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5年07月03日 22:10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阅读答案,菁选3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3-12 09:50:12 来源:网友投稿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阅读答案1  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下面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阅读答案,菁选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阅读答案,菁选3篇【完整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阅读答案1

  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下面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______;

  ①处冒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 _____________

  (3)皆朝于齐___________

  (4)期年之后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战国策.齐策一》 总结(概括、收束)上文

  2.(1)比 (2)使……听到 (3)朝见 (4)满一年

  3.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可得到上等奖赏。

  4.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善于接纳合理化建议。要讲究劝说的方式、方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阅读答案2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修:_________________

  讥: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小题3:邹忌两次“窥镜”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修:长,这里指身高 讥:讽刺

  小题2:(1) 拿起镜子来仔细端详,更觉得远不如人。

  (2) 诏令刚刚颁布时,大臣们都来进谏,朝堂门庭若市。

  小题3:第一次窥镜的原因:“朝服衣冠”后的习惯动作;第二次窥镜的原因:验证自己与徐公“孰美”的刻意行为。

  试题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修”是名词,身高。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窥镜”“远甚”和2句中的“进谏”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通过阅读可知,第一次对镜子正常穿朝服,第二次是验证与徐公谁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阅读答案3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令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à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今齐地方千里(2)王之蔽甚矣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

  12、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3分)

  13、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0、(1)土地方圆(土地纵横)(2)受蒙蔽(意思对即可)

  11、(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

  (2)从此,大臣们都非常恐惧和害怕,没有谁敢欺诈隐瞒,(意思对即可)

  12、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意思对即可)

  13、①有善于进谏的谋臣。

  ②齐威王虚心纳谏。

  ③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

  ④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答对3点即可的全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