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创新性教学
摘 要: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要正确认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并明确教学发展的取向,結合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更为合理化的教学对策,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对策,让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02-0121-03
1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价值
首先,在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始终围绕这一教学主旨,优化教学流程,使得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变得更高,并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下去.其次,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能够让素质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当中,把能力培养以及素养为本转变成为师生自觉的一类教学行为,构建真实的教学情景,并给学生设计出相应的驱动性问题,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类探究活动,转变学生错误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变得更强.再次,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始终是落实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在于实践和创新,而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培养需要通过开设科学实践活动才能够得到落实.所以由此可见,化学实验探究就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当中的重要表现方式,
不管是对化学实验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还是对其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创新始终都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主要特征.最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给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这是因为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开设带有经历和体验性质的实践活动,促进师生对话和发展,彰显出各个核心素养发展的不同价值.
2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2.1 创新化学实验
教师需要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由传统的实践教学主导者变化成为教学的引导者,正确地带领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化学实验积极地总结吸收化学知识,教给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知识的技巧和方式,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终身的发展会有很大的益处,能够让学生在日后面对困难时不必惊慌,可以应用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这部分问题.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的实验能够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变得更强,同时还会使学生的探索精神被更好地被激发出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新的化学实验知识.比如,在讲解《燃烧及其应用》这一知识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燃烧的条件,可以使用对比实验的方式,设计并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实验任务,使用燃烧条件解释生活当中的日常现象.在讲解该知识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习过的物质燃烧现象,并使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些现象,通过引入神秘之火——玻璃棒点燃酒精灯:用玻璃棒沾上少量浓硫酸,再沾少量高锰酸钾,放到酒精灯上.同时让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形成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最后讲解实验原理.在整个引入过程中通过创新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接下来询问学生:“学生,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可燃物吗?”之后给学生出示练习题,询问学生:“乒乓球、白开水、石头以及木头,这些物质哪种是可燃物呢?”在问题地引导下,学生会产生出探究的心理,开始实验教学活动,把少量的白磷和少量的红磷放置到试管当中,之后要在试管口的上部装上气球,两支试管同时放到盛有80℃的大烧杯之中,让学生观察这一实验的现象,进而得出实验的结论“燃烧必备的条件有什么?”比较课本上装置,并评价其存在的优缺点,询问学生:“在这个实验当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呢?”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实验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学会知识迁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完成该次实验任务,启迪学生,让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得到高.其次,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反思,对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对于未产生预期现象进行进一步讨论交流,通过实验与反思交流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给学生在初高中化学间搭一个坡度适中的“引桥”,使学生尽快适应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学习生活.
2.2 使用现代化教学资源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且高中的教学资源也在实时地更新着,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影像资料,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这些慢动画或者视频,了解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现象.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必须要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度的调整,让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变得更高,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在课下利用互联网预习、复习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脑海当中创建新的化学知识网络结构,整体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所提高.借助网络,让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实验教学的门槛,并让学生逐步接受新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讲解“金属的性质”中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设定好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也就是铁跟氧气、盐酸、稀硫酸等的反应,分析对比铁和铜、镁等一些金属活动性的大小,可以正确判断铁和硫酸铜溶液及稀硫酸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所产生的变化,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知道铁在潮湿空气当中出现生锈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除锈.学生参与实验,观察铁生锈的过程和现象,亲自动手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实验的成功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实物,比如电磁铁当中的铁片、铁块或者弯曲的铁丝等,让学生观察铁的物理性质,之后让学生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回答实验的现象,之后写出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要让学生探讨“铁在空气当中能不能燃烧?在纯氧气当中的燃烧状态又是怎么样的?铁在空气当中会产生怎样的反应呢?”之后要给学生展示课件,提出假设条件,让学生进行探索实验,之后要汇报观察的实验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实验的演示,模拟虚拟实验的平台,让学生观察概括实验当中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其操作的严谨、规范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养成更为科学的学习态度.
2.3 转变实验观念
在教师设计化学实验活动时,需要将其实验和化学学科的核心素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采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集思广益,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探究性化学实验.举例来说,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时,要让学生能够初步认知常见金属和盐溶液所产生的置换反应,可以尝试使用置换反应解释和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化学问题,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的顺序,通过实验操作得到科学方法的体验感受,让学生能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之前,询问学生:“通过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化学方法能够鉴别黄金和铜锌合金?”学生会回忆之前所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并回答如何鉴别真假黄金的办法,复习旧知识,将新知识引入到其中,并对化学实验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说明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可以说明哪些问题.接下来课后教学拓展,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内容进行交流引申并采用控制变量进行探究性实验,将铁粉、铁块、铁丝放入等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或者将质量大小相同的铁丝投入到等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在实验结束之后,学生结合实验的现象填写实验报告,明确新课标对于该节教学知识所提出教学要求和标准,并在核心素养方面,深度解读实验教学的内容,分别以微观探究以及宏观辨识等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体会金属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变化的观念,并在实践阶段,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其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践探究.这一实验在开展时,可以分成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这两个板块,在实验之前,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具体细则,要注意实验的安全,在实验结束之后,选用和生活当中相关的化学实验案例,让学生体会到该节知识对于自身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影响,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到化学对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针对模型认知以及证据推理等多面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网络构建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变得更强.
2.4 改进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对于实验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极大,因此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时,应当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实验的装置.如果需要改进实验装置,那么就需要提出改进这一装置的理由,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一知识时,要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视角上出发,
分析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这样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熟悉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或者利用注射器等医疗废弃物代替实验仪器进行改进组装微型实验,给学生简单介绍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制取气体的实验和方式,给后续所学习的二氧化碳制取等多项内容做铺垫.由于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接触比较少,熟练度也比较差,因此在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尤为注重引导并鼓励这部分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以及用途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其并没有系统且深入地了解氧气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取,要通过开展该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展学生实验技能,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知催化剂、催化作用等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该次实验,教师需要从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询问学生能否改进实验装置,采取实验探究法以及演示教学法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课堂作用,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索改进氧气实验制取装置的方法,从而完成装置的改进任务,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能够深入理解实验装置的作用,这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实验.
综上所述,在开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
注重培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趣味性较强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变得更加的浓郁,并且还应当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化学的学科价值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文静,刘全喜,孙琳,等.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广东化工,2021(06):67-68.
[2] 毕华林.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J].化学教学,2021(01):58-59.
[责任编辑:季春阳]
收稿日期:2022-10-15
作者简介:卢庆祥(1981.10-),男,福建省南靖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化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高中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与创新教学的案例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1-493)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电容器的实验教学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11期)2016-12-01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6年9期)2016-10-20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1+1”微群阅读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