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5年08月12日 11:05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11篇)

发布时间:2023-01-06 09:45:05 来源:网友投稿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11篇)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3、4乘法口诀》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4——55页例2、例3、例4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11篇),供大家参考。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11篇)

篇一: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3、4乘法口诀》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4——55页例2、例3、例4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体验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2.能正确应用2、3、4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试题,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由加法到乘法,再到口诀的归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2.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2=5×4=5×5=5×1=3×5=1×5=2、看图填空☆☆☆☆☆☆□□□□□□()个()是()()个()是()。()×()()×()3、谈话揭示课题。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2出示1、出示春天的情境图。二(1)班的同学非常热爱劳动,你看他们开始忙着播种,今年,他们打算在试验田里种向日葵,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向日葵很快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这可把他们高兴坏了,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些小苗呢?2、你们看这一棵幼苗上有几片叶子?(2片)一棵幼苗上张开两片叶子是1个2,1个2用乘法算式怎样

  表示?(2×1或1×2)对了你们真棒。因为1个2是2,所以2×1=2、1×2=2。(1)﹑看这个算式,你能根据我们上节课编口诀的经验也编一句口诀吗?

  教师板书你们编的真是太棒了。(2)、两棵幼苗上共张开几片叶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师:一棵幼苗2片叶子,表示1个2。那么2棵幼苗是几个2呢?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3)、看到这个算式,你们谁能来编一句口诀呢?教师并板书你们编的真是太棒了!3、这就是2的乘法口诀,我们大声的读出来吧。(二)学习例31、又过了些日子,这些幼苗已长大,开了许多向日葵花,吸引来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小燕子兴致勃勃地数着向日葵花,高兴的说:向日葵开花啦!每行3朵。(1)、同学们“每行3朵”是什么意思?(每行开了3朵花)每行开了3朵向日葵花,表示几个3?1个3是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一三得三)(2)﹑小燕子和妈妈飞过第二块实验田里,妈妈说小燕子你知道2行是多少朵向日葵花?你们能帮小燕子的忙吗?A、2行有多少朵向日葵花?(6朵)你是怎么知道的。师:1行开了3朵花,表示1个3:;那2行,表示几个3呢?B、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谁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二三得六)(3)﹑3行又有多少朵花呢?表示几个3?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1行3朵,3行就是3个3,3个3是9)那你们能列出乘法算式,并自己编一道乘法口诀?(3×3=9三三得九)(4)、谁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编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2、你们真的都是燕子的好朋友,小燕子让我转告你们说,它很感谢你们教会了它3的乘法口诀,你们谁能再读给小燕子听听?A:全班读一读B:谁能背给小燕子听听?指多名背一背(你背的流利,老师奖励你一朵红花)C:齐背。

  你们真是一群既聪明又可爱的小天使。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1-3的口诀吧。

  (三)自主学习例41)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板书:1×4=44×1=42×4=84×2=83×4=124×3=124×4=16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一得一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三、巩固练习1、看算式说口诀2、看口诀,说算式3、小动物们怎样过河4、看图写乘法算式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那么它们各有多少只呢?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这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还会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正确地、熟练地运用它们。五、作业把今天学习的口诀背给爸爸妈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1.要使3□15能被3整除,□里最小能填()

  A.9

  B.6

  C.0

  D.3

  2.一个长方体,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棱长总和是64分米,高是(

  )分米。

  A.2B.3C.4

  3.鸡兔同笼,上有21头,下有66足,有()只鸡.

  A.9

  B.48

  C.18

  4.785÷(3×3)=(),商“8”写在()位数上。

  A.个位数

  B.十位数

  C.百位数

  5.一个圆柱的展开图如下图(单位: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36πB.60π

  C.66π

  D.72π

  6.如果是10÷a假分数,9÷a是真分数,a是非0自然数,那么a是多少?(

  )

  A.9

  B.10

  C.11

  D.无法确定

  7.一根3米长的绳子被平均截成5段,一段长多少米?(

  )

  A.

  B.

  C.

  D.

  8.在100g盐水中含盐20g,盐和水的比是()。

  A.1:3

  B.1:4

  C.1:5

  D.1:6

  9.河宽4.3米,小袋鼠一步跳4.8米,小袋鼠一步跳能跳过去吗?()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10.观察下图,从(

  )看到的形状不同。

  A.正面B.左面C.上面二、填空题11.(______)分=2时40分=(______)时;7900mL=(______)L=(______)m3。12.二亿零九百万三千五百写作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13.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________.14.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上底AB=4厘米,下底CD=16厘米,高AD=12厘米,E是BC上的一点,三角形ADE的面积是43.2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ABE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5.15个小朋友中,至少有______个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16.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17.一项工程,甲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乙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那么,甲队完成任务的时间是乙队的120%.(_____)18.算出下面各个未知角的度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或“÷”.1,2÷0.5÷0.4=1.2________(0.5________0.4)

  

  20.如下图阴影部分占长方形面积的

  

  三、判断题

  21.“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张嘴,三只青蛙…那么青蛙的只数与腿的条数成正比例关系”()22.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____)23.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_________)24.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半圆都是轴对称图形。(______)25.自然数a的倒数是。(______)四、作图题26.按要求涂一涂.

  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的.

  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出红色.

  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红色的可能性最小.

  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红色和黄色的可能性相等五、解答题27.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24页,占全书的12%,第二天读了全书的37.5%,还剩多少页没有读?28.2019年2月1日开始,红红5天看了60页书,照这样计算,红红2月份一共可以看几页书?(用比例解决)29.甲、乙、丙、丁四人共植树60棵,甲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乙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丙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丁植了多少棵树?30.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________)元。(2)降价前土豆出售的价格是(_______)元/千克。31.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春节过后,亮亮把自己的15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为3.25%,到期后亮亮可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免征利息税)32.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一个圆锥形黄沙堆,底面周长为25.12m,高3m,每立方米黄沙重1.49t,这个黄沙堆共重多少吨?33.计算空心钢管的表面积(所有与空气接触的面)(单位:厘米)

  六、计算题34.求未知数X。

  (1)X―0.25X=1.5

  35.直接写出得数。

  4,57+6.43=

  332÷81≈

  4+1=53

  1÷20=321

  (2):=x:

  2÷2%-2=0.85+0.15×0=

  (0.3)2=

  化简比:0.25: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BCBCBAC二、填空题

  11.27.912.2亿

  0.0079

  13.10%14.6415.216.40立方厘米17.正确18.19.÷×

  20.14

  三、判断题21.√22.正确23.√24.×25.×四、作图题

  20立方厘米

  26.

  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的.

  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出红色.

  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红色的可能性最小.

  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红色和黄色的可能性相等五、解答题27.101页28.336页29.13棵30.231.1500+1500×3×3.25%

  32.14×(25.12÷3.14÷2)2×3××1.49

  33.12平方厘米六、计算题

  34.(1)X=2

  35.11;4;98;0.85

  17;7;0.09;2:51520

  (2)X=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A.平行四边形

  B.梯形

  C.长方形

  2.一个玩具车4元5角,一个玩具猴5元1角,价格贵的是(

  )

  A.玩具车

  B.玩具猴

  C.一样

  3.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米,那么比例尺是()

  A.1:20B.1:200C.1:2000

  4.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A.等腰梯形

  B.等边三角形

  C.圆

  D.正方形

  5.联欢会前,王老师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挂起来装饰教室,则第

  17个气球是()。

  A.红气球

  B.黄气球

  C.绿气球

  D.不能确定

  6.以下面图形右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圆锥。

  A.

  B.

  C.

  7.下面各数中最小的是()。

  A.0

  B.-5

  12

  8.如果把15.5%去掉百分号,这个数就(

  )

  C.-29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扩大10倍

  9.下列图形中,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的是(

  )。

  A.

  B.

  C.

  D.

  10.小明有a本书,比小红的2倍少b本,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小红的书的本数是()。

  A.2a+b

  B.(a-b)÷2

  C.(a+b)÷2

  二、填空题

  11.2016年1月3日中国新闻网消息:2015年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大约是六亿九千六百万平方米,画线

  部分的数写作________,这个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

  12.在和之间的分数有(_____)个。13.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O,E在∠AOD的内部,已知∠AOE=90°,∠BOD=40°,则∠COE的度数是(______)。

  14.一包饼干的标准质量是100克,包装袋上标明质量是(100±2)克,这包饼干的质量最重不超过____克,最轻不少于______克。15.下边的三角形按(______)∶(______)的比缩小,可以得到右边的三角形。缩小后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

  16.在一张校园平面图上,量得长方形操场长为9厘米,宽为6厘米,而操场的实际宽为36米,这张平

  面图的比例尺是_____,沿操场走一周,要走_____米。

  17.0.27m2=_____dm2

  7小时30分=_____小时.

  18.用1,4,5,6四个数,通过四则运算(允许用括号),组成一个算式,使算式的结果是24,那么这个算式是

  ________.

  19.用乘法算式表示4个9相加的和是________或________

  20.把一个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柱体铁块,这个圆柱体铁块的高约

  是(___________)cm。(得数保留整厘米。)

  三、判断题

  21.生产的90个零件中,有10个是废品,合格率是90%。(

  )

  22.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____)

  23.两个圆周长相等,直径也一定相等。(____)

  24.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_____)

  25.棱长为6cm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______)

  四、作图题

  26.图中正方形面积表示3公顷,请在图中表示出3公顷。4

  五、解答题27.如图,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两对平行于边的直线将这个平行四边分为九个小平行四边形,如果原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99,而中间那个小平行四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9,求四边形

  的面积.

  28.某旅游景点门票的原价是每张120元,国庆节期间打八折优惠,国庆节期间购买一张门票可以节省多少钱?29.看图列方程解决问题

  30.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0厘米,甲、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2厘米.如果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960千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31.新塘街道一家羽绒厂10月份生产羽绒被2400床,比上月增产二成,9月份该厂生产多少床羽绒被?32.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耐力训练,1.5小时行路4.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要行6千米,需要走多少小时?33.六、计算题34.巧解密码我能行。(1)=(2)x∶3.25=∶(3)6x÷40%=1835.用简便方法计算。

  (1)8+3+5+1138138

  (2)5+7+712912

  (3)3-7-2299

  (4)9+14+8+4179179

  (5)8+5-8979

  (6)6+5-6+771271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CBCBACC二、填空题11.712.无数13.130°14.9815.1616.1:60018017.7.518.4÷(1-5÷6)19.9×4=364×9=3620.3三、判断题21.×22.×23.√24.×25.×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59

  28.24元29.5元/千克30.1600千米31.2000床32.233.6六、计算题

  34.(1)2(2)0.52(3)1.215

  35.(1)11;(2)17;(3)1;(4)3;(5)5;(6)1

  2

  9

  2

  7

篇二: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

  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会编制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的基

  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2、3、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渗透

  (1)填空

  3+3=()×()4+4+4=()×()2+2=()×()

  (2)对口令

  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

  (3)口算

  2×5=5×5=5×1=3×5=5×4=

  2.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因此,本课设计中从复习乘法的意义和5的乘法口诀入手,为新知做好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铺垫,体会乘法口诀的价值,初步感受口诀的简洁美。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2的乘法口诀(1)课件出示一副乒乓球拍: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2个)有几个2相加?(1个2)(课件演示渐变成点子图)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2=22×1=2)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二得二)(2)出示两副乒乓球拍:两副乒乓球拍有多少个?(4个)几个2相加?(2个2)(渐变成点子图)2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2=4)你会编口诀吗?(板书:二二得四)(3)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读一读,背一背)2.3的乘法口诀(1)课件出示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2)出示两束气球:两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3)出示三束气球:三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4)小组合作列算式,编口诀。(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6)质疑:为什么“三三得九”这句乘法口诀只有一道乘法算式?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3.自主探究4的乘法口诀(1)交流:(课件出示汤圆图)说说盒子里的汤圆是怎样排列的?

  (2)填空:(3)独立列算式,编口诀。想一想:4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是怎么编的?(4)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4.总结1~5的乘法口诀(1)思考1×1等于多少?可以怎样编乘法口诀?(2)整理1~4的乘法口诀,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5.识记口诀,深化理解(1)自由背诵口诀。(2)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设计意图】探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是由“扶”到“放”的过程,先由教师指导学生编出2的乘法口诀,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的乘法口诀,而4的乘法口诀则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再汇报优化。最后引出1的一句乘法口诀,通过课件整理出1~4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深化理解1-4的乘法口诀,再此基础上背诵1~4的乘法口诀便水到渠成了。(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对口诀(1)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1题先师生对,再生生对。(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1题

  创设小动物跳的情境,边画边说口诀。2.用口诀(1)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先计算,再写出所运用的口诀。(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2题①用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②思考:哪些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呢?3.解决问题(1)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5题。学生独立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活动性、层次性,通过学生喜欢的对口诀游戏,进一步熟记1~4的乘法口诀,在层层深入的练习中,灵活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既巩固新知,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全班齐背1~5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再全班齐背口诀,感受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篇三: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2、3、4的乘法口诀课题: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1、在教师帮助下,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3、4的乘法口诀。2、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学了5的乘法口诀大家有什么感想呢?二、探究新知。1、学习2的乘法口诀。师:看到图,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两副乒乓球拍的图片)生:发现一副乒乓球拍有两只。师:一副乒乓球拍有两只,有1个2,怎样来列出乘法算式?生:1×2=22×1=2板书:1×2=22×1=2师: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生: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学生汇报,一二得二。教师板书。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师:有1个2,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生齐读,再单独读。)师:那两副呢?是几个几?生:2个2。生: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小组互相说一说,试着小组内编出乘法口诀。(学生活动)生汇报,师板书。板书;2×2=4二二得四。师: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汇报,师归纳:所以是2乘2,二二得四。2、教学3的乘法口诀。师:出示气球图。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气球是怎样摆的?谁来说一说。说说你的想法。生:有3束,每行有3个。师:一束有3个,就是几个3呢?生:有1个3。师:1个3,你会列乘法算式吗?会编口诀吗?(学生小组活动)生:1×3=3和3×1=3口诀是:一三得三。(同时教师板书)师:两束呢?有几个3,你会列乘法算式吗?会编口诀吗?(学生同桌活动)生:2×3=6和3×2=6口诀是:二三得六。(同时教师板书)学生读一读。师:有3束呢?有几个3,乘法算式呢?怎样写口诀。(学生独立完成)生:3×3=9,三三得九。(同时教师板书)师: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呀?2的呢?大家读一读。3、4的口诀让学生自己编写,并汇报总结。三、方法应用。1、齐读口诀,试着背给同桌听听。2、对口令游戏。3、巩固练习。四、学以致用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同桌之间先互说说,再指名说。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六、布置作业。背诵2、3、5的乘法口诀

篇四: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封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优质教案

  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XX学校

  《234的乘法口诀》小学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重难点】:1、是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教学准备】:小棒16根【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1、开火车,对口令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二、自主探究2、3、4、的乘法口诀1、教学例2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副球拍有2个球拍,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l=21×2=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并板书:“一二得二”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副球拍,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2、教学例3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束有多少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板书:一三得三。如果有2束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束呢?引导学生对2和3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纳出口诀:“三三得九”。[设计意图]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教学例4。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板书:1×4=44×1=42×4=84×2=83×4=124×3=124×4=16

  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乘程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1.做教科书第54页、5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2.做练习六第1题。3.、背一背二三()五五()四五()二四()三三()二二()三四()三五()二五()四四()一一()一四()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如果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熟练,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四、小结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篇五: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234的乘法口诀教案人教版

  2.口算。2×5=3×5=5×5=5×2=1×5=4×5=5×4=5×3=3.看图填空。☆☆☆☆☆☆()个()是()。()×()□□□□□□□□□()个()是()。()×()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出示课题)【进行新课】知识点2、3的乘法口诀1.学习例2。师:运动会上,我们班的同学都积极参加了各项运动,其中报名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人,那我们需要准备几个球拍,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例2,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2副球拍,每副球拍有2个)提问:一副球拍有2个拍子,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小结:1×2=2口诀:一二得二提问:两副球拍有几个拍子呢?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

  小结:2×2=4口诀:二二得四。齐读2的乘法口诀,记忆口诀。2.学习例3。师: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3把气球,每把有3个)提问:一把气球有3个,表示几个3?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怎样编口诀?汇报交流、总结。1×3=3口诀:一三得三提问:两把气球有几个呢?3把呢?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2×3=6口诀:二三得六3×3=9口诀:三三得九数一数: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自己小声读一读。齐读3的乘法口诀,记忆口诀。【课堂作业】1.把口诀补充完整。二三()一三()一二()三三()二二()一五()2.算一算,填一填。2×3=1×3=3×2=3×1=

  口诀:口诀:1×2=3×3=2×1=口诀:口诀:3.看图填等式。□○□=□(只)□○□=□(元)答案:1.二三得六一三得三一二得二三三得九二二得四一五得五2.二三得六一三得三一二得二三三得九3.2×3=62×2=4【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小结:教师着重检查学生的2、3的乘法口诀的熟记情况。【课后作业】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3×1=33×2=62、3的乘法口诀涉及的连加求和简单,学生又有学过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实物图列出乘法算式再自编乘法口诀。教师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很浓。“小九九”的由来现在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原则上需要无限大的乘法表,因此不可能有九九表。例如希腊乘法表列出7×8,70×8,700×8,7000×8……。相比之下,由于九九表基于十进位制,7×8=56,70×8=560,700×8=5600,7000×8=56000,只需7×8=56一项代表。古埃及没有乘法表。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是通过累次叠加法来计算乘积的。例如计算:5×13,先将13+13得26,再叠加26+26=52,然后再加上13得65。巴比伦算术有进位制,比希腊等几

  个国家有很大的进步。不过巴比伦算术采用60进位制,原则上一个“59×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项;由于“59×59”乘法表太庞大,巴比伦人从来不用类似于九九表的“乘法表”。考古学家也从来没有发现类似于九九表的“59×59”乘法表。不过,考古学家发现巴比伦人用独特的1×1=1,2×2=4,3×3=9……7×7=49,……9×9=81……16×16=256……59×59=3481的“平方表”。要计算两个数,a,b的乘积,巴比伦人则依靠他们最擅长的代数学,a×b=[(a+b)×(a+b)-a×a-b×b]/2。例如7×9=[(7+9)×(7+9)-7×7-9×9]/2=(256-49-81)/2=126/2=63。古玛雅人用20进位制,跟现代世界通用的十进位制最接近。一个19×19乘法表有190项,比九九表的45项虽然大三倍多,但比巴比伦方法还是简便得多。可是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玛雅乘法表。用乘法表进行乘法运算,并非进位制的必然结果。巴比伦有进位制,但它们并没有发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发明用平方表法计算乘积。玛雅人的数学是西半球古文明中最先进的,用20进位制,但也没有发明乘法表。可见从进位制到乘法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篇六: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过程与方法: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他要和咱们交朋友,可是它在森林里迷路了,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帮助它呢?二、探究新知、第一站:魔法餐厅

  小熊走了很长的路,饿的不行了,看到食物高兴极了,一盘蛋糕有两块(出示教具),它把一盘中的两块蛋糕吃进了肚子。那么这两块蛋糕表示几个几呢?

  生:回答(表示2个1表示1个2)

  师:那么咱们能不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呢?昨天我们学习了5的

  乘法口决,大家还记得吗?那我们来一起背诵一遍。

  生:背诵5的乘法口诀

  背诵5的乘法口诀,目的是为下面的2和3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师:我们5的乘法口诀学习的很扎实,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2和

  3的乘法口诀(板书)

  【设计意图:首先先初步渗透学生说出两块蛋糕怎么表示?在用

  加法算式说一说表示他们的方法。然后教师回到昨天我们学习的5的

  乘法口诀,让学生背诵进行回忆。引出今天的课题。】

  刚才我们列出了加法算式,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一个乘法算式

  呢?

  生:1×2=2

  2×1=2

  再根据同学列出的加法算式编出一句乘法口决

  通过刚才学生背诵的5的乘法口诀,再说出2的乘法口诀,就显

  得很轻松了。

  引导学生说出一二得二。

  师:板书

  1×2=2(一二得二)

  2×1=2

  不错,那么小熊刚刚吃下一盘蛋糕,又想再吃一盘。(教师出示

  教具)

  展示课件

  现在小熊吃了两盘,每盘有2块,那么它吃了几块呢?生:吃了四块师:一盘表示一个2,二盘表示几个几呢?生:表示2个2师:那么2个2表示列出一个加法算式,怎么列?生:2+2=4师: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呢?生:2×2=4说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列出的加法算式引出乘法算式,再加上对5乘法口诀的回忆,就会比较轻松的说出算式,同时编出相应的口诀。再引出2个2的表示,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说出口诀。】3、课堂练习小熊吃了那么多蛋糕,同学们也帮它解决了问题,刚刚想走,有三道魔法门挡住了它。回答正确门上的问题,门会自动打开!第一道门:(课件出示:两幅乒乓球拍两幅图显示)

  ()×()=()口诀:-------------------第二道门:1×2=2读作:----------------

  口诀:----------------第三道门:2+2=4写成乘法算式是:----------------------

  它表示()个()相加。【设计意图:通过刚刚学习的2的乘法口诀,做出相应的习题。

  巩固与加强学生2的乘法口诀。为下一步学习3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4、自主学习师:小熊顺利地通过三道门,它来到了“奇妙水果屋”,看到好

  多水果,心里美极了!小熊一抬头看见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三个大苹果!(出示教具)它拿起来就想吃。那么同学们,谁知道一盘有3个苹果,怎么表示?列出加法算式是什么?列出乘法算式是什么?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呢?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小组相互讨论,讨论好了,再举手告诉老师。

  小组讨论:生:一起交流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那么两盘是几个苹果呢?三盘呢?同时说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自己根据前面学习的2的乘法口诀说出3的乘法口诀。生:说出结果板书结果【设计意图:在学习2的乘法口诀上,教师又让自学3的乘法口诀,在这一点上进行了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三、巩固测评。1.记忆口诀,对口诀。2.看图列算式说口诀。3.口诀算式连一连。4.熟记1—5的乘法口诀。5.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四、全课小结。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1×2=2一二得二2×1=21×3=3一三得三3×1=31×4=4一四得四4×1=4

  2×2=4二二得四2×3=6二三得六3×2=62×4=8二四得八4×2=8

  3×3=9三三得九3×4=12三四十二4×3=12

  4×4=16四四十六

篇七: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教材用通过小熊串红果准备请客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

  过程,为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做好准备,然后通过“填一填”的活动,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编制口诀的经验,编出4的乘法口诀,最后安排了“说一说”、“练一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

  二、学情简析:学生通过2、3、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有编制口诀的经验,因此自己编制出4的乘法口诀应该不是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形成过程,发扬教学民族,让学生体验成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三、目标预设:1、知道4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较熟练记住4的乘法口诀。2、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3、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重点:知道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五、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帖图2.学生准备:小棒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小熊快过生日了,他请了许多小伙伴到他家里做客,看,他正在为客人准备好吃的红果串了。(二)、探索口诀,解决问题。1、数一数看图说一说:每串有几个红果?小熊串了几串呢?

  第2页

  同桌两人数一数,思考回答:每串有4个红果,小熊已经穿了9串了….

  2、填一填:

  (1)将数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2)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方法多样化:4个4个的数。

  先用口诀算出2、3、5串有多少个,再用加、减法来算出其它的个数。

  用乘法算式。(板书算式)

  (3)自主研究,尝试编制4的乘法口诀(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交流)。

  根据乘法算式,和以前的经验,自己编制4的乘法口诀。

  (4)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时的引导。

  3、说一说

  (1)汇报学习过程,说说是怎样推导4的乘法口诀?

  (2)说说4的乘法口诀有和特点?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3)说说你认为4的乘法口诀哪几句难记?你是怎么记的?

  (4)活动:小组合作边摆4边形边记口诀。

  (三)、练习巩固

  1、请打开书20页动手快速完成.(板书如下)

  1×4=

  一四得四

  2×4=

  二四得八

  3×4=

  三四十二

  4×4=

  四四十六

  4×5=

  四五二十

  4×6=

  四六二十四

  4×7=

  四七二十八

  4×8=

  四八三十二

  4×9=

  四九三十六

  2、连一连。

  出示书P21.1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弄清题意,然后连一连,再说

  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3、算一算

  第3页

  出示书P21.2,独立计算,记时,竞赛。集体讲评。

  4、看图写算式

  出示书P21.3方格图,先数一数,再根据数的情况列出算式,并结合图说

  出算式的含义。

  参考:一个大方形里面有4个小的正方形,4个大蓝正方形里面有几个小的

  蓝正方形?

  4X4=16(个)

  一个大方形里面有4个小的正方形,5个大黄正方形里面有几个小的黄正方

  形?

  4X5=20(个)或5X4=20(个)

  (四)、拓展性学习

  1、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在小组内开展竞赛进行游戏。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2、一块正方形地块,每边各种有7棵树,4个角上都有1棵树,这块地4

  边共种了几棵树?

  4X8=32(棵)或8X4=32(棵)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六)、板书设计

  4的乘法口诀

  1个4

  1×4=4

  一四得四

  2个4

  2×4=8

  二四得八

  3个4

  4×3=12

  三四得十二

  4个4

  4×4=16

  四四得十六

  5个4

  4×5=20

  四五二十

  6个4

  4×6=24

  四六二十四

  7个4

  4×7=28

  四七二十八

  8个4

  4×8=32

  四八三十二

  9个4

  4×9=36

  四九三十六

  第4页

篇八: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教材用通过小熊串红果准备请客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

  程,为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做好准备,然后通过“填一填”的活动,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编制口诀的经验,编出4的乘法口诀,最后安排了“说一说”、“练一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

  二、学情简析:学生通过2、3、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有编制口诀的经验,因此自己编制出4的乘法口诀应该不是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形成过程,发扬教学民族,让学生体验成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三、目标预设:1、知道4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较熟练记住4的乘法口诀。2、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3、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重点:知道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五、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帖图

  第1页/共5页

  2.学生准备:小棒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小熊快过生日了,他请了许多小伙伴到他家里做客,看,他正在为客人准备好吃的红果串了。(二)、探索口诀,解决问题。1、数一数看图说一说:每串有几个红果?小熊串了几串呢?同桌两人数一数,思考回答:每串有4个红果,小熊已经穿了9串了….2、填一填:(1)将数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2)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方法多样化:4个4个的数。先用口诀算出2、3、5串有多少个,再用加、减法来算出其它的个数。用乘法算式。(板书算式)(3)自主研究,尝试编制4的乘法口诀(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交流)。根据乘法算式,和以前的经验,自己编制4的乘法口诀。(4)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时的引导。3、说一说(1)汇报学习过程,说说是怎样推导4的乘法口诀?(2)说说4的乘法口诀有和特点?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第2页/共5页

  (3)说说你认为4的乘法口诀哪几句难记?你是怎么记的?

  (4)活动:小组合作边摆4边形边记口诀。

  (三)、练习巩固

  1、请打开书20页动手快速完成.(板书如下)

  1×4=

  一四得四

  2×4=

  二四得八

  3×4=

  三四十二

  4×4=

  四四十六

  4×5=

  四五二十

  4×6=

  四六二十四

  4×7=

  四七二十八

  4×8=

  四八三十二

  4×9=

  四九三十六

  2、连一连。

  出示书P21.1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弄清题意,然后连一连,再说说

  自己是怎么想的,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3、算一算

  出示书P21.2,独立计算,记时,竞赛。集体讲评。

  4、看图写算式

  出示书P21.3方格图,先数一数,再根据数的情况列出算式,并结合图说出

  算式的含义。

  第3页/共5页

  参考:一个大方形里面有4个小的正方形,4个大蓝正方形里面有几个小的

  蓝正方形?

  4X4=16(个)

  一个大方形里面有4个小的正方形,5个大黄正方形里面有几个小的黄正方

  形?

  4X5=20(个)或5X4=20(个)

  (四)、拓展性学习

  1、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在小组内开展竞赛进行游戏。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2、一块正方形地块,每边各种有7棵树,4个角上都有1棵树,这块地4

  边共种了几棵树?

  4X8=32(棵)或8X4=32(棵)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六)、板书设计

  4的乘法口诀

  1个41×4=4

  一四得四

  2个42×4=8

  二四得八

  3个44×3=12三四得十二

  第4页/共5页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4个44×4=16四四得十六

  5个44×5=20四五二十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6个44×6=24四六二十四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7个44×7=28四七二十八

  8个44×8=32四八三十二9个44×9=36四九三十六

  第5页/共5页

篇九: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四章表内乘法(一)第2节2.3.4.的乘法口诀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4、55页,例2.3.4、第54页“做一做”,第55页“做一做”,,练习十一相关练习。。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2.2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3.1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3.2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3考点分析: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4教学目标依据

  4.1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

  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4.2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会编制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3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教学乘法口诀,要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在一年级初步建立数的概念的基础上,以学生对于数的理解能

  力初步形成为契机,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

  5专家建议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以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试编2.3.4的乘法口诀的活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3)在教学中以实物演示、游戏参与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的方法,并使能力得到培养。

  6教学方法

  情景参与——游戏模拟——知识提炼——游戏强化

  7教学用具

  课件、卡片

  8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1、师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师:同学们,今天何老师一起练习对口令的游戏,好吗?看看同学们谁反应最快,谁是最聪明?学生踊跃参加,师上一句生下一句,练习后学生和学生之间练习。2、提示课题。

  二、探究2、3、4、的乘法口诀1、教学例2(1)情景获真知。

  课件出示图,看到了什么?

  师: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球拍?根据学生回答师:我能能否说一个2就得2呢?你能编制一个乘法口诀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好,汇报你的讨论结果,得到:“一二得二”。生思考问题后,全体学生齐读“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引导学生观察口诀,想想:“一二得二”可以写出几个乘法算式,是那几个?师:你能根据这一个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l=21×2=2。”指名个别学生读乘法算式,在读中牢记“一二得二”口诀可以写出的乘法算式有哪个。接着教师又出示两副乒乓球拍,问:“这是几个2呢?2、教学例33个同学拿()个气球。3.课件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1个同学拿几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呢?引导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得出:1个3是多少?2个3是多少?3个3是多少?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

  板书:一三得三。4.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过程的出3的乘法口诀,锻炼学生自己分析总结的能力。5.巩固练习。教科书54页“做一做”。师:同学们,看今天的酸奶整的好新鲜啊!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品尝一下,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引导足额生自主思维,在思维过程中找到好的解决办法。6.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教师适时板书)师:由于前面学习了2.3的乘法口诀,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按照图编写4的乘法口诀,看谁思维敏捷,编写的好又快。

  学生看图编写,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编写后,汇报。师:同学们编写的很好,很准确,现在想想:“一四得四”这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

  (“一四得四”表示1个4是4)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2个4相加是8,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4=8或4×2=8)

  板书:2×4=8

  4×2=8

  那谁愿意注意勇敢地孩子?根据这两道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并响亮地告

  诉同学们,你编的乘法口诀是什么。(二四得八)

  提问个别学生。

  板书:二四得八

  太棒了,你会的的真好,响亮正确,老师为你高兴。加油!

  师提问:“二四得八”这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

  (“二四得八”表示2个4相加是8)

  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根据刚才的回答完成下面两据口诀:

  7.巩固练习:教科书55页“做一做”。8.最后得出2.3.4的乘法口诀:

  1×4=4一四得四4×1=4

篇十: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学生已经学过235的乘法口诀有编口诀的初步经验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独立编口诀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编出其余的各句口诀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由加到乘的概括过程从而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的意义

  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优秀教案

  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优秀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例2、例3、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2、3、4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2、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编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学生记忆4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二五()一五()四五()三五()五五()【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5的乘法口诀,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为下面的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做铺垫。】二、探究新知:1、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5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学习2—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2、3、4的乘法口诀。2、学习2的乘法口诀。(1)出示情景图:(2)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引导学生探索:一棵幼苗上长出几片子叶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为什么?(4)板书:1个21×2=2×1=

  (5)引导学生编口诀(6)求:两棵幼苗上长出几片子叶呢?(7)小结: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记?【设计意图:创设向日葵的情景图,借助“一棵幼苗上张开两片子叶”引出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编2的乘法口诀,不但增强了对乘法口诀的意义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课外知识。】3、学习3的乘法口诀。(1)让学生仔细观察图。A:提出:每行种几棵向日葵?1个3,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板书:1×3=33×1=3B:引导学生编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C:师引导:两行向日葵有几个几?3行呢?板书:2个33个3D:小组讨论:怎样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E:根据学生的'汇板书:2×3=63×2=6二三得六。3×3=9三三得九F:小结:3的乘法口诀的特征。【设计意图:2、3的乘法口诀是继5的乘法口诀学习的,采用引导、交流等手段让学生自己探索,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观察由“向日葵发芽”到向日葵“长高啦”的过程中学习2、3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趣。】4、学习4的乘法口诀。(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拿出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2)讨论:摆一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3)引导学生在本子上写乘法算式、编口诀。(4)汇报:板书:1×4=42×4=84×3=124×1=44×2=83×4=12

  4×4=16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5)当中间有一句口诀忘记了,怎么办?(6)引导学生记忆口诀。(7)引导学生思考:在4的乘法口诀中,上下相邻两句乘法口诀相差多少?3的乘法口诀中,上下相邻两句乘法口诀相差多少?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它们两句相差多少?打开书本第55页,把例4的乘法口诀填写完整。【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2、3、5的乘法口诀,有编口诀的初

  步经验,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独立编口诀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编出其余的各句口诀,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由加到乘的概括过程,从而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的意义。有助于学生记忆口诀,将有效地突破4的乘法口诀这个教学难点。】

  5、学习第55页想一想:拿出1根小棒,这是几个1?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1×1=1谁能编出乘法口诀?【设计意图:前面已经学习了2、3、4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联系“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乘1得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三、巩固新知1、熟熟读乘法口诀。2、对口令:书本第55页“做一做”3、书本第57页第1题4、书本第57页第2题5、学生展示书本第57页第3题【设计意图:设计老师与学生对口令,意在用对口令游戏使学生熟悉1、2、3、4的每一句乘法口诀,尽量多给学生参与练习的机会;

  第3题和第4题是:用青蛙、小兔、袋鼠跳远的形式以及帮助小动物过河的游戏性练习,让学生练习巩固3、4、5的乘法口诀,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写出1、2、3、4的乘法口诀。【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优秀教案】

篇十一: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人教版

P>  良上乡小学优质课教案

  课题:《2、3、4的乘法口诀》

  执教人:万先祥年级:二年级科目:数学时间:2010-10-22地点:良上小学

  《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书本第54、55页的例2~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1是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学生背5的乘法口诀。

  2、师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3、提示课题。

  二、探究2、3、4、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图,解说是什么树

  师:1棵椰子树上有几个椰子?根据学生回答

  师:我能能否说一个2就得2呢?你能编制一个乘法口诀吗?并板书:“一

  二得二”

  师:你能根据这一个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2×l=21×2=2。

  接着教师又出示2棵椰子树,问:“这是几个2呢?

  2、教学例3

  3根树枝上长()片叶子。

  课件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1根树枝上长几片叶子?可

  以说成几个3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

  板书:一三得三。

  3、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5、组织学生背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l.课件出示做教科书第一2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指导学生游戏。2.小动物找新家,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四、小结:五、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2、3、4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1×1=11×2=22×2=41×3=32×3=63×3=91×4=42×4=83×4=124×4=16

  2、3、4的乘法口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2×1=2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3×1=3

  二三得六

  3×2=6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4×1=4

  二四得八

  4×2=8

  三四十二

  4×3=12

  四四十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