教经典文献、教规教义的了解较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中浓厚的宗教文献、教规教义的了解较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浓厚的宗教气息使然。这表明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具有民族性。气息使然。这表明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具有民族性。

  在信教学生人数上,农村多于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于经济发达地在信教学生人数上,农村多于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于经济发达地87.9%,占绝大多数;%,占绝大多数区;家庭经济状况为中低收入水平的有87.9%,占绝大多数;父母职业比较分包括了工人、干部、经商、农业等;散,包括了工人、干部、经商、农业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和硕士生中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比例很小。生中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比例很小。这表明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学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济状况、学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高校在学术和思想上的包容性和活跃性,加之文化的多样性,高校在学术和思想上的包容性和活跃性,加之文化的多样性,在校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渠道除传统意义上的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渠道除传统意义上的教职人员、学生接触宗教的渠道除传统意义上的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教徒之间相互传播外,书刊、影视、网络已成为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传播外,书刊、影视、网络已成为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有一部分学生还在游览宗教圣地过程中了解到宗教知识和宗教文化。表明大学生中的宗教传播途径览宗教圣地过程中了解到宗教知识和宗教文化。表明大学生中的宗教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呈现多样化趋势。

  调查还显示,13.7%;没有规律,%;没有规律调查还显示,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占13.7%;没有规律,遇到要事才去求神保佑、62.9%;%;从未参加宗教活动的占23.4%。12.1%%。12.1去求神保佑、诵经祈祷的占62.9%;从未参加宗教活动的占23.4%。12.1%的信教学生因各种原因没有宗教生活。表明信教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具有随意性。信教学生因各种原因没有宗教生活。表明信教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具有随意性。

  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存在对宗教认识模糊,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存在对宗教认识模糊,对宗教对人生作用的理对宗教认识模糊解不尽相同,解不尽相同,对宗教与社会各要素的关系的把握分歧较大调查显示:在信教大学生中,对于宗教的理解,观点比较分散。调查显示:在信教大学生中,对于宗教的理解,观点比较分散。认为24.2%,0.9%,宗教是对神圣物”“神圣物”的信奉或崇拜的占24.2%,认为是唯心主义产物的占20.9%,33.1%,%,选择说不清楚的占21.8%。%。约有一成的信教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占33.1%,选择说不清楚的占21.8%。约有一成的信教学生认为自己同时信仰两种宗教,例如佛道教兼而有之;学生认为自己同时信仰两种宗教,例如佛道教兼而有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信奉”的是简单的“宗教”,把民俗等同于宗教信仰,甚至把封建迷信等信奉”的是简单的“宗教”把民俗等同于宗教信仰,同于宗教信仰;41.1%的信教学生信奉佛教,比例最高,同于宗教信仰;有41.1%的信教学生信奉佛教,比例最高,但并不表明这些学生是纯正的佛教徒,生是纯正的佛教徒,在认识上存有把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部分作为宗教信仰的误区。由此折射出大学生对宗教的理解尚不透彻、界限尚不明确、为宗教信仰的误区。由此折射出大学生对宗教的理解尚不透彻、界限尚不明确、认识尚不明朗。认识尚不明朗。

  调查中,信教学生认为宗教对人生态度具有积极影响的占52.4%,成.4%,调查中,信教学生认为宗教对人生态度具有积极影响的占52.4%,成为学生信教的重要理由,16.9%的学生把宗教作为精神寄托,为学生信教的重要理由,尤其是有16.9%的学生把宗教作为精神寄托,显示出宗教的世俗化倾向,宗教的世俗化倾向,也说明宗教的社会整合能力和适应功能得到信教大学生群体的认同。在调查对象中,体的认同。在调查对象中,不信仰宗教学生中的大部分认为宗教对人生具有消极影响,不利于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会混乱思维、消磨意志、极影响,不利于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会混乱思维、消磨意志、影响学业。造成两种对立观点并存的原因在于宗教知识的缺乏,影响学业。造成两种对立观点并存的原因在于宗教知识的缺乏,形成了大学生宗教观以及对宗教认知上的差异。宗教观以及对宗教认知上的差异。

  信教学生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上,54.0%信教学生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上,54.0%的信教学生认为两者和谐统31.5%选择说不清楚,14.5%认为两者相互矛盾互矛盾;一,31.5%选择说不清楚,只有14.5%认为两者相互矛盾;在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上,27.4%的信教学生认为宗教促进社会发展,7.3%系上,27.4%的信教学生认为宗教促进社会发展,%认为宗教阻碍社会发展,7.3认为宗教阻碍社会发展,59.7%认为宗教具有双重性,5.6%选择说不清楚;在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上,59.7%认为宗教具有双重性,5.6%选择说不清楚;在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上,25.0%的信教学生认为宗教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精华,62.9%25.0%的信教学生认为宗教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精华,62.9%的信教学生认为宗教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双重性。教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双重性。信教大学生对社会各要素关系的把握上分歧较大。上分歧较大。增强大学生宗教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宗教法律意识,积极规范和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大学生理应对国家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和把握,但调查结果并不乐观不乐观: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和把握,但调查结果并不乐观:信教学生对宗教政策及法律17.7%,33.9%%,有法规比较了解的只占17.7%,有33.9%的学生从未接触过党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18.5%的信教学生对宗教活动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认识不够,法规;18.5%的信教学生对宗教活动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认识不够,9.7%的学生把宗教教规教义放在了国家法律法规之上。法律意识不强,甚至9.7%的学生把宗教教规教义放在了国家法律法规之上。法律意识不强,使在校大学生容易成为非法宗教传播的受众,在校大学生容易成为非法宗教传播的受众,甚至成为非法宗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大学生的宗教法律法规意识有待加强。参与者。大学生的宗教法律法规意识有待加强。

  高校在学术上的包容性,思想上的开放性,高校在学术上的包容性,思想上的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宗对宗教产生特殊的想象。现代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对宗教产生特殊的想象。现代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宗教在学生中的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容易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生中的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容易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客观上要求高校有必要对信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调查和座谈了解到,求高校有必要对信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调查和座谈了解到,各高校只开设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设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门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尚属空白,理论课程,专门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尚属空白,对信教师生的统宗教活动管理等方面明显不足,教育管理的手段单一,计、宗教活动管理等方面明显不足,教育管理的手段单一,与宗教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和宗教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和宗教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信息互动和工作配合性差,造成了对大学生组织参加的非法宗教活动的处理上处于被动局面。合性差,造成了对大学生组织参加的非法宗教活动的处理上处于被动局面。同时,信教与不信教两种观念相互对立并存于高校学生中,现阶段虽未形成明显、信教与不信教两种观念相互对立并存于高校学生中,现阶段虽未形成明显、生中强烈的思维上的碰撞和行为上的冲突,但引发矛盾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重视。强烈的思维上的碰撞和行为上的冲突,但引发矛盾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重视。高校对宗教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高校对宗教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由于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加之高校管理薄弱,由于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加之高校管理薄弱,大学生由非法宗教的传播受众逐渐升级为非法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的趋势逐步增强。教的传播受众逐渐升级为非法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的趋势逐步增强。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外教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学术氛围,外交往的增加,外教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学术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学生成为其传播宗教的受众成为可能。另外,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学生成为其传播宗教的受众成为可能。另外,近几年网络的普及也推动了宗教传播。此次高校调查发现,23.6%年网络的普及也推动了宗教传播。此次高校调查发现,23.6%的学生通过网络接触过宗教,互联网成为非法宗教传播的重要工具的事实不可忽视重要工具的事实不可忽视。接触过宗教,互联网成为非法宗教传播的重要工具的事实不可忽视。大学生组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大学生涉教活动有待规范。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大学生涉教活动有待规范。

  材料六

  大学生信教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凸现的一个社会现象。根据2003年对北京地区10所高校2820名大学生的调查,信奉各种宗教的大学生占9.2%,远远高于前苏联宗教社会学家估算的前苏联的18岁~30岁

  青少年信教人群占1%~3%的比例。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中的党员和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二者占了被调查人员的60.16%。这两类学生一般而言是大学生中政治上和精神上比较积极向上的部分,在大学生中相对数量比较少,大约占到在校大学生的35%左右。这个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诸多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多元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反映了高校思想工作的差距,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大学生信教人群形成的原因根据调查和了解,大学生信教人群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1.自身因素,寻求慰藉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活跃,同时获取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大学生信教也体现了中国人信教的通常特征,许多人是在发生问题或产生需求时投入宗教的。但与普通民众不同的是,大学生信教更多的表现在心理调节的需求方面。生存焦虑的影响,即需求性信教。大学生跨进大学校门就跨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高中时代的生活学习环境。在这里,他要独自处理生活学习的诸多问题。他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意识不断觉醒。他看到了高中时代不认识或认识不够的许多责任和压力。面对家庭生存、个人生存和自身条件缺陷等种种压力,当他无法解决、无法发泄、无法承受或缺少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时,宗教就会成为最有效的心灵的避难所。2.为了追求人生的终极关切,即主动性信教有些信奉宗教的大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家庭和睦富足,本人聪慧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一般不存在人生道路的挫折问题。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带着一种幼稚的理想主义来看待社会。但社会却并不符合他们的理想,而是越来越暴露出许多缺陷。他们愤世嫉俗,他们惴惴不安。当他们所受的教育过于空泛,面孔过于呆板,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切时,以仁爱和行善为核心的精巧又深奥的宗教学说就易于乘机而入。3.家庭和民族传统的影响家庭和民族传统的影响,即传统性信教。宗教在我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有悠久的传承,曾经长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和某些地域还曾经形成过宗教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居统治地位的现象。根据现状了解和调查,很多大学生信教,是因为家庭里有人信教,对家人比较信任,通过身边亲近的人的传播影响,从而走上了忠心信教的道路,这样的情况在沿海地区(温州、台州等地)的学生较明显。这种学生到了学校后,又从而影响室友、身边亲近的同学朋友,从而以点带面,带动了周边的人走上了宗教道路。4.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来看近年来,学校学生工作中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刚性教育多于柔性教育,理想信念。

  教育欠深入具体,尤其是对事关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民族的共同理想、个人的理想等相互关系认识不够,教育形式单一、生硬,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不够。因此,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极易导致学生出现理想的迷失、价值观念困惑不解,或无能为力,或无所适从,以致走向宗教。高校的思政工作效果不能让人满意。许多学生对高校的信仰教育内容感到枯燥、缺乏吸引力,觉得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认为理论和显示相脱离,难以被学生接受。正是以上诸种因素促成了大学生信教人群的出现,其中除传统信教者外,其余人员信教都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这样那样的关联。

篇九: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本文目录

  今年暑假我对农村的宗教信仰情况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个人能力的缺乏,我所调查的范围只限于我家周围的村庄。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东正教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和地区性的民间信仰等等。在我周围的村庄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有人信教。教徒中80%以上是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她们绝大局部信仰的是基督教,少局部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几乎没有,所以我重点调查了在农村关于基督教的信仰情况。

  一、农村基督教的信仰状况

  二、产生信仰的原因

  绝大多数人入教的动机是为了求平安,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信教后自己及家人身体有好转,或做生意顺利,这都分人就最为虔诚。此外,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跟不上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这也是宗教信仰在农村日益壮大的客观原因。我们发现那些失业的中青年农民尤其是妇女到聚会点参加活动也是成了他们跟人交流、交际的一项生活需要,这时宗教俨然成了农村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效“补充〞。特别是基督教信徒以兄弟姐妹这种平等形式出现,无形中提升了宗教在广阔信徒中心目中的地位。在我调查的已婚女性中,没有发现丈夫或其他家人反对的现象。在当地那种男权还明显高于女权的气氛下,如果家人反对,很难想象女人还能坚持下去。教徒及家人普遍相信:一人靠主,全家得福。所以,如果妻子信教,一般男人都会支持妻子的。

  三、基督教对农村生活的影响

  有的人觉得信教后心里踏实了,有了平安感,也不再为一些鸡毛蒜皮、邻里争分这类事生闷气了,精神有所寄托,身体也好了,心胸变得开阔了。我看到他们性情都比较平和,精神也比较乐观,这种精神面貌的养成与信教有一定关系。农村的教堂在宣讲教义时,还结合本地风俗习惯,针对百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编成通俗易懂的诗句,作为小灵歌来唱。这些小灵歌大多劝人和睦相爱、不要贪财耍滑,教人信主得福。其中也有一些提到要爱国、爱教,走正道。语句通俗易懂道理浅显明白。如原来一些妯娌不和,婆媳吵架的事经常发生,而现在却脾气变好了,对一些原先不能忍受的事能看开了,与他人的关系也和睦了。对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为生计奔忙,很难再行修养之功。但信教的农民由于宗教仪式和教义要求教徒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在觉得做错事后进行忏悔,这些信教的农民从而也养成了反省的习惯,学会了自我反省。宗教组织和活动也成为农民自发的自助互助的载体。共同的信仰和定期的聚会及礼拜活动,使原本松散的农民成为自觉地密切互动的有组织、有共同的归属感的成员。他们在一起不仅交流各种社会信息,而且还彼此分享情感,分担忧愁,并在必要的时候有一定的经济上的互济互助。这不仅密切了彼此的关系,也使教会组织成为令教徒有归属感的群体。当然基督教的传播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封建迷信思想的传播,又有的教徒过分依

  赖所信仰的主,产生了看病不要吃药的错误思想,还有基督信徒一些不同于当地风俗习惯的举止与当地文化产生的强烈冲突等。

  四、关于农村宗教信仰状况的建议

  我国正逐步转变为一个法治国家。重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根本权利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这也涉及到我国的国际形象问题,所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与此同时,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精神文化是相当贫瘠,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否那么就会出现信仰的真空,引起不必要的后果。政府也要加大科学宣传力度,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由于成年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下一代,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始终认为,宗教信仰需要一种理性,而宗教又是人类社会开展过程中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做一个有知识、有思想、有道德的人,我想是可以很好地面对这一问题的。

  关于民族民间信仰调查报告信仰调查报告〔2〕|返回目录

  民间信仰是由传统沿袭下来的根植于民间“尊神崇圣〞和“功施于民那么礼之〞的具有宗教色彩和特征的较低层次的信仰和崇拜,是长期以来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情况下所产生的与当地民情、民俗相融合的历史文化现象。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和群众思想文化活动的多元性,民间信仰已经成为局部群众在五大合法宗教之外的信仰选择。如何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社会和谐,是宗教工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3月2日至3月26日,县民族宗教局会同公安局等单位联合组成专班深入全县17个乡镇,对民间信仰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我县民间信仰渊源长,种类多,分布广。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多数活动场所被挪作他用或被拆毁、关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县大局部乡镇有一定历史渊源的活动场所在当地群众的自发组织下又重新开展活动。

  1、我县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量。

  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我县公共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有100多处,信众约5万多人,远远超过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信众人数。

  2、民间信仰活动主要种类及表现形式。

  我县民间信仰活动主要可分6类:一是信仰关圣帝。在县城及乡镇很多商铺、厂店都供奉关帝的神像,店主常年焚香供果,敬拜关公,祈求生意兴隆。二是供奉“菩萨〞。有的乡村建有小庙,供奉土地、财神、送子娘娘等被老百姓通称为“菩萨〞的神像。每月初一、十五,信众自带香、表敬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六畜兴旺,早添贵子等等。三是供奉门神、灶神。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门

  神像,祈求门神镇守门庭,阻挡牛鬼蛇神入户作乱。灶神也称“司命神君〞,传说他每月三十日上天庭汇报主人家的善恶事,于是人们习惯在灶头立香炉,初一、十五上香叩拜,祈求灶神向上天多言好事。四是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及人物神祗。如宝丰镇女娲山的“女娲娘娘〞,附近老百姓每月初一、十五上山朝拜,祈求好运、平安、桔祥。竹坪乡金花洞内供奉的“金花娘娘〞,周边及陕西边境老百姓每月初一、十五前来求仙水、求子疗疾的上百人,鞭炮声震耳欲聋,焚香化纸烟雾腾腾。五是自然物崇拜。如官渡镇驴头峡山顶的百年古树等,都因历史悠久传说纷纭,常年有人朝拜,祈求树神显灵保佑。六是崇拜伟人,祈求平安。有的公共场所及工地时常插挂着伟人像,祈求避邪平安,出租车、私家车的驾驶室内也经常可见悬挂伟人画像,祈求保佑行车平安。

  3、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

  我县的民间信仰有6大特点:一是客观性。民间信仰源于历史文化,不管人们接纳与否,都是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客观存在,它有着不完全依赖于经济开展、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发开展的不可扼制性,不会因为人们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而消亡。二是普遍性。我县的民间信仰群众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商贸不兴旺、文化较落后的乡镇。信众信仰观念和信仰习俗多以家族、宗亲、村庄为根基,在社会地位较低、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当中传播较广泛。三是复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在农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根底和普遍的认可度。局部场所“一庙多神、一神多教〞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双台乡的学堂洞,本是一个天然石洞,传说圣人孔丘的弟子颜回、子路曾在洞内传授过儒教,后人便将此洞称为学堂洞,供奉几十个各路神仙及仁人志士、英雄伟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什么神仙都有,求什么事都行的道场,香火旺盛;四是松散性。民间信仰是繁衍于民众当中的非宗教信仰,其组织形式大多都没有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组织机构,有庙就有庙会,各庙各自为战,只是在开展比较重大活动的时候,借助现有的家族组织或村镇组织,组成临时专班举行相关活动。五是多样性。信众崇拜的神灵多种多样,但凡被认为有神灵的事物,都会成为他们信仰的对象,大多不分佛道,更谈不上教别,当地民众只知道供的是“老爷〞,见老爷就拜。六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信众很多都带有较鲜明的功利目的,只要身体有些许不舒服、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有可企及或不可企及的愿望,就会朝拜。

  二、存在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的民间信仰态势是稳定的,民间信仰活动是正常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信仰盲从。由于民间信仰没有教义、教规,与封建迷信相掺杂,信众只是盲从地参与,很容易上当受骗,加之活动内容和形式混乱复杂,一定程度上给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留有可乘之机,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2、管理难度大。有的场所由住在附近的1--2名老人看管,并收取微薄的香火钱;有的是由1名信徒自发到庙里居住,维护场所正常活动,靠场所收入维持生活;

  还有局部场所无人管理,这种场所一般规模较小,如设在村头、路边的小土地庙等,占30%左右。由于场所点多、面广,给监管工作造成相当难度。

  3、平安隐患较大。大多数场所地理位置偏避险要,交通不便,信众参加活动过程中,特别在大雪封山,雨、雪路滑时,极易发生平安事故;在大年三十、初一、十五等朝拜人员较集中时,燃放烟花炮竹、上表烧香都极有可能引发人身伤害和山林火灾,存在很大的平安隐患。

  三、对策与建议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传播封建迷信、社会陋习的消极的一面,也有排解群众心理压力,促进底层社会稳定的积极一面,如何加强民间信仰的引导和管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建议:

  1、积极引导,分清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区别,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加强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宣传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使广阔信众分清合法宗教、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区别,搞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引导他们自觉地接受党委政府的领导,开展正常活动。

  二是倡导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对民间信仰中掺杂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同时要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为群众效劳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大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特别要淡化民间信仰的神秘色彩,科学解释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巧合现象。

  三是大力开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从调查情况看,民间信仰升温主要是农村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开展,农民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是农村精神文化开展却严重滞后,投入缺乏,设施不多、农村专业文化传播者很少,特别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太少。因此,要大力开展公益性农村文化事业,积极构建覆盖农村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要把重心放在村一级的文化阵地建设上,将公用的文化场地纳入到村镇建设开展规划中;要加大对农村播送站(室)、文化站(室)、体育场地的投入,建设一些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健康开展。

  2、标准管理,建立法制化长效管理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对民间信仰管理工作的领导。要建立民间信仰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成员由宣传、统战、综治、民政、公安、文明办、宗教、土地、城管等部门组成,经常研究民间信仰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及时处理民间信仰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强化责任,上下左右联动,在机制上保证民间信仰问题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同时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属地管理,责任到单位、到人。

  二是积极探索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管理方式。要加大对民间信仰场所责任人的教育力度,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其必须在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要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催促指导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人员、财务、治安、消防、档案、环保等制度,并接受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要加强登记报备等工作。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在举行大型民间信仰活动前要向当地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和登记备案,并严格按照宗教管理部门作出的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开展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对现存民间信仰活动不鼓励、不支持,更不能参与。

  三是要坚决制止乱建滥建民间活动场所现象。鉴于确实存在乱建滥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现象的情况,土地规划部门要从严掌握,从村镇房屋建设规划的角度限制兴建数量,控制建设规模。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那么,把治理乱建滥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任务落实到乡镇、村。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群体性民间信仰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平安责任事故发生。对借乱建滥建活动场所聚敛钱财,蒙骗群众的神棍巫婆要严加惩罚,以示警戒。

  3、加强调研,掌握动态,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详实依据

  关于民间信仰调查报告信仰调查报告〔3〕|返回目录

  面对着高节奏的学习工作,面对着暗色彩的钢筋水泥,面对着无休止的事与愿违。我们是否已经被工作学习剥夺了自我,我们是否已经被钢筋水泥堆砌住了自由,我们是否已经在事与愿违中,遗失了自己的梦想。借由这次寒假,放下工作,逃离城市,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在八百里南太行中,重拾我们遗失的梦想。

  行程近两百多公里,其中徒步进行的有一百多公里,沿途翻山越岭,过河穿洞,苦乐相随,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次徒步活动,也收获了更多的珍贵经验。就这次活动而言,属于团队活动,但就本次调查内容而言,系我个人收集而成。针对历史系的专业特点,我主要把精力花在了沿途民俗(主要是庙宇文化),民情(包括村民生活现状、谋生手段及村庄未来情况的调查)的收集整理之上。当然,也有对于徒步经验的积累。调查结果如下:

  (一)、民间信仰(庙宇文化)调查

  徒步过程中,一路所见最多的信仰神是山神,毕竟在大山里,人们与山为邻,靠山为生。对于山的敬畏自然最大。其次道教的庙宇较多,黄围山景区的主体建筑就是以道教神侣为主的庙堂。这是在山西境内所见。

  左边这个图片是从双底村到武家湾的路上见到的一个庙宇兼纪念馆的建筑。前半局部是供奉关公的殿堂,后半局部那么是纪念徐昆的,正如门楣所提“孤石藏真〞。每年正月初一和四月十五附近村民都会来这边祈福烧香,祭祀关公。

  河南境内见到的那么是以佛教为主,也许是离古代统治中心近的缘故吧。在东场村有幸见到一座皇家御建的洛迦寺。现存三佛殿一间,石碑两通,偏殿损毁严重。殿内供奉有佛教过去未来现在佛,殿前有明代两通大石碑,一块是明大德年间的,

  另一块是明嘉靖年间的,碑文模糊,边上县长落款还是清晰的。都是当时的辉县县长重修庙宇的碑文。碑身保存较好,下边驼碑的石龟无头。碑帽脱落在地。

  在焦作市区的影视城里,藏着一座建于隋唐时期的胜佛寺。我们去时庙前的一棵大树上落满了喜鹊,叫声特别响亮动听。也许真的是洞天福地吧。小小的一进院落中,四大菩萨的殿堂一应俱全,香火应该蛮好的。毕竟这里经常会来不少明星大腕的。不过寺庙门口的那一座座扑到的新石碑,让我看了很不舒服。不过庭院里还是让我感到了历史的气息停留。也是两块明代的碑,完整的立在殿前。还有三块民国时期的碑文。碑文都是重修纪事,但是从碑文的体书法来看,明朝古碑更加注重笔体端庄,民国时的那么在散漫中透漏出些许飘逸与自由。可惜那时相机都已没电,更是接近黄昏,所以没能留下一张照片,以示大家。

  在徒步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见到一座基督教堂或是听说有基督信徒,大山深处,依旧保持着古朴与醇厚。

  (二)关于大山深处群众的生活状况调查与实际体验

  对于这样一个被群山包围的世界,我们能够想到的也许是贫困,勤劳,憨厚,安宁,保守,甚至会是愚昧。可是,当你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时,一切都会重新定位的。因为在这里,有你在别处得不来的感动与体会。

  我们住宿过的村庄有西石门村,双底村,武家湾村。途经的村庄有东石门村,横水村,南洼村,西沟村,东场村。其中给我映像最深的村庄是西石门村和东场村。在这两个村庄里我有时机接触到了他们的真正生活。

  在西石门村,最大的体会就是吃水难,取暖难。我们去了二十个人,一下子让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紧张的不得了。在小韩家吃的饭,他母亲从下午三点就开始做上了,一直做到五点多。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几天来的疲惫与不安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的款待背后,需要有多少桶井水与木材支撑啊。每次提水都得到村边的那口小井用扁担担。村民们经常会上山砍柴,这在我们的记忆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在这样的世界里,或者说是在山西这样的煤炭大省的南端,居然煤炭是作为奢侈品来看待的。我们晚上住宿的那家叔叔家,生火做饭都是用的木炭,那天晚上我们也是在木炭火的温暖下,入睡的。

  遇到东场村,那是我和音乐系的张博同学一起去探路的事了。在西沟村,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迷了路的。组织上分配我俩前去探路,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叫东寨的村庄,在那里会有一条小路把我们送到焦辉路上,然后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焦作市。我俩以超出大队伍十几公里的速度,提前两个小时到达东场村。也是这样,我有幸遇见了我忘记姓名的可爱可敬的大叔,也遇见了那座皇家御建的洛加寺。也是在这里,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村庄的历史与现状。

  当然还有很多生活信息,比方在我们一路沿行的那条大河上,前几年建起一座发电站,可是发电站与陵川县供电局有了矛盾,电便没有地方去卖了。于是当地村民得到了实惠。发电站把电以三毛一度的价钱卖给村民,村民们现在用电越来越多,生活感觉也比以前方便多了。

  在大双村,当地卫生所的大夫和我们讲,以前大双村是整个陵川县最为富饶的地界,水量很大,吃水灌溉什么都不愁,后来为了支援县城用水,在村子上游建了蓄水站,河里的水量大不如从前了。当然,这也应证了我们能在那么空旷的鹅卵石滩上休整队伍。

  关于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信仰调查报告〔4〕|返回目录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某物或某种主义、学说、理论等的极度信任和景仰,以至在它面前表现出敬畏和依赖感,并神圣地奉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和指南。

  一、民间信仰概述

  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局部。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伴随农民的一生。

  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开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因此,对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校对,而且对于理解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乡村民众的信仰图景,扎根于农民心中,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着农民的精神需求和利益索求。宗教与民间信仰反映着乡村生活的全貌,日益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解放后,由于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在破除迷信的口号下,民间信仰更是被打入冷宫,特别是当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大陆绝迹后,就再也无人问津,研究那么更无从谈起。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宽松,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历史学、民俗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学界的学者开始关注和重视这一领域,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民间信仰的特征

  民间信仰以广阔的乡村为土壤,它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信仰,内容相当庞杂,既有远古时期的巫教巫术,也有民间的方土方术,还有神仙传说、对各路自然神的崇拜、阴阳五行风水、医术与养生学等等,其中也包括寄寓于普通民众心态中的社会理念与人生理想。根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祖先崇拜,内含牌位崇拜和坟墓崇拜,其中牌位崇拜又分家内崇拜与祠堂崇拜;(2)神灵崇拜,内含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3)岁时祭祀;(4)农业祈仪;(5)占卜风水;(6)咒符法术。

  祖先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它与古人相信祖先死后灵魂不死,并会变为鬼神保佑后代有关,其中表达了儒家伦理价值。与其有关的崇拜活动有祭祀,包括立宗庙、祠堂、牌位等,还有一套烦琐的祭祖礼仪。祖先崇拜的主要指向不是鬼神,而是人事,其作用是在表达对先人追思的同时,调动家族成员间的情感与道德。

  神灵崇拜源自古人万物有灵的观念,它包括自然崇拜与精灵崇拜两类。在我国民间自然崇拜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所谓日神、月神、风神、雨神、雷公、山神、河神等;而财神、喜神、药王神那么属精灵崇拜的范畴。

  农业祈仪是围绕着与播种、收获等生产活动有关的节气进行的祭祀活动。它最初可能与人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感到畏惧有关,但不可否认,其中更多地表达了祈求收获,盼望富足的美好心愿,这一民间信仰行为千百年来在以农业为本的中国社会,一直发挥着指导农民适时播种与收获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其在提醒农民按节气的变化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不误农时方面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占卜风水是一种近乎巫术的活动,一般分“阳风水〞和“阴风水。〞所谓“阳风水〞是指人间各类建筑的风水,“阴风水〞那么指坟墓的风水。民间对风水的崇拜,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关,是人们相信风水流向能招致祸福的观念所致,它是早期人们科学知识匮乏,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的表现。当然在这种民间信仰里也隐含着躲避灾祸,祈求幸福的强烈愿望。

  符咒法术是借助神力进行法术的民间信仰活动。符文通常用朱笔抹在黄纸上,形如涂鸦,咒语那么古怪荒唐,不知所云。至于法术形式更是五花八门,荒唐不经。

  从上述民间信仰体系可以看出,我国民间信仰崇拜没有明确的教义、划一的仪式、严密的组织,呈现出多彩多样、纷繁复杂的特点,有独特的行为特征,这就是:原始性、多样性、农事性、人性、功利性等。民间信仰还具有群众性、民俗性、松散性、海外性等特点,使得民间信仰成为民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

  民间信仰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有着数千年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在农民的生活习俗中有着深广细微的渗透。

  村落生活是乡村农民在乡村空间里随习俗形成的一种生活式样。它是与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相对的一种生活方式。乡村社会及其成员是不断变化开展的,相应的生活方式也是变化与开展的。它在古代、中世纪、当代、当代是各不相同的,而且

  差异极大。今日乡村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和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前的同日而语了。同时,即使在同一时代,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乡村社会开展情况十分不同,在它们根底上产生的生活方式也就极有差异。总体而言,乡村生活方式有如下几个特点:(1)“乡土〞性。(2)个体差异较少、同质程度很高。(3)有较高的封闭性、变化相当缓慢。(4)崇尚吃苦耐劳与生活简朴。

  哈维兰认为:“所有宗教都是为了满足那些社会和人类心理上的需求。〞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千百年来,不同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宗教,他们把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生现象作为自己的使命,扮演着现实人类精神生活导向的角色。民间信仰同样也为广阔民众提供了精神慰藉,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民间信仰杂糅了儒佛道三教,除此之外,还包括历史上诸多的现实人物,诸如关羽、秦琼、岳飞等深受民众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变成了民间的神。更有各地因其民俗而随意创造出来的地方神,多到无法胜数。有些形成了民间宗教组织和宗教结社,其核心内容是对劫难将至的信仰。

  中国民众的祭祀活动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在日常生活中,民众祭祀土地、城隍、灶王以及各种自然神的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求诸庇护及免灾,可能也有预备“人情〞的用心。如果鬼神世界是取材于现实世界的,是对现实世界反响的话,那么就可以理解,下层民众其实是处于对官府的不信任、处于无望或对人生的无奈才求助于鬼神的帮助。民间信仰在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和延续之后,仍然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非物质文化保护为民间信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整合全社会的力量保护、保存人类思维的智慧和结晶。

  中国要使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作为整体立得住脚,就必须先学会从正面看待所谓的乡村民间信仰。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根本的观念加以清楚的陈述。乡村的“民间信仰〞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元价值)在生活实践中的仪式及其表现,从文明早期的天道观、阴阳观、神灵观和巫的观念往后代代相传,经过吸收儒、道、释和其他哲学、宗教的符号和观念,在唐宋时期演化为非常繁盛的内容,历明清而登峰造极。民间信仰经过当代的科学、教育和政治的洗礼、冲击,在当前又复兴出其根本的或者证明有生命力的内容。从国家仪式,到平民百姓在人生仪式、全国和地方性的节庆、面临重大事件或灾异事件的反响,都见证着我们习惯称为“民间信仰〞的表现。实事求是地面对中国人的生活日程,“民间信仰〞是群众的信念和仪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根底;它并不像一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专属于没有现代文化的乡民。边缘地方的农民之中观察民间信仰,并不说明它是农民所专属,而是出于一种调查研究上的便利和效率的考虑而已,因为农民更可能以比较直接的方式表现民间信仰。

  在传统时代,民间信仰根本上是适应当时的人民、社会和国家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建立相互关系和整体关系的,当然也不乏阵痛性的短期冲突。在当代,我们的民族遭受了外部冲击所造成的民族灾难,在民族自我意识的低潮时期曾经对我们的文化极度失望,悲愤欲绝地予以糟践。如今,全体中国人民经过不折不挠的奋斗,我们的民族,包括文化的假设干根本方面都幸存下来了,国家也逐渐兴旺起来了,

  现在是思考如何善待我们的根本文化问题的时机了。在这个大背景下,学界应该诉求一个目标,也就是让民间信仰在公共知识中“名副其实〞,在人民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归其本位〞。

  所谓的“归其本位〞是要让民间信仰不被恶意利用。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可资利用的时代。信仰是民众生活的组成局部,科学技术也是民众生活的组成局部。为了大多数人有更大的时机过一种幸福的当下生活,应该有民间信仰一席之地的方面,就应该将其归于民间信仰;应该归于科学技术的方面,学界和政府有道义为民众提供应有的科学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民间信仰不能越俎代庖,否那么就真成迷信了,甚至成为黑道、邪教的帮凶了。这是要认真对待的。我们希望,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感召下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在我们的共同体之中让民间信仰和科学技术各就各位,让民间信仰更好地成为积极的公共意识的组成局部。

  四、民间信仰研究走向

  其次,对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凝聚民族性具有实际的意义。

  本研究的新思考是我们在长期相关的田野考察研究积累中提出的。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如上述所说的对民间信仰本身和民间信仰与文艺或科学等之关系的研究。在有的村落、家族、庙会、仪式等的研究中,有所涉及,另外,学界也有一些与本研究走向较为相近的文章发表,如乌丙安?俗信——支配中国民俗生活的根本概念?,向柏松?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作用?,张鸿石?论传统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文章中不乏一些对策和卓识,对本方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思路和理论启迪。

篇十: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xx局关于党员干部参教信教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委统战部:根据县委统战部相关会议和有关要求,我局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此

  次专项自查活动。现就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在召开动员大会后,立即开展部署,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

  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员干部信教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行自查自纠,并建立台账。

  二、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我局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挨个谈话、走访入户等方式对党员信教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下属x个支部,x名党员未发现有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三、下一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巩固活动成果,在吸收新党员上,严格把关,发展党员的同时注重全面考察和培养,坚决杜绝党员信仰宗教的现象发生。(一)强化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作为党组的重要工作来抓,使其规范化、经常化。规范党员工作相关制度,真正实现党员相互间的监督和自我管理,使我们党的组织对党员来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同时,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行民族团结、身边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等宣传,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二)严把党员入口关,疏通出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党员的培养、考察、吸收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始终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使发展党员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公开、公正原则,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杜绝一些思想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党的队伍。同时加强对现有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自觉划清宗教教义和党的宗旨的界线,把党员教育成为真正的无神论者和唯物论者,培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同时在党员管理中要疏通出口,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对发现的信教党员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教育,使每一个党员都清醒地认识到性质的严重性,对于那些经过帮助和教育,仍不悔改的,坚决做到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篇十一:对信仰宗教检查对照材料

P>  在认真学习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开展环境假设干问题的决定,xx大学集中整治影响开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对照切实解决影响开展环境的干部作风四个方面、十八种突出问题。本人认真梳理,深刻剖析,下方将自查自纠状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一)在工作作风方面工作扎实,作风过硬,能吃苦耐劳,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有时对自我要求不够严格,待人接物不够细,大大咧咧,不注重细节、小节。对年轻教师的帮助不够多。(二)在业务学习方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方面比拟欠缺,对政治学习抓得不紧,满足于一般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深钻细研不够,满足于学习了,不全面、不系统,缺乏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把握。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也不透不深,研究的较少,掌握的不够好。有时间就学、挤时间去学的自觉性比拟差,个性是结合幼儿教育实际开展理论学习不够。学一行、精一行的恒心和毅力不够;在学习方面就存在搞实用主义,不相关的就可是问,对上级的有些重点工作了解不深不透。(三)在具体工作方面本人具有良好的效劳意识,能从效劳经济的大局出发,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作好本质工作。但在工作中多数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不能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超前思考,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

  不够,敢试敢闯、求新求变的意识不够强;工作方法不够活,自我认准的事理,就抓住不放,,在处理问题上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对理论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熟悉缺乏。没有坚实的理论根底,就没有自觉地行动。工作中,只所以存在宗旨观念不牢,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要害就在于放松了自身的理论学习,有时把学习理论当作软任务,把业务工作作为硬指标,出现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脱节的现象。也正是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的指导,才使自我在更好地为人民效劳方面做的不够到位。也所以自我逐渐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2、无视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想问题办事情依靠于服从分配,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为准那么,在用心主动、创造性地工作,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方面有所无视。3、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逐渐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不象过去经常自我加压,忘我、激进的工作精神有所退化。三、整改的措施1、深入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坚决梦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工作动力。2、全面学习业务知识。扎实地学习自我的业务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工作中的内在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3、进一步改善作风。思想上,梦想信念坚决,精神乐观,发奋向上,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名利和得失;工作上,爱岗敬业,踏实肯干,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服从组织和单位安排,效劳态度好,办事效率高;生活中,同事团结,家庭和睦,为人谦虚谨慎,乐于帮助他人。

  4、经常学习规章制度。经常学习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党纪、政纪、法规知识,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职责意识,自觉做到警钟长鸣,严格做到遵章守纪。

  5、定期开展自我批评。阶段性地对自我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进行总结,主要是查找问题和缺乏,边查边纠,自责不自宽,严格要求自我,不再“下不为例〞,做到防微杜渐。

  6、虚心学习身边的先进模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总之,我将认真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乏,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力争透过这次活动,自我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自身素质上都有明显提高。按照全市开展“主动作为创一流〞活动的统一要求和践行“四个作为〞,争创“四个一流〞的统一部署,结合外侨台工作实际和我本人情况,通过学习调研,与职工交谈,专题讨论等,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纪律、廉正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自我剖析,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不够透彻。虽然能按单位统一部署和要求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但有时因忙于业务工作而顾不上系统性的理论学习。

  二是学习上存在随意性,学习时间、内容和效果没有落实到位。有兴趣、有时间时就学一下,工作忙起来就没能坚持。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把理论知识更好地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际。

  四是工作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够,存在满足现状的现象。五是工作思路不宽,创造性有待提高。六是工作上自我加压不够,有时甚至有“差不多就行了〞的想法。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以上问题的存在,从深层次上分析起来,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二是对新形势下外侨台工作研究还不够,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对本职工作的钻研精神,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三是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方面,也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三、下一步整改措施针对查找出的种种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良,时时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行动上要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尽力尽心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不抱怨、不计较、不拈轻怕重,待人宽,对己严,勇于奉献,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具体做

  到以下几点: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将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素质。

  2、在强化效劳意识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外侨台工作干部,我将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效劳意识。把握工作思路,深入调研,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调整工作中心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要当好部门副职,加强与同志间的思想交流,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

  3、增强创新意识,工作争强领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方法,多出路子。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争做实践职业道德的模范,争领先锋党员。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紧贴中心任务和本职工作。

  4、经常反思,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按照“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果〞的思想和忠诚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纪律的原那么,力争成为知识型、谋划型,务实型,开拓型,复合型的干部。

  总之,今后我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缺乏,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良、行为得到进一步标准,努力把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一、政治上不够坚强的具体表现查摆的主要问题,内容表述为:一是政治坚决性不够强。有的缺乏对党的高度忠诚,信念不坚决、旗帜不鲜明,对于挑衅中国共产党领导、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态度含混、立场模糊,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有的对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说三道四、评头论足、阳奉阴违,当面不言语、内心藏褒贬,大会上唱赞歌,私下里、酒桌上唱反调。有的政治态度暧昧、政治立场动摇,有的在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面前摇摆不定、畏葸不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言行不批驳、不亮剑、不报告,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大是大非问题上,台上台下两个样、单位内外两种人,在反对“三股势力〞斗争中经不起考验、站不稳脚跟。有的放弃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对于宗教明里不信暗里信,在职时考虑仕途升迁、回避宗教活动,退休后忧心来生来世、寻求宗教慰藉,在职时利用职权为亲属朝觐提供便利,退休后煽动亲友笃信宗教。二是政治敏锐性不够强。有的对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锋利性认识缺乏,缺乏长期作战和艰苦斗争的准备。有的对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深,产生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有的不能从政治上观察思考问题、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对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信仰、民族情感搞渗透破坏活动,警惕性不高、敌情观念不强,甚至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三是政治鉴别力不够强。有的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学习教育,不能入脑入心、自觉遵循。有的对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理解不深不透,片面执行。有的对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模糊观念、错误言行不教育、不说服、不纠正。有的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三股势力〞打着“民族旗号〞、披着“宗教外衣〞搞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缺乏最根本的鉴别能力,甚至把民族分裂主义等同于民族问题,把宗教极端主义等同于宗教问题。有的对“三股势力〞的政治图谋、反动本质、丑恶嘴脸、罪恶行径认识不清,甚至丧失政治立场,信谣传谣造谣,散布负面言论。四是政治执行力不够强。有的对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把握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执行无力度、落实不到位,在结合实际创新上不用心、不扎实,使决策的意图难以实现,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在执行决策部署时,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遇到困难和矛盾就回避躲闪、不敢担当。有的一手硬、一手软,对非法宗教活动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不能勇挑重担、避之唯恐不及。有的对一些重要工作、重大事件不及时通报,在关键时刻不坚守岗位、不履职尽责,面对突发事件行动缓慢、手足无措,甚至临阵退缩,不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四个方面写(每个方面可分段表述):(一)形式主义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造成学习自觉性不强,在学习内容上偏重于经济、科技、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的学习明显

  缺乏;在学习方法上表现为外表学、零碎学、按需学,缺乏深入学、刻苦学、联系实际学,尤其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停留在凭经验办事多,紧密结合屏南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强。如顺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趋势,如何结合屏南实际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以增强开展的人才支撑问题,做的还不够。三是不善于处理工学矛盾,缺乏“挤〞劲精神。平时较多时间忙于开会,参加会议,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评比,迎来送往,难以静下心,坐下来,学进去。如班子成员平均每月都要参加一、二十场会议,开会时间往往挤了原定学习时间,过后也没安排时间补上,造成理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四是向先进学习还需加强。虽然这几年,县里每年都组织党政代表团到沿海县市考察学习以及学习詹红荔、李彬等先进事迹,市委市政府也时常组织学习活动,但学习的面还不广,针对性还不强,学用结合做得还不够。选树宣传地方先进典型缺乏具体措施要求,平时重表彰奖励,轻挖掘宣传亮点,用先进典型来引导、教育队伍的意识不强。

  五是贯彻落实不够到位。贯彻上级精神、部署工作上还存在开会过场算落实,发个文件当贯彻的现象。有时没有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上级部署要求,不能很好地把上级精神同屏南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贯彻上级政策时有时没有找准结合点,照本宣科的多,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少,使得政策运用不力,甚至出现偏差。六是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平常面上的工作

  部署多,催促落实抓得不够,存在“以会代干〞、“发文落实〞现象。工作落实方面缺乏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尤其缺乏有效的鼓励奖惩机制,大家干好干坏没有较为明显的不一样,无法充分发挥干部真抓实干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潜能,致使许多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一直停留在一般性的工作部署上,无法抓在实处、抓出成效。

  七是民主生活会会前查找问题不够深入、准确,班子成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碍于情面,往往批评只是蜻蜓点水,说些无关痛痒的话,相互表扬的多,民主生活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八是有时还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由于屏南是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前机遇又很好,县政府领导班子很想抓住机遇,加快开展,以不辜负上级组织的赋予重托和屏南人民寄予的重望,很担忧错失机遇,贻误开展,总想把屏南各项事业办得更快、更好。因此,在工作指导上,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

  (二)官僚主义方面。一是为人民效劳的宗旨意识还需加强。没有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同人民群众保持广泛的密切联系,许多事情与群众商量不够,听取群众意见不够。对群众的意见和上访,存在怕麻烦的思想,有时不能沉下心来做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对基层干部群众的疾苦关心不够。到基层调查研究较少到矛盾突出、条件艰苦、生活困难的地方去。对一些群众长期反映的热点问题解决不力,对贫困户、下岗职工、困难干部职工、困难老党员的关心,

  往往只停留在年节时送去慰问金和衣物上,但从根本解决问题方

  面考虑不够,采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成效不明显。下基层调研不够深入。下基层浮于外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多,往往是提前打招呼,按“规定路线〞走,抓住典型深入研究少。如驻乡驻村时间少,有时甚至一天跑两三个乡镇,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看不到“后院〞和“角落〞,很难听到真话、了解到实情,深入调研存在缺乏。

  二是发扬民主还不充分。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还不强,把民主当作一般的工作方法,满足于一般化执行。办公会议有时安排时间过于仓促,有关部门发表意见不充分。对重大经济决策有时民主不够,广开言路不够,致使有的工作决策存在瑕疵。工作指导和催促还不够深入,有时满足于开会布置了,领导强调了,具体要求说明了,只做上篇文章、无视下篇文章。对政策法规研究不够透,工作方法较简单;陷入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的潮流中,有时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脱离实际,照搬照套。会议活动不够精简。文山会海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会议多、文件多、套话多的现象仍然存在,挤占了一定的办公时间,影响了工作抓落实。

  三是领导宏观经济工作的水平有待提高。对全球、全国宏观经济环境和走势研究甚少,对县情了解还不透,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开展经济的具体措施研究不深,对经济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工业经济开展缺腿明显,产业大工程、好工程十分缺乏,工业新增长点形成缓慢;旅游开展存在十清楚显的淡旺季问题,旅游要素配套不全,文化旅游产品有待开发;经济结构特别是农业结构调

  整缓慢,现代农业开展进程不快,农民收入增加困难;县、乡、村财力缺乏,建设资金短缺,影响了经济开展。民主法制建设抓得不紧。人大、政协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学习法律不够,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强,不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事务,不善于用法律手段把政府的决策贯彻下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够扎实,去年在全市综合考评中成绩不理想。

  (三)享乐主义方面。一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决。缺乏革命先辈那种为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由于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决,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也相对薄弱,无视了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教育,对雷锋精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等宣传教育不广泛、不深入。

  二是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的思想,满足于过小日子、贪图安逸,工作上主动性不够,对热点难点问题有畏难情绪,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些思想削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了经济社会开展水平。思想解放不够,缺乏敢想、敢闯、敢试、敢于负责的精神,艰苦创业、敢于担责、勇为人先的精神缺乏,解放思想的实招实效亟待提高,运作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习惯于“等、靠、要〞,文件上没有的,领导没有谈到的,不敢大胆想、大胆说、大胆做,讲求四平八稳。有时觉得工作很累、压力很大,不想领先进,不敢担当,缺乏上进心,缺乏精气神,讲困难的多,讲怎么干的少,等靠要的思想在抬头。

  三是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淡化。有时存在遇到矛盾躲着走,碰到

  困难绕着行的现象,怕到寿山、路下等艰苦和遥远山区下乡,生活上有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倾向,认为社会开展了,办公条件也要相应提高。

  局部民生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好,如实小搬迁二期工程因为征地迟迟得不到突破,影响了整体搬迁进度,群众意见很大。

  (四)奢靡之风方面。一是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认识缺乏,重视不够。大家自认为能够坚持原那么,把住廉洁自律关,不会有问题,但在廉洁从政方面思想上却又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的倾向。如有的出差住宾馆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擅自提高标准,造成公务费增加。

  二是、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不够到位,公款吃喝、公款消费虽得到遏制,但有时还存在下乡超标准接待姑息迁就等问题。对局部干部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等行为批评教育不够。

  三是“两个务必〞思想树得不牢,对奢靡之风整治还不够有力。在公务接待中,虽然注意节约,但和“光盘〞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铺张浪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良措施内容表述为:一是、牢固树立效劳意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应该积极学习先进典型材料,比方我们身边的杨善洲,学习他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同时,还要加强自身政治学习,让自己在思想上加强效劳于人民、效劳于教育的责任感,积极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让自己的工作能更好地为学生效劳、为学校效劳、为家长效劳、为教育教学效劳,不埋

  怨、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发挥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严于律已,加强学习在工作上和学习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得过且过。为自己制定

  长期、中期、短期的教育工作目标、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扎实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不懈怠、不放松、不放弃。工作中多向同事学习、向学科带头人学习,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时机,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让自己的学习变得富有成效。在学习过程当中加强反思和总结,让自己得以在不断的总结中得以提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开展的要求,也才能更好的为师生效劳、为教育教学工作效劳。

  三是、改良方法,提高效率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学校常规事务性工作,都只有在不断的改良方法的过程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我认为所谓效率就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时间上讲求效率;二是实效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提高,才能在时间的效率上有所提高,也才能在实际效能上取得效果。四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要在工作中创新,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强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自己有独特的思维,只有通过学习也才能让自己在学习中反思、提高。学习工作方法,可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学习业务知识,可以提高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可以提高我的师德师风休养。同样,只有学习,才能让我

  在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拘一格,积极创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