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4年05月09日 09:2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学工厂模式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02-10 12:25:02 来源:网友投稿

崔宏亮 罗军华

摘要:为了解决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困境,在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工厂”本土化建设实践,将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企业工艺有机融入校内教学工厂,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文章详细阐述了教学工厂的建设内容和实践过程,并对教学工厂实践后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教学工厂在推进校企课程开发、教师团队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学工厂;
校内实训基地;
汽修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实训基地则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技术不断更新升级,使得汽车维修行业对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往往滞后,已不能满足职业岗位能力新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校汽修专业开始探索引企驻校型实践教学的生产性基地建设,借力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在校企融合的形式、路径以及制度和保障方面大胆创新,引“厂”入校,引“师”入校,引“技”入校,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设“教學工厂”。

1 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困境

近几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连续降低了招生录取分数线。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学生对于理论讲解不感兴趣,学习起来也有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本校逐渐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以此来弥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足,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然而在实际的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也面临了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我校约70% 以上的汽车专业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乏汽车维修一线的工作经验,实践教学能力有所欠缺,且后续乏力[1]。

(2)汽修专业实训设备、技能水平滞后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随着汽车技术的升级,对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和维修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校实训场所建设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实训设备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修人才培养的需求。

(3)汽修专业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难以快速有序切换。我校汽修专业实训分为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两大类,教学性实训一般在校内实训室开展,生产性实训则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然而校内实训只能通过人为设置故障来模拟教学和培训,现实中很多车辆的故障是无法模拟的,因此教学内容与实际维修过程存在差异。而校外实训又存在教学功能不足的问题,毕竟汽车维修企业以经营为主,考虑到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等因素,以及实训的场地和时间安排,实际上校外实训很难有序组织,学习的系统性差。最终校外实训基地只为学生提供简单的、重复的顶岗实习岗位,校企互融不够深入。

(4)学生对汽修行业岗位认可度不高,就业专业对口率、留存率低。经调研,学生普遍认为汽修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工作累而且环境差,收入还不高。这导致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汽修行业,或者很快从汽修岗位转岗到其他部门。

2 基于“教学工厂”的实训教学解决方案

2.1 教学工厂的框架

为了摆脱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我校提出在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尝试,制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该方案通过引进企业项目,在校建设教学工厂__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将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以及生产方式等引入教学工厂中,创建与企业相同生产环境的同时,增加工厂实训教学功能。在生产性教学工厂完成学习性工作实践的过程,实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教学工厂,学生(学徒)可以在不同阶段完成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以及教材与技能的无缝对接。

2.2 教学工程建设过程

2.2.1 校企联合建设教学工厂

我校依托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现代学徒制和生产性实训基地2 个项目的建设平台,在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基础上,进一步与企业深度合作,校企联合建设教学工厂。合作中,校方出资建设场地,企业方出资投入设备;
校企联合建设“双导师”师资队伍,共同制定教学工厂运作机制,明确教学工厂定位和架构(图1)。

校企双方各自发挥优势,依据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以及企业对岗位的需求,将传统的9 门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到4 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实操占比由原来的35% 提高至70%,并将教学性实训和企业生产性实训进行有机融合。此外,在校内建设符合企业实际生产标准的车间和办公室,搭建起满足生产运营的部门、人员和设备等教学工厂必需的主体架构。

2.2.2 教学工厂植入企业文化

教学工厂仅仅承担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培育和践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就业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对汽修职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2]。为此,教学工厂通过以下方式植入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上墙。在教学工厂醒目位置张贴企业宣传文化、企业优秀员工代表以及国内外汽修行业标志性人物典型事迹等。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增强了对汽修行业的认同感,建立自信心。

(2)企业员工驻校。合作企业选派一线优秀员工常驻学校,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将企业职业人的文化带入课堂,对学生言传身教。同时,企业员工也是教师身份,社会地位得到认同,学生具有向师性心理,增强了对汽修职业的认同感,树立爱岗敬业心。

(3)企业精神入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校企双导师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服务至上和质量第一的企业精神,同时增强了学生“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意识和忠诚之心。

2.2.3 重构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模式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开发了专业的一体化课程;
同时,还编写了活页讲义,引入企业真实的生产性项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安排学校老师和企业技师各1名,“双导师”分模块分阶段集中授课。授课过程中,2 位导师执行“校企对接、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采取企业岗位轮训和在校学习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践发现,“双导师”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理实同步进行[3],2 位导师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学校老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企业技师的理论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校企双方老师经常性开展教研活动,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分3 个阶段进行阶梯式递进教学:第一阶段,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教学工厂)培养学生(学徒)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阶段,在校内经营性门店(教学工厂)训练真实岗位技能。不同的教学节点,授课场所也不断发生变化,由理实一体化教室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再到校内企业经营性门店。

2.2.4 校内经营性门店实施情况

为方便学生跟岗交替实训,校企双方商定在教学工厂内特设经营性汽车快修保养门店,把企业门店直接“搬”到了教学楼里。这一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以往组织学生需要到校外企业实训的各种难题,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实现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快速有序切换,也提高了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同时,还能填补传统教学中不能人为设置模拟故障的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空白,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也更全面。__

3 教学工厂应用效果分析

3.1 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项目的实施,采用校企“双导师”授课模式,实现了教学相长,且学校教师、企业教师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特别是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教师本人或者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奖20 余次。

3.2 汽修专业实训设备、技能水平紧跟行业发展

通过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的校企合作形式,企业分3年共计投入设备设施600 余万元,我校汽修专业实训设备实现了转型升级,实训条件彻底改善。同时,校方引入高端品牌保时捷品质实习生项目(PEAP 认证)入驻教学工厂,人才培养过程中直接由PEAP 官方平台全程监测,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3 实现了汽修专业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快速有序切换

校企双方通过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使得“教学工厂”同时兼顾教学和生产。另外,校企双方搭建的教学工厂人员架构,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有效实现了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的快速有序切换。同时,企业技师在学校老师的影响下,发扬了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把全部的专业技能都教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教学工厂得到了全面实战锻炼和提高[4]。再加上教学工厂企业文化植入的正面影响以及车主反馈的满意度高,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合作企业和汽修行业岗位的认可度。

3.4 专业及人才培养成效

教学工厂于2017 年9 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经累计培养了1 000 余人。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三业”联动,即学业与就业联动,就业与企业联动,企业与学业联动。学生的学业成绩直接决定了毕业后在合作企业就业的岗位类别、等级和薪资,促使学生在校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学生高质量的就业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解决了人才紧缺的难题,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企业的发展也促进学生期望用更好的学业赢得更好的岗位。“三业”联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经过几年来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留存率已经平均薪资水平等,在教学工厂模式实施后都有了明显改善(表1)。尤其是毕业生在企业的留存率提高了20%,说明学生对汽修行业岗位的认可度在逐步提高。而且,我校汽修专业还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教学工厂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3.5 社会服务成效

教学工厂建成以来,累计为企业输送了400 余名高级技能人才,校企联合开展对外培训2 000 多人次,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百万余元。教学工厂模式下的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模式受到了职教同行的高度关注,共有来自省内外20 余所院校前来交流学习,接待参观500 余人次,并多次被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4 结束语

教学工厂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搭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平台,也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教学工厂模式也弥补了传统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的短板,进行了有机融合,取长补短。我校教学工厂经过几年运营,证明该模式能切实提升汽修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教学工厂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教学工厂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效,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多见识、多学习,借鉴优秀的模式。同时,也需要针对汽修专业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不断创新、实践、改进和完善。

【參考文献】

[1] 邵庆龙, 葛李. 基于教学工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4):84-86.

[2] 邹明森.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工厂式”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7(15):84.

[3] 陈小威. 浅谈教学工厂模式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20):61-62.

[4] 刘瑞斌.“教学工厂”视阈下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策略与路径[J]. 教育现代化,2020,7(23):39-42.

作者简介:

崔宏亮,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研究。

罗军华,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专业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教学工厂人才培养质量汽修专业基于NPY“教学工厂”理念创建“潮旅专业群校内实践基地”的构想职业·中旬(2016年11期)2017-02-21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对高职专业建设的启示科学与财富(2016年29期)2016-12-27“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职业·中旬(2016年9期)2016-12-22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求知导刊(2016年23期)2016-09-29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工厂”实习模式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考试周刊(2016年8期)2016-03-12
上一篇:丰田新纯电战略
下一篇:北京现代MUFAS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