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5年05月26日 12:07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小班认识青蛙教案,菁选3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09:55:10 来源:网友投稿

小班认识青蛙教案1  设计背景  墙上放映有庄稼,河塘和青蛙的背景,放有青蛙的叫声的歌曲。在班级动植物园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幼儿可直观的观察蝌蚪的形状及变化,班级开讨论会探索“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小班认识青蛙教案,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小班认识青蛙教案,菁选3篇

小班认识青蛙教案1

  设计背景

  墙上放映有庄稼,河塘和青蛙的背景,放有青蛙的叫声的歌曲。在班级动植物园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幼儿可直观的观察蝌蚪的形状及变化,班级开讨论会探索“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蝌蚪演变青蛙过程。

  2认识青蛙的形态。

  3要保护青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难点:让幼儿能用恰当的语言讲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活动准备

  小蝌蚪几只,纸青蛙一只。

  活动过程

  师:律动《小青蛙》小呀小蝌蚪,黑呀黑溜溜,来来去去水呀水里游,快长大,快快长大变成可爱的小青蛙,小呀小青蛙,叫呀叫呱呱。

  提问:小朋友们思考小蝌蚪快快长大会变成什么?

  幼儿:变青蛙,不知道

  师:嗯,小蝌蚪会变成青蛙,是不是很神奇呢?老师告诉你们小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现在老师给你们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中,你们听懂了什么?

  幼儿:思考中…小蝌蚪错把水里的其它的小鱼乌龟当成了妈妈。

  师:对,最后青蛙妈妈是在荷叶上等待小蝌蚪,小蝌蚪没有腿怎么能和青蛙相认呢。老师告诉你们生物是很神奇的,小蝌蚪慢慢长大就会变成小青蛙。

  师:手拿纸青蛙,大家看青蛙的样子是怎样的。

  幼儿:绿绿的虫子,眼睛大大的。

  师:对它的皮肤是绿色的,肚皮是白色的,四条腿,嘴巴宽宽的眼睛大大的。我说的对不对啊。

  幼儿:对,

  老师:在生活中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帮农民伯伯吃害虫,可人类还要杀害青蛙,做为大班的孩子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和它的孩子小蝌蚪,好不好?

  幼儿:好、

  师:在《小青蛙》儿歌中结束课程。

  活动总结

  在“认识青蛙”这结课中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去生物馆亲身体验青蛙的习性。

小班认识青蛙教案2

  活动目标:

  1.青蛙的外形特征和成长过程。

  2.了解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培养幼儿对动物生长的探究欲望。

  3.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咱们听一听它是谁吧!对,就是小青蛙。(出示课件青蛙图)

  二、说一说(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

  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吧!请大家从上往下来说一说。

  (青蛙穿得什么颜色的外衣的?眼睛、嘴巴怎么样的?肚皮是什么颜色的?有几条腿?)

  ——幼儿说,教师贴上所说的外形特征局部图。对语言完整的幼儿给予表扬。

  重点讲解脚蹼——引导幼儿观察。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青蛙,它的样子很可爱,那它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不是)对,它生下来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它的长大经历了很神奇的过程,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三、看一看(观看课件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1、播放课件,提问:

  (1)青蛙妈妈生下的小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许许多多圆圆的卵)

  (2)天气暖和了,卵是怎样变成小蝌蚪的?(脱下了外衣)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大脑袋,一条细细的小尾巴)小蝌蚪是怎样游动的?(请幼儿模仿动作)

  (3)小蝌蚪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长出了后腿)

  (4)小蝌蚪身体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长出了前腿)

  (5)小蝌蚪身体的哪部分消失了?(尾巴,慢慢变短)

  (6)现在,小青蛙的身体变成了什么颜色?(脱掉了黑衣服,换上了绿衣服)

  2、教师出示青蛙生长过程图,引导幼儿回忆。

  师:“小宝宝是一下子就变成青蛙的吗?(不是,慢慢长大,身体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它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引导提问:青蛙妈妈先在池塘里产下了什么?接着卵又变成了什么?小蝌蚪先长出了什么腿?又长出了?身体的哪部分消失了?最后变成了?)

  ——幼儿回答教师连线过程图片

  青蛙卵—小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消失--青蛙。

  问:“青蛙从卵变成青蛙经历了几个变化?

  四、画一画(初步了解蝌蚪和青蛙简笔画的画法)

  课件演示画法,幼儿初步感知。

  五、唱一唱

  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青蛙。

  六、了解青蛙是人类有益的动物,引导幼儿保护青蛙。

  师:“小青蛙真可爱,青蛙有什么本领?那小青蛙喜欢吃什么呢?

  ——提醒幼儿大胆回答

  青蛙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呢?

  小结:青蛙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它们一年吃害虫的数量大约是五万多只。所以人们称它为“庄稼的保护神”。青蛙对我们人类的益处很大,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能捕杀青蛙,好好的保护它。

  七、延伸活动:

  科学区: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幼儿做成长记录表。

  美工区:折纸——小青蛙或制作与青蛙有关的环保宣传画。

小班认识青蛙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上的方法使5个以内的两组物体变的一样多。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

  3、乐于探索,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青蛙头饰一个;布置一个娃娃家(里面有4小板凳,其他根据情况设置)

  2、学具准备:木珠若干。

  3、《操作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准备。

  师生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找朋友。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找朋友》一边走线。

  二、集体活动。

  1、变的一样多。

  创设情境:小青蛙请客。

  请5名幼儿上前来,一名幼儿头戴小青蛙的头饰,师说:“小青蛙今天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做客,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客人?”

  请小客人坐小板凳(先只放3张小板凳)请幼儿自由讨论。一个客人坐一张小板凳,4个客人坐3张小板凳,够吗?怎样变的一样多?

  “对不起,对不起,小青蛙赶快又搬了一张小板凳,现在够了吗?”请4个小客人坐板凳。

  教师小结:一个小客人做一张板凳,现在小客人和小板凳一样多。

  2、游戏“坐板凳”。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摆放比幼儿少1—2张板凳或比幼儿多1—2张板凳。放音乐,当音乐停止时,请幼儿坐在板凳上,比一比,每组是幼儿多还是板凳多,怎样变的一样多?

  三、分组活动。

  第一、第二组:出手指。幼儿两人一组,两人一起出手指,谁出的手指数多,谁出的手指数少,怎样变得一样多?一样多时,双手击掌,以示祝贺。

  第三、第四组:做《操作册》第五页的活动“整理书架”。

  第五、第六、第七组:摆木珠,比多少。两个幼儿面对面,一起从左到右摆木珠,在规定的时间内,比比谁摆的木珠多,谁摆的少,少几个,添上缺的使木珠一样多。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要把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可以先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用1个对应1个的方法添上缺少的,或者数数少的物体少几个,少几个就添上几个。

  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