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言行手抄报3篇
规范网络言行手抄报3篇规范网络言行手抄报 文明上网手抄报的内容 文明上网手抄报的内容导语: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 连忘返,从不审视、疑心它的构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范网络言行手抄报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规范网络言行手抄报
文明上网手抄报的内容
文明上网手抄报的内容导语: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
连忘返,从不审视、疑心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成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下面由出的文明上网手抄报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学习中需要的资料,同时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并参与讨论各种社会热点,关注世界,关注社会。
(2)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度,如果对网络过于沉迷,就会影响学业,甚至玩物丧志,沉迷游戏等各种虚拟世界,无法自拔。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
(3)学习和网络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调节。(4)目前最主要的“学习气氛破坏者”之一就是电脑、网络。有人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了学业,有人因为身边人的沉迷而受了影响!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老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平安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
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到达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盗窃、诈骗等。这些犯
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
(1)沉迷网络一般有两种,一是沉迷于网络聊天,一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管是哪种类型,或者两个都有,原因一般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顺利,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心理上的阴影的,想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宣泄感情。
(2)对网络的迷恋会让一个人与现实生活脱节甚至相脱离,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中学时代正是培养能力的时候,更不能过分迷恋网络,不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要尽力摆脱网络的诱惑,过正常、健康、实际的生活。
篇二:规范网络言行手抄报
文明上网常识-手抄报内容
一、青少年文明上网常识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二、网络安全与中学生养成教育
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利用不同的渠道尽可能快地获取信息;于是,网络开始融入人们生活,并且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现在,网络不但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成为人们交流感情,学习知识,娱乐消遣的新的形式;但是世上自从有了光明,就有了黑暗;有了高尚,就有了邪恶;有了拯救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就有了妖言惑众的潘多拉;网络也一样,在人们能自由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各种暴力,色情等非法内容;于是乎,一些青少年开始上瘾,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各类网吧中游移穿梭;又于是乎,各种问题相继出现;下面先让我们来看几个实例:
1、网吧火灾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网吧案例;2、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3、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吸烟4、模拟网络行为;网络与学生的性格1迷恋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容易孤独和抑郁;2网络游戏使得青少年过早地成人化;3网络游戏使青年荒废学业,坐享其成;4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自我控制力差;5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损害身体健康;6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欺骗、谎言;网络与学生的心理1沉迷网络一般有两种,一是沉迷于网络聊天,一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管是哪种类型,或者两个都有,原因一般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顺利,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心理上的阴影的,想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宣泄感情;2对网络的迷恋会让一个人与现实生活脱节甚至相脱离,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中学时代正是培养能力的时候,更不能过分迷恋网络,不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要尽力摆脱网络的诱惑,过正常、健康、实际的生活;网络与学生的生活
1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学习中需要的资料,同时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并参与讨论各种社会热点,关注世界,关注社会;
2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度,如果对网络过于沉迷,就会影响学业,甚至玩物丧志,沉迷游戏等各种虚拟世界,无法自拔;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
3学习和网络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调节;4目前最主要的“学习氛围破坏者”之一就是电脑、网络;有人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了学业,有人因为身边人的沉迷而受了影响中学生该不该上网——讨论
主持人:网络到底给中学生带来了些什么为什么有许多中学生因之而走向堕落、走向毁灭由此引发对网络本质的讨论;讨论结果集中为:
1、网络本善良,架沟通桥梁;2、虚拟的世界,你仍是现实;3、获益或受害,全赖你把握;4、网络诱惑多,你已无时间;5、游戏使你醉,但不再沉迷;6、网吧环境堪忧,你我洁身自好;7、升入高等学府,研究网络奥秘;总结:有人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上网,因为网络是天堂;也有人说,如果你狠一个人就让他去上网,因为网络是地狱;作为老师,我们想让网络成为学生的天堂,上课时能够多使用现代化教育设施,使你们从视觉、听觉、感觉都喜欢上课学习;作为老师,我们不想让网络成为学生的地狱,那样将是我们的最大的悲哀,也是你们终身的遗憾,“一失足成千古狠”;三、网络的正面影响: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四、网络的负面影响: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四、上网青年的各种“症状”教学方法:提问学生,特别是一些沉迷于网络的一些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想法;然后总结;
第一,认知上的“快餐——硬结”症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第二,情感上的“狂泻——冷漠”症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互联网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锁;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胀”症一部分人在极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胀表现所震惊: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损害别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侵入别人系统等过激行为,以至酿发可怕的阻塞网络交通的网络地震;
篇三:规范网络言行手抄报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手抄报
为切实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规范网络文明行为,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营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校园,保障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在网络安全校园日到来之日,三兴学校以主题班会、手抄报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9月14日下午班会课上,各班班主任按照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通过课件讲解、视频观看、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标语学习、安全知识竞赛、互动交流、辩论等多种形式,探讨分析了网络的利与弊、沉溺网络游戏的危害、以及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的重要性。此外,班主任们还对正确上网的方法以及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的规则进行指导,告诫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警惕网络沉迷,自觉抵制不良网站,自觉规范网络言行,不利用网络传播不良信息,提高网上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使网络真正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有益工具。
另外,学校德育处组织开展了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各班学生踊跃参与,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学习的成果,同时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不注重网络安全的危害。
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