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电离*衡知识点归纳,菁选3篇【优秀范文】
高中化学电离*衡知识点归纳1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对于反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电离*衡知识点归纳,菁选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电离*衡知识点归纳1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υ为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
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
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
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 充分搅拌、 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做标准。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1)基本思路
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
(2)测定方法
①直接可观察的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②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③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之间必须发生碰撞。
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只有少数碰撞能导致化学反应的发生,多数碰撞并不能导致反应的发生,是无效碰撞。碰撞的频率越高,则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大。
(2)活化能和活化分子
①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分子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有效碰撞,是由于它们的能量高,发生碰撞时,能够克服相撞分子之间的排斥力,破坏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力” ,从而导致反应物分子破坏,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②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或普通分子转化成活化分子所需的最低能量)。
③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活化分子数目的多少决定了有效碰撞发生的次数。在分子数确定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部因素
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内因,即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的历程,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
当物质确定时 (即内因固定),在同一反应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外因,即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②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一定的,即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影响对象: 压强只影响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反应速率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对它的反应速率没有任何影响。
注:压强影响,只适用于讨论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然并不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全部是气体,只要有气体参与,压强即会影响反应的反应速率。
②规律: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③理论解释:对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是增大了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②理论解释:温度是分子*均动能的反映,温度升高,使得整个体系中分子的能量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规律: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在不加说明时,催化剂一般指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正催化剂。
②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使用催化剂可以大大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因而使反应速率加快。同一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高中化学电离*衡知识点归纳2
1、Kw=c(H+)·c(OH-),纯水中c(H+)=c(OH-),纯水总是呈电中性的。
2、不能认为c(H+)或c(OH-)等于10-7mol/L或pH=7的溶液就一定是中性溶液,即不能把pH=7作为判断一切溶液酸、碱性的分界线,而应比较c(H+)和c(OH-)两者的相对大小。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是c(H+)≠c(OH-)。
3、已知水电离产生的c(H+)或c(OH-)并不能最终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因为这既可能是酸(或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或碱性)溶液。例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其pH等于1或13。
4、水电离*衡的破坏和移动
(1)外加酸、碱可以打破水的电离*衡,促使水的电离*衡逆向移动,导致c(H+)≠c(OH-),水的电离受到抑制。酸溶液的pH表示的c(H+)为溶质酸电离产生的,通过Kw=c(H+)·c(OH-)水可以计算出水电离的c(OH-)水,而c(H+)水=c(OH-)水。碱溶液的pH表示的c(H+)则为水电离出的c(H+)水,因为碱本身不能电离出H+。
(2)温度会影响水的电离*衡。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pH减小,但仍存在c(H+)水=c(OH-)水。在常温时Kw=10-14,100℃时,Kw=10-12。
(3)能发生水解的盐可以促进水的电离,从而打破水的电离*衡。只有一种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水解,则c(H+)≠c(OH-);若所加盐发生双水解,则两种离子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pH表示的是水电离的c(H+)水(与碱溶液相同),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的pOH{pOH=-lgc(OH-)}表示的是水电离的c(OH-)水(与酸溶液相同)。
5、对于极稀的酸、碱溶液,水的电离则不可忽视
例如:c(H+)=10-8mol/L的盐酸,如果认为pH=8就错了,因为酸溶液的pH在常温时一定是小于7的。这时在计算该溶液的pH时,就必须考虑水电离产生的c(H+)水和c(OH-)水。
例1、25℃时,水的电离达到*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电离*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解析: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时,*衡逆向移动,溶液呈碱性,c(OH-)增大;CH3COONa水解,可使*衡正向移动,溶液呈碱性;将水加热时,水的电离程度变大,pH减小。答案选B。
例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中性溶液的pH=6.5,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_____。.
解析:因中性溶液的pH=6.5<7,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促进,故温度高于常温。在此条件下,已知碱溶液的pH求c(OH-)时特别容易出错,而已知酸溶液的pH求c(H+)则不受影响。
该中性溶液中,c(H+)=c(OH-)=10-6.5mol/L,Kw=c(H+)·c(OH-)=10-13。
(1)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时,n(H+)酸=n(OH-)碱,即10(11-13)a=10-1b,a:b=10:1。
(2)所得混合溶液的pH=2时,,解得:a:b=9:2
答案:(1)10:1 (2)9:2
高中化学电离*衡知识点归纳3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υ为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
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
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
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 充分搅拌、 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做标准。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1)基本思路
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
(2)测定方法
①直接可观察的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②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③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之间必须发生碰撞。
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只有少数碰撞能导致化学反应的发生,多数碰撞并不能导致反应的发生,是无效碰撞。碰撞的频率越高,则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大。
(2)活化能和活化分子
①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分子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有效碰撞,是由于它们的能量高,发生碰撞时,能够克服相撞分子之间的排斥力,破坏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力” ,从而导致反应物分子破坏,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②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或普通分子转化成活化分子所需的最低能量)。
③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活化分子数目的多少决定了有效碰撞发生的次数。在分子数确定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部因素
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内因,即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的历程,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
当物质确定时 (即内因固定),在同一反应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外因,即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②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一定的,即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影响对象: 压强只影响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反应速率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对它的反应速率没有任何影响。
注:压强影响,只适用于讨论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然并不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全部是气体,只要有气体参与,压强即会影响反应的反应速率。
②规律: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③理论解释:对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是增大了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②理论解释:温度是分子*均动能的反映,温度升高,使得整个体系中分子的能量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规律: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在不加说明时,催化剂一般指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正催化剂。
②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使用催化剂可以大大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因而使反应速率加快。同一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