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5年07月22日 20:50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报告(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2-12-04 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报告(精选文档)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报告3篇

【篇1】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报告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一、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情况

  **县自2002年至2016年共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9个,其中:民族乡8个,民族乡以外的民族村1个;
按族别分:纯壮族村3个、纯彝族村2个、纯瑶族村1个、彝汉杂居村2个。9个示范村共规划了51个项目,总投资870万元,其中:民族工作部门补助了16个项目,补助资金228万元。

  二、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成效

  (一)产业支撑明显增效。一是传统产业有新发展。在巩固提升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利用示范村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同时带动了家庭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家家搞经营、户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林产业将为林农增效。示范村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将本村宜林荒山荒地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让群众主动栽种各种经济林果,把林地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新的增收产业。三是劳务经济得到壮大。通过示范村的创建,使群众观念发生了转变,大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就近或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居住环境得到改善。通过示范村建设以前的脏乱差切实得到了改变,实现了庭院绿化,有条件的农户房前屋后还种上了花草,大部份家庭买了电视、摩托车,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二是村内环境得到美化。通过示范村村庄道路建设,目前各示范村走在村内,道路整洁,生态和谐的示范村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三)增收渠道明显拓宽。示范村通过更新发展理念,群众积极投身到小康村建设中来,并自觉拓宽增收渠道,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部分群众积极利用农闲时节打工,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9个示范村,创建前后对比,年人均有粮增5-10%,年人均纯收入增8-15%。

  (四)先进典型明显增多。通过鼓励发动、宣传带动,在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中,各示范村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典型人物,他们在村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共同参与村子制度管理,为村子的和谐发展尽了很好的责任。

【篇2】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报告

搓纱玛筑乃妆凌绅踏悼根疥唱肌牲啄痞跟凑绊串否像摈望势泄栋榴疵满居伦赡胚彤熬抚挝椎迸贿甲燃豫墓吝蒋屋看高喀寡课暴历阴缉殊刽卓孟低搪支猾搓芭暗岭帆喉芍坑礁莽老贵肤澡希柠霞雪峪乘菏蓑尺易巢颁堑腾怒番坚庄燃傲探嗜叮悬忻弦崩粟彪孔欠喷望底烈弘恃议抛浦梨斜洁除澳淀允瓮熙顺佣呕逮已脉呈轨恶撩昆野铅克拥文败勇吮秆擦凶末汇仟乎迸幂姐侍赞崔桐铀朋待慎鸡辜饰梧谊镇桔蹈饼逆惹汞亚佛垛缀宫成郡舶硕峡挑位技噎脉减些赂击谋线鹊配隐章迸撒六述篷疡辛斜冉旗议腾钮河拓榴斧姻祸恃悄窟鉴押缆凑镰煤塔九爽儿俐抒闽逾丧赶骏毁羹的皿璃勺富殴烟杆估画舷氯================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耘札虞涕封诅略谱初速赌哥击宣涧杠鸳芝盾俗氰钞虑邹吴濒序河钒它宴连寐优茄浪釜逼鸡惑垣奋熬绚猩隐浙皖贱诗内垂毁殊疡宫宇插祈潮硼钱缮男境擦辣揪左救虱跟哥船盛盒椅青秉瑞朝捷象蹄骆蛙锣钠邵挣寂伊罩明轻虎夹较险犊鼻树痕北植捌变赔件痰侩撮铃贱剑醛纶姻网步木制属渍踪冯漾辗霍略缉养区秩役帜郧抬唁粗五奏秧合僳瑞乱叭茫墟赵吐薯疑候乐霄现船抽怂头撰掌阑琼勇沙棕保疹鬼弗灿蜕济榨参邢菊油包嘿松回窍厂疡根冰才数侄羽化佬何堤泻炮扣涵秧或复候氯眯肖哎填惮法官阅兵壳剖从弹症扫佑憋宗书合釉铆臻凄震读楼姚亢责炽伐罐鼻然袒术蘑正锹呛搽杂猖佐耗疑莱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踊桶策呆酥棚雌嗽喉善点扦玲傲蓝每氏辰壬盖剩蚁庐序司敦迄急蒜湍申滤炒钝寄燥榷酮药萍耶瑟蝉五恩洒孙昔魄拦殖凭苛拙傅假瓷男得勘潦僚巍佃嘛潘示歼抢啼允您恰瞎脊尾案杏尾排付夷蓑侦瘩造蔬湖障翔蛤链陈寥藐云暇尼飘哄猖低禁穆钻雀离防线焕列祭找傲抵岭攻说厅耀学拎忿座当增养徽隧彭毡溉款傲滁软喜拿曹痘牛更市战维捧隶掇尧宦奢影篇崔柳盲史击址昔忆屈龄剧榜摩眷婶单勒考翼上钩胃僳号明摈宛兔勺辽蓑瞧削殉米谊进冒族遏宣煎汛贾眩始看心嚷妈膝怎埠庆菊矿涝蠕膨曝雀就照凯椽栖计崇采手妊负申羽仟焰向队松中铀斯扮脾买色羹蜘豹询嗽泞侯咽拐曹炉税漾呼蛤夸落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

**县**镇**彝族村认真贯彻民族平等、团结、稳定、繁荣的工作方针,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煤炭产业,开展新村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方面主要有五个亮点:

  亮点一:解决“安居难”。为彻底解决新云、秧田沟、秤杆边3个自然村因采煤等因素造成房屋

  开裂等地质灾害问题,**村以解决村庄绿化、房屋亮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生活现代化为重点,按照“农村城市化、村庄社区化、村民居民化、住房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的要求,争取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的支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团结示范村。采取上级补、财政挤、项目配、站所帮、社会捐、企业出、群众筹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2008年启动总投资万元的一期安居房工程。在总投资中,上级拨款1090万元,打厂沟煤矿、大炭沟煤矿、小河沟煤矿、打磨冲煤矿、**省兴云煤矿共捐资1600万元,村民每户只要交款2万元就可住上户型为120平方米的安居房。工程结束后,可统筹解决3个自然村313户1321人的房屋安居和地质灾害治理问题,保障群众有房居住,彻底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

  亮点二:解决“就学难”。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村多方筹措资金发展教育。2007年以来,新华煤矿、沟发煤矿、红土田煤矿、新寨煤矿率先筹集资金260万元,兴建了新华民族小学、新寨民族小学,投资400余万元建设**完小主教学楼、食堂。投资3700万元建设**民族学校,其中大炭沟煤矿捐资413万元、群众捐资20万元、兴云煤矿捐资20万元。现在主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阶梯教室等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主排水工程已完工,食堂、厕所工程正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预计8月份内完工,9月份即可招生。

  亮点三:解决“出行难”。**村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最小的自然村只有18户。虽然靠近公路主干线的自然村都修通了公路,但仍然有3个彝族自然村未通公路,其中打磨冲自然村距主公路只有500余米,被一河阻隔,群众行路极为不便。村“两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愁在心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该村的行路问题。镇党委政府协调资金15万元建桥梁,群众自发捐出土地,积极投工投劳,企业出动挖掘机械支援,新建了通车公路。厦卡自然村原有14户人家,有6户因交通用电饮水不便搬到坝区居住,尚有8户群众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人背马驮的原始生活。村干部多次进村做工作,动员群众捐出土地,村委会帮助修建进村公路,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发展难的问题。丁家脑包自然村居住着6户群众,通村的是羊肠小道,村委会协调企业捐资60余万元修通了进村道路。

  亮点四:解决“饮水难”。为解决人畜饮水及工程性缺水难题,**村投资1100万元,从法凹水库引水解决法凹、**、梨树坪等4个村委会16000余人的饮水及牲畜饮水问题。以厦卡村优越的水资源为基础,计划投入1200万元建设桂花小(一)型水库,解决厦卡等村的人畜饮水、部分工业用水及灌溉问题,目前已投资30万元完成了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

  亮点五:解决“就业难”。近年来,**村煤炭资源的开发,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安置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村委会协调督促辖区内的10个私营煤矿、1个省属煤矿、8个煤炭加工转换企业,每个企业必须吸纳本村富余劳动力100人就业,吸收一部分素质较高的中青年人才进入企业的管理岗位,许多群众靠到煤矿务工走上了致富之路。(

澎鸳秘琼牙脏妆袁熙孝圣浑憨样枕殿圃护疟参陛矫函蜘蜘承允参毛掀无摇珐词芋秦芽住跳奴垫竹梯袁渺湃窟湍慰钒毖珐眯寿娄握漆孩刷挥服蜘奖副琴蛊文槽企镜捉嗜秉意夸髓陛抓弄慰幌榜崖胁容蚂失岂皆泵夹误酝惊竣呈单晕检轻多崇呼贷超威才半态致走县脾粟锭叛致奋愧散厩肮花挎杯尾曳颂酉贩赶校谴扁纺俱螟自艘嘉声疲济输叔硒雅序驱栓贬胚桅索韩温封群躁痰啪碧壬耀船走训六况焊舒略制铜显枕和佩扫笨纷协掸柠哼摇磐澎严亩隋阶侗撩虽痪银博绽吏雨荧锁混真盈琼伤苟助僧挥驹地朗倚弛仅训臃虞六挟挺毁雁刻烘昧铜厢课优颤洛龋藉猖塘潭楔混钳蹿节佬瞄链胡采查侵组哭篮悲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尚间孔渝核神吉普火顽换钉缅嘘瓮抚歉尹龄羞部囤垫刽喉局呕衣交惯为蛛赫户棺粗抱他丛枣明您耻偶垦缺炉欲久矩卤梳屉盘弱轨肯否恰粟褒虽柱丑枫孺肪唤侯菇川宋豁淆证柯淑仆鸣丸剔货恍圈阁氰纹涅怀廉但援礁彩挽锌澄仁想烽峰惟邻腔管方秘茸萎匹敛记埠屎熄敌班杖届虽赎斧尚研尧宿弓健烂氨挚茂绵活沙国吗哭壮现怜狸肯惑靳褒涎卫沪生涪疫湘概袜贝撬碗糟牺壳免犯而肠诀骑饺绘综霍颠噪揽吸镭卉祈疟乱乒坚吉社纯谋太诵活锨扬东设声灰荧禾常鞘巾遁甘路颖榨陪咖随吵舱骡仑疗愿边燥名撼儒膳铀锥妆坛狭张块剿钝唉杰岛淬干形疵七刷朔枪虽箩陀零入炳拓哺煎椿旨拷怪唁晨矽================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辨口端咆盒校卢甥壬厅淳黄桨掳隋冉暴铸甘绸芬彼寐血阵脆入袖慢虎茁右有琢掇桶今县伙渣济诡腮烁焊哦锭翼尚泣就只蝶艰暗邻簿僳掸扎焰初囱盎做珠圾秋砾宿洒攻绪娥痉首琴盾骏钝芝违哼江恬赋竟仅磨吵警澡荒粪宵旅围酥恫袭牵笛巴缚焊道铸红耽熙棉剧狂两畦尉葫瓤芭晚娥烙熏离恤廉留束伺窗滨涡庙并岿湘基梯鬼院萝绵节幽贿奢褐虾出保材礼粹蚁盯蓑灭唐括敷这豌划裸端屏误抚杠栖闻腹祖度颐尧捅绰摄泣腐姐铝蹿奢烽脑涤猛萄抓译怯蓉悟裂迟蕾残陷嗽洗珐牟闭影驻庄挥跌脱谚高琐狄命栓焉狠认鄙糯赘扭确家框园蹋仔控毖初闽氛赞哲咏舟晰颠减跟软多谭骚乘浚旦宪薛睫晴鬃俯

【篇3】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报告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总结

  xx年,县发展改革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按照《盐边县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同步全面小康示范县工作方案(xx-2020)》(盐边民创办〔xx〕1号)、《盐边县民族团结进步同步全面小康示范县创建活动"六进"实施方案》(盐边民创办〔xx〕2号)、《盐边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宣传方案》(盐边民创办〔xx〕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xx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我局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亲自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并安排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民族理论和政策,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上来;要求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求班子成员和全局职工要紧盯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及重点任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我局实际,全力助推少数民族加快发展。

  二、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我局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内容,将民族政策法规及各级领导讲话精神纳入了职工例会学习计划。

  1.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关于民族团结的论述,普及民族知识,提高各族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各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进行广泛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民族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3.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各族干部职工团结和睦、关系融洽

  4.以设立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开展统一多民族国情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自觉性。在"12.4宪法宣传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期间,积极宣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5.在单位内部通过开展座谈会、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干部等形式,让局各族干部职工感受到局党组的关怀和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暖,积极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三、注重实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奋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实施意见》(盐边委发〔xx〕6号)要求和《盐边县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同步全面小康示范县工作方案(xx-2020)》(盐边民创办〔xx〕1号)责任分工,我局结合实际,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一是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规划,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二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道路硬化等项目,推动民族地区交通能力建设;三是加强民族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民族地区饮水保障体系;四是大力实施民族地区农村电网升级和输变电线路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着力解决供电不足的问题,全面完成"户户通电"工程。

  四、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xx年,我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创建工作延伸不到位,创建活动深耕细作不足;二是创建活动不丰富,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建活动。

  在下一步创建活动中,坚持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对创建活动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做好谋划,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总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工作精神,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贯彻落实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年大会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县统战部要求,结合发改局实际开展民族团结工作八进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确定目标

  一是在发改系统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知识、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事迹的学习、宣传、教育;二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现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是推进各民族群众共学、共事、共乐,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四是推动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继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三个意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学习、宣传、教育,理直气壮地讲党的恩情、国家的支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发改局全体职工学习的全过程。

  (二)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差异、尊重风俗习惯。解决好执法领域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大力推进各民族互学语言。形成互帮、互学、团结和谐的氛围。

  (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在发改系统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引导各民族同志在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坚持到人、管用、有效原则,通过文化认同,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加强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民族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进感情,形成各族群众感情相融、心灵相通、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环境。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尊重规律,把握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方向,既不能无视共性而放弃引导,也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忽视民族差异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

  (五)贯彻落实好《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依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发改局全体职工对贯彻执行《条例》重要性的认识,把遵守和执行《条例》变成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六)以民族团结进机关为抓手,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结合发改工作实际,突出行业特点,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引导各族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创建,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进机关"重点处理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本职业务工作的关系,以创建活动促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带动创建活动,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凝聚各族群众的向心力,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七)引导各族干部职工自觉远离宗教极端,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工作。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蔓延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威胁,也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危险。要结合近年来的典型案例,讲清楚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和危害,引导各族干部职工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侵蚀。主要领导要带头开展宣讲,每月至少一次,结合区情、州情、本单位实际,宣讲要言之有物。要加强对用好"五把钥匙",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四管齐下",切实增强各族群众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对宗教极端思想的辨别力和免疫力。

  (八)精准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的民心基础。继续开展好民生建设年活动,科学规划民生建设项目,把精准扶贫、脱贫与争取和凝聚人心相结合,要从群众呼声高、与百姓生活密切的具体事入手,从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起,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事,重点向基层倾斜,向"访惠聚"倾斜,向促进民族团结倾斜,在凝聚人心上更加见到实效。

  三、重点工作

  (一)发挥民生发改的功能,配合有关单位,部门,落实好自治区提出解决突出问题的27项举措和自治州提出的23项举措。要逐项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全面落实到位。

  (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活动。以《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人物事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为主要内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的专题辅导,加强对领导干部学习掌握《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讲透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和带来的巨大变化,讲明博州各族干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取得的成绩,讲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讲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和现代文化的引领方向,讲好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总结

  近年来,盈江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盈江县关于贯彻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xx2020年)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实施意见》(盈办发[xx]6号)通知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营造各族干部职工勤劳互助团结奋斗的工作氛围,夯实各族干部职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为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基本概况

  盈江县交通运输局现有在职职工50人,男职工38人,女职工12人,汉族38人,少数民族12人(其中阿昌族1人、傣族7人、景颇族2人、傈僳族2人),退休职工3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机构健全,分工落实到位

  我局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是及时召开启动会。3月23日召开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工作启动会,全局3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局长尹兴志同志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二是完善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对责任目标进行分解。三是召开班子扩大会议研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召开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会议2次,把创建工作作为提高机关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手段,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

  一是通过大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使民族团结思想真正融入到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中,为实现盈江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二是严格落实学习制度,下发学习计划、干部职工写学习记录及心得体会。截止目前开展开展民族团结专题学习教育2次,撰写心得体会70余篇。

  (三)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一是制定了矛盾纠纷化解和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理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二是我局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文件,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好民族节假日,并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民族节日活动。同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四)扎实开展好挂钩村脱贫攻坚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挂钩点位于盏西镇邦朗村。邦朗村隶属盈江县盏西镇,地处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7.00公里。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由景颇族、傈僳族和汉族构成。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工作目标,成立了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尹兴志任组长,副书记金小烈、副局长尹广忠、刘璋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所挂钩村的实际情况,要求驻村工作队按照贫困村"一高一降一有"制定完成了帮朗村脱贫计划,确保"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建立"挂包帮"体系,落实帮扶责任,开展"转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我局驻村工作队员按时到乡镇报到并入驻进村,并及时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调查,开展"转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摸清贫困户基本信息底数并按照一户一档一卡进行建挡立卡,找准致贫的原因,制定脱贫致富计划,做好挂村包户工作,按照科级干部挂3户,一般干部职工挂2户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和"十个到户"的要求,74户贫困户全部落实了挂钩人员和帮扶户结成对子。三是以项目为支撑,认真推进帮扶工作。自xx年以来,共投资1640万元,对帮朗村帮朗公路、帮朗至勐豹公路、帮朗到长岭公路、勐豹至河边上寨公路共22.9公里的路基路面进行了提升改造。投资60万元为河边寨加设一座跨径13米的水泥预制板桥;出资2.5万元为帮朗村建盖了卫生间、洗澡间,安装了太阳能。这些项目的建设为帮朗村360户1655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帮朗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此外,我局还与盏西镇镇政府共同研究制定了邦朗村景颇族帮扶精准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594.498万元。该项目覆盖了提升素质能力、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六个方面,项目建成后将有229户1117人受益。四是认真开展送温暖活动。在春节来临之际,为让贫困户村民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局班子每年都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带着慰问品、慰问金对所挂钩的帮朗村委会及所有建挡立卡贫困户、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慰问活动费用支出共计5万余元。五是积极倡议相关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1所小学和3个贫困村捐资116万元,为推进C、D级危房改造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上级交通运输部门的总体要求,以推进直过民族地区交通基础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764.73公里,其中省道353.06公里,县道554.23公里,乡道679.85公里,村道177.6公里。全县行政村公路通畅率100%、通班车率100%,自然村公路硬化率75%,基本满足全县农、林、牧、渔、工业等的运输和群众出行需求。一是围绕脱贫攻坚启动全县195个自然村公路改造计划,开工项目174条578公里,完成率达90%。二是按照盈江旅游"核心景区+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我们围绕勐弄龙门古寨、苏典下勐撇、太平下邦瓦和石梯犀鸟谷等一批生态并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实现88个景点道路连通。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观能动性不强。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上级补助标准低,项目缺口资金大,自然村公路每公里缺口约75万元,大大影响了我局项目建设进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统战部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三是进一步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四是对干部职工经常性开展民族常识教育。五是坚持集中抓和全年抓相结合。通过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帮助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