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5年05月17日 16:02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燕园树寻(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2-12-04 21: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园树寻(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燕园树寻(完整文档)

燕园树寻3篇

【篇一】燕园树寻

春归燕园阅读答案

【篇一:《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每册作家篇目】

共三十三册每册作家作品名称如下:

1《为了忘却的纪念》 鲁 迅 《中秋的月亮》 周作人 《天涯处处皆芳草》 曹靖华 2《信心与反省》 胡 适 《雨》 刘半农 《梦与现实》 郭沫若

3《说中年》 陈衡哲 《春的林野》 许地山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 4《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 《敦煌游记》 张恨水 《哀思》 陈西滢 5《白杨礼赞》 茅 盾 《水样的春愁》 郁达夫 《芦沟晓月》 王统照

6《鬼的世界》 许钦文 《印度洋上的秋思》 徐志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丰子恺 7《春的警钟》 庐 隐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海燕》 郑振铎

8《春风》 老 舍 《世纪末的悲哀》 瞿秋白 《樱花赞》 冰 心

9《野草》 夏 衍 《赋得春早》 俞平伯 《死人复活的时候》 胡 风 10《谈话的艺术》 梁实秋 《西山的月》 沈从文 《西湖的雪景》 钟敬文 11《寻梦》 巴 金 《彭德怀速写》 丁 玲 《又是一年春草绿》 梁遇春 12《雨的滋味》 施蛰存 《毛主席向着黄河笑》 臧克家 《花潮》 李广田 13《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春雨》 缪崇群 《爱晚亭》 谢冰莹 14《龙年谈龙》 柯 灵 《鉴湖魂》 罗

大冈 《难老泉》 吴伯箫

15《晨光》 张中行 《蝉的歌》 艾 青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 16《终身大事》 萧 乾 《春归燕园》 季羡林 《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 红 17《读书若乐》 杨 绛 《可贵的山茶花》 邓 拓 《秋海棠》 何其芳 18《文化问题断想》 金克木 《夜的进行曲》 叶 紫 《梦之歌》 陈荒煤 19《书的梦》 孙 犁 《故乡的雨》 唐 《茶花赋》 杨 朔

20《天安门之夜》 叶君健 《花与鸟》 贾植芳 《浮云》 严文井 21《富春江畔》 碧 野 《巍巍太行山》 刘白羽 《红叶》 苏 青 22《雾里峨嵋》 吴祖光 《秋天里的春天》 陈 原 《雾失楼台》 黄秋耘 23 《夜宿泉州》 郭 风 《书的故事》 黄 裳 《冬青树》 林海音 24《海滩拾贝》 秦 牧 《温馨何处》 吴冠中 《路标》 魏 巍

25《葡萄月令》 汪曾祺 《月夜寒箫》 穆 青 《临江楼记》 何 为

26《三峡赋》 峻 青 《赋得三十五年早春》 吴小如 《十月长安街》 袁 鹰 27《故我依然》 黄宗英 《重阳成都行》 文洁若 《霞落燕园》 宗 璞 28 《逍遥游》 余光中 《闲话鼻烟壶》 邓友梅 《岳阳楼远眺》 林 非 29《寻瀑》 从维熙 《大峡谷去来》 邵燕祥 《天涯海角》 王 蒙 30《乡魂》 冯骥才 《往事如烟》 三 毛 《煌煌上庠》 卞毓方

31 《夜雨诗意》 余秋雨 《领略巫山》 周 涛 《细雨梦回》 肖复兴 32《冰山之父》 张承志 《春秋赋》 赵金光 《踏雪寻梅》 张抗抗

33 《诗魂》 赵丽宏 《黄陵柏》 贾平凹 《清欢》 林清玄 《塞上五记》 王安忆

【篇二】燕园树寻

燕园之父
作者:杨东晓
来源:《视野》2009年第03期

        那位瘦高的西方男人,经常骑着毛驴在北京城里城外转悠,有时他的坐骑会变成一辆奇怪的两轮车。1919年,中国骑自行车的人还很少,只有紫禁城里十多岁的皇上和他的兄弟,以及城外的少许几个洋人。

        美国长老会派这位名叫John Leighton Stuart的牧师到北京来,是希望通过这位“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和“美联社驻南京特约记者”的努力,使一所几家合办的教会大学“Peking University”,发挥出其在华应有的作用。

        

        同时代的两个“北京大学”

        

        几乎没什么人支持司徒雷登到北京接手这个烂摊子,朋友中只有后来创办了《时代》周刊的亨利·卢斯博士支持他北上履新,不过卢斯提醒说:上任前先了解一下财政状况。

        燕京大学著名校友冰心的老师包贵思女士1936年写《司徒雷登博士传略》时,提到了当时的财政问题:“那时的燕大是一无可取。我们很局促地住在城内,没有教员也没有设备,学生不到百人,教员中只有两位中国人。许多西方教员,不合于大学教授的条件。”更要命的是“常年经费有一半是落空的”。驱使司徒雷登成行的,是他多年来想在中国办一所好大学的愿望。初到盔甲厂校址(今北京火车站附近)时,这位失望的校长只看到五间课室、三排宿舍、一间厨房、一间浴室、一间图书室、一间教员办公室、网球场和篮球场,德国人建的一座两层厂房被改作课堂和实验室,还有一个很大的名字“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

        此时,蔡元培在北京皇城根附近办的另一所“北京大学”已享誉中外,并对两所学校用着同一英文名字提出了质疑。这一年,蔡校长的学生掀起了“五四运动”并在6月初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司徒雷登为这所各持一词、中学水准合并起来的大学取名“燕京大学”。学校如果建在崇文门附近,已经没有持续发展的空间,以驴代步的形象就成了司徒雷登到处找地皮时期的一个剪影。北京城内遍寻不到一块能够拓展的地方,倒是在清华大学堂访友时,发现了对面的勺园。勺园坐落在通往颐和园的干线上,离城五公里,由于通向皇家苑囿的缘故,这里还具公路便利。触动这位中国通心灵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此地离西山不远,山上那些极尽中国古建精髓的庙堂,正是他心仪的地方。司徒雷登决心与清华大学堂比邻而居,这一决定使得海淀西北角这几块相连成片的皇家废园,成为日后几十年里中国学生、学者最向往的地方。

【篇三】燕园树寻

江苏常熟燕园

作者机构:无

来源: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ISSN:1003-9082

年:2008

卷:000

期:003

页码:103

页数:1

中图分类:K928.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江苏;常熟;光绪年间;教育家;江南;燕园

摘要:燕园位于江苏省常熟城内辛峰巷,为江南名园之一。初名为“蒋园”,始建于清台湾知府蒋元枢。清末光绪年间,园归教育家张鸿(隐南)所有。园内有“五芝堂”、“赏诗阁”、“三婵娟室”、“天际归舟”、“童初仙馆”、“诗境”、“燕谷”、“引胜岩”、“过云桥”、“绿转廊”、“伫秋”、“冬荣老屋”、“竹里行厨”、“梦青莲花庵”、“一希阁”,“十楼”,称为十六景。诸景中尤以“燕谷”假山为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