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语文复习集锦11篇
上学期语文复习第1篇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近来较浮躁。大部分学生学习需督促,习惯不太好,学习也不太自觉。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基本上要老师亲力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再大力检查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学期语文复习集锦11篇,供大家参考。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1篇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近来较浮躁。大部分学生学习需督促,习惯不太好,学习也不太自觉。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基本上要老师亲力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再大力检查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由于课程较多,时间较紧,学生基础不太扎实,生字词不过关,积累也较少,训练量,训练的题型也较少。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就感,还存在畏惧的心理,学生在阅读量及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显示薄弱,甚至有看不懂题意,考试作文不下笔的现象。且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二、复习内容
八个单元24篇必学课文、听说训练、习作训练及练习。
三、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及课文理解,重点段落的分析。
难点:阅读、作文
四、复习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复习掌握部首查字法,能确定部首,顺利检索汉字,看懂字的意思。
4.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5.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6.复习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7.结合课文,复习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8.熟读24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9.复习已学过的标点符号,初步掌握冒号的用法。
10.复习掌握写收条、领条和借条的方法,会按要求写一段简单的话。
五、具体安排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
掌握《字母表》分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看拼音写词句;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及对话。
第二部分:字词的复习
掌握本册300个生字、多音字;
辨析形近字、音近字;
掌握部首查字的方法并能据词定义;
掌握《词语表》中的词语;
搭配词语;
将词语分类;
辨析近义词与反义词。
第三部分:句子的复习
继续认识句子;
学习将句子写具体;
会将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
学习改写反问句;
改正用词不当的句子;
会使用顿号、叹号,初步掌握冒号的用法等;
认识比喻句;
初步学习用打方的方法写句子。
第四部分:阅读的复习
结合课文,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熟读24篇课文,理解内容,并按要求朗读或背诵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学会默读,能按要求边思考,读懂内容,完成习题;
第五部分:听说训练
能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知道主要内容;
能用完整的语句,清楚、响亮地提出疑问和回答他人的问题;
学会打电话和问路、指路的应对用语;
能按要求复述课文和故事,讲述一件简单的事。
第六部分:习作的复习
能按指定的段式(时间、事情发展、方位的顺序)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掌握写收条、领条和借条的方法。
六、时间安排:
1.11~1.17期末总复习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2篇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
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
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
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ǎn)
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
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
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
三、课文内容把握:
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②《济南的冬天》抓住“温情”这一特点,紧扣“山”和“水”,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抒发了作者赞美济南,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③《夏感》以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
④《秋天》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四、本单元应形成的语文素养:
1、掌握写景的技巧:
①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春》紧紧抓住“新”、“美”、“力”来描写景物。
②写景要有合理的顺序。《春》中的“春花图”,从“树上”、“花下”“遍地”几个词语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写景的顺序是从上到下,条理清晰。
③写景要五官齐放。《春》中的“春风图”从嗅觉、触觉、听觉的几个角度来描写春风。④写景要讲究虚实、动静结合。“春花图”中由“春花”联想到“秋实”;“春草图”中由静态的春草写到草地上孩子们的嬉戏,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⑤写景要讲究修辞。
⑥写景要讲究生动、形象。
2、品味优美的语言。
《春》的语言非常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
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可以具体到词语的揣摩,要从字面义、内涵义、情感义三个方面进行。
五、应背诵的诗文提示:
1、《春》需要熟练背诵。如:
①“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③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2、古诗四首中: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古诗中四季:
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附录:
作文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具有真情实感,内容真实感人。
②找个好线索,有个好开头,做个好铺垫,写个好结尾。
③刻画一个好镜头。(细节描写)
④开头点题,引人入胜;结尾扣题,回味无穷。
⑤层次清晰,结构合理;首尾照应,一气呵成。
⑥典雅脱俗,避免“另类”;讲究格式,力求新颖。
⑦贴近生活,书写成长;紧跟现实,直击热点。
⑧书写认真,规范美观;切忌怪异,“稳”字当前。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安排和集体备课小组的统一教学方案,结合班级学生和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为重点,努力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进一步努力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二、学术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这个班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阅读。能够用学过的单词造句,会为一些学过的单词找到同义词和反义词。能够听懂别人说的一件事,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内容,并重复。能正确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落主要讲的是什么,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短文,有意识地、深刻地理解文中的词语,知道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感受其内涵。
但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文笔潦草,学习懒惰,畏难情绪,思想依赖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尤其是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写前构思不够,作文缺乏原创性。写作上,不具体,不生动,不张扬,提法严肃。
三、复习内容:
1.掌握本书要求写的生词和相关单词,学会理解上下文中单词的意思。
2.学会按原样写句子,能够用标准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掌握概括后构建段落的方法,正确分析段落,初步掌握段落的知识,简单概括段落的意思。
4.掌握需要背诵的课文,巩固与课文相关的积累。
5.进一步提高口语交流水平,阅读复习用相机练习。
6.进一步了解本学年作业要求,修改作业,针对不足给予指导。
四、复习目标
1.老师带领学生整理整本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重点和难点,在原有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查漏补缺,让所有同学都能通过复习有所收获。
五、复习重点
1.从汉语拼音入手,通过阅读和记忆来确认所学单词,掌握一些复音词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准声调规则,才能正确区分平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练背诵课文指定段落,在练习中阅读背诵成语。
3.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让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六、复习难点
1、加强阅读训练,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课后完成练习。
2、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求:认真审题,选料正确,叙述完整,组织清晰。
七、审查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然后重点复习相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取多种方法,如学生提问、先答题、抽查、学生互批等。提高学习兴趣。
(3)扶贫,加强合作和监督。
(4)助理工作不轻松。
(5)教学生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突破重点,加强解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摄像练习口语交际。
(6)加强检查的实施,必要时利用班组长和班组长的协助,确保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八、复习时间:
6月8日至6月20日,复习12天。
九、具体安排:
分类审查安排
(1)复习时间6月8日——6月20日
(2)各单位审核的项目:
1.容易写错字。
2.容易看错字。
3.听懂话。
4.成语分类。
5.造句。
6.背课文。
7.课后问题(单元练习)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4篇
期中必考近义词
企盼(期盼 )惊异(诧异) 依然(依旧) 情义(情谊)
领地(领土) 歇落(歇息) 照耀(照射) 诚实(诚挚)
焦躁(烦躁) 埋葬(安葬) 凝重(庄重) 华贵(华丽)
激越(高昂) 惦记(惦念) 依旧(仍然) 悲伤(伤心)
脸颊(脸庞) 缘故(原因) 居然(竟然) 大概(大约)
柔和(温柔) 徒劳(白费) 幽静(清幽) 苏醒(清醒)
陌生(生疏) 陶醉(沉醉) 清秀(秀丽) 恬静(安静)
期中必考反义词
1、山中访友
反义词:
流淌—凝固 清凉—炎热 精致—粗糙 陡峭—平坦 清凉—炎热 宁静—喧闹
2、山雨
反义词:
湿润-干燥 轻盈-笨拙 神奇-平常 欢悦-苦闷
3、草虫的村落
反义词:
静谧—喧闹 勤勉—懒惰 行色匆匆—悠哉游哉 意味深长—索然无味
期中必考名言名句
爱祖国的名言警句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期中必考汉语拼音
1、声母、韵母、声调一般说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绝大多数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起头的音节叫声母,声母后面的音节叫韵母。
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用ˉˊˇˋ表示。下面的口诀可以帮助掌握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5篇
一、知识点罗列:
1、积累词语、语段
2、背诵古诗、名言
3、学会词语之间的正确搭配
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或段
5、写近义词、反义词
6、学会正确选择义项
7、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8、能抓住一种动物的特点,写一两句话
9、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10、学写环保宣传语
11、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12、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二、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2、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3、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4、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三、实施措施:
梳理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分单元出练习卷,对以上知识点通过基础训练或语段分析进行强化训练及巩固。
四、复习内容安排:
第一、二、三、四单元安排4课时
写作指导安排2课时
综合练习卷2张
复习课: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目标:
1、学会31个词语,达到书写正确并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4篇课文、一篇古文;
背诵课文部分段落;
背诵2首古诗;
熟记3句名言。
3、理解古文《勤读》,并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燕子》
1、主要内容:本文作者用非常优美的语言,写了春回大地,燕子从南方回归的美丽景象,抒发了“春光无限好”的积极情感。
2、积累课内外描写春天的词语,如“:百花争艳、阳春三月、细雨蒙蒙、春光明媚等
3、结合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什么是“黄绿眉眼”)
(2)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为什么要用上“赶集”一词?)
(3)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小燕子即将演奏的是什么曲子?)
4、积累并背诵描写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轻快灵活“飞行”的段落。(第1节、第3节)体会“掠”字的作用
5、仿写一种小动物,要抓住它的特点。
《小溪流的歌》
1、主要内容: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溪流在奔向大海时面对困难和诱惑毫不动摇、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从而赞美了活泼欢快、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2、结合课文区别词语“清亮”和“清脆”意思的不同。
清亮:形容小溪流本来的声音,侧重说明“十分响亮”。
清脆:形容小溪流在山谷里的回声,侧重说明“悦耳动听”。
3、区别“漂浮”、“飘浮”和“飘拂”用法上的不同
4、体会“跑、漂、游”三个动词的作用。
5、重点体会:
(1)小溪流唱着一首怎样的歌?(用词语概括)
活泼欢快、不知疲倦、勇往直前、乐观自信等
(2)能概括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6、根据要求写一段话:(见说写双通道)
《笋芽儿》
1、主要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冲破一切障碍,由竹笋生长为竹子的经过。启迪学生要勇于锻炼,冲破阻碍,茁壮成长。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撒娇、央求、爱抚
“暖烘烘”在文中不是指温度高,而是指小笋芽被小草的话感动了。
3、理解课文内容
(1)笋芽儿长成竹子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又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春雨姑娘-----------雷公公-------------小草弟弟----------太阳公公
呼唤、滋润呼唤鼓励照耀
苏醒萌芽钻出地面脱下笋壳长成竹子
(2)“扭动身子”在文中前后意思的不同:前一句写出了笋芽儿的懒洋洋,后一句表现了笋芽儿摆脱束缚,勇敢向上。
4、积累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象声词:使文章内容表达上生动与活泼。
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
笋芽儿破土而出的动词:具有儿童的特质,充满了童趣。
揉揉、扭动、钻
5、背诵课文最后三节
《勤读》
1、能熟练地背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
2、准确解释:从、云、当、见、余、或、岁、苦渴无日
准确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现”的意思。
3、文中“三余”具体指哪三余?说说你的三余又有哪些?
4、搜集关于爱书、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爸爸和书》
1、主要内容:本文讲的是爸爸为了使“我”和姐姐成为热爱学习的人,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买书的事。
2、正音:“缠”是翘舌音,“珍宝似的”中的“似”是翘舌音。
3、理解重点句子
(1)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爸爸喊着热泪的一番话,使我倍感书的来之不易,所以视书为珍宝一般。)
(2)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表现了在困境中的爸爸希望孩子成才的热切希望,以及面对懂事的孩子一份深深的感动。)
4、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综合练习1)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6篇
一、复习目标:
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立足于顺应课改要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复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通过复习,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梳理本册书的知识,给他们一个横向及纵向的知识网络,让他们在头脑中能清晰的闪现本册书所涵盖的知识内容。
2、通过复习,把好基础知识关、短文分析阅读关及写作关,努力做到在短期内砸牢语基、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在复习中注意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具体如下:
这次期末总复习的内容包括32篇课文(其中17篇是精读课文15篇是略读课文)、8个“语文园地”和这个学期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如课文阅读、课外的语文实践等。通过复习,应达到以下目标:
1、复习200个认读的生字,会写200;
累积认字2600个,会写2000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
2、熟读17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4、复习默读,默读应该要有一定的速度。
5、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词,注意积累和掌握一些常用的、简单浅显的百科常识。
6、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主要是“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部分词语。
7、复习、整理一下本学期课内外积累的谚语,歇后语和其他的一些词汇(如成语)
8、复习“语文园地”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有读书看报的习惯。
9、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
二、复习方法与策略:
1、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努力做到重点、难点突出,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修改教案,课前复备,课后小结,使其更有针对性。
2、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做到节节课有其重、难点,密切关注学生反映,有针对性地灵活、机动地进行调整课堂的教学安排,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3、及时、细致地批改复习期间的作业及相关练习,对于错误,耐心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做到错题不过夜。
4、鼓励学生随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到学生随提,老师随解,让复习课上成以全体学生为主,同时又照顾到少部分学生的形式。
5、严把学生书写关,努力做到字迹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尽量不涂抹。在短暂的复习时间内,树立班内的书写小标兵,号召大家向其学习。多鼓励书写较差的学生,帮他们树立写好字的信心。
6、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避免急躁情绪的产生,对学生多一份耐心与理解,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轻松学习。
7、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与理解。
8、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课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课下多为他们补课,不断地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树立信心,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复习教案:
第一组复习目标: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的美好。
《古诗词三首》
1、读古诗词,说说词与古诗的不同。默写古诗。注意“亭”与“庭”的区别,写好“庭”
2、注意个别字词的意思。厌?;
闲?;
和?潭面?谙?蓝?尽:完;
胜:强过超过;
如:如同;
谣望:远看。
3、说诗句的意思。课后三句。
4、体会作者的情感:
《独坐敬亭山》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当时因怀才不遇而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最能表现这份心情的诗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尤其是尽、孤、独、闲。
《望洞庭》诗人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秋月洞庭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洞庭山水秀美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忆江南》是诗人对江南的赞美,“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的感情。
运用:清晨,我来到洞庭湖,远远看到君山迷人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吟颂起刘禹锡的诗句:;
近看湖水被朝霞染得通红,又吟颂起白居易的诗句。
《桂林山水》,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还要学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二处景物的描述中。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谰、瑕、攀、泰、峦、绵”的写法,“映迷蒙”的读音
2、山的特点奇、秀、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文将大海、西湖与漓江水进行比较,将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
3、树红花等景物,让产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与这句有前后照应的是“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仿照课文第二三段仿写,读读。
5、《课堂》P3第4题P4第6题第(1)题,(可讲可不讲)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复习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浙、臀、擦、蜿、蜒”《课堂》P6第4.5.6题
2、文中还有一条线索:作者多次写到了水。途中“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口流出来的”;
“在外洞找了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
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洞口外的景色,特点是很有气势,再写了洞口,特点是很宽,然后写了外洞,特点是大。
“孔隙”a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见书b船的进出方式是:c乘船必须d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内洞的特点是黑、大、奇,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3、读句子,说说从带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见书P11
《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既按照浏览的先后顺序,又体现了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注意生字
2、填空: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第2段从高到低,由近及远,依次写了天山的雪峰、雪水、雪水汇成的溪流(向我们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又解释了盛夏
进入天山凉爽的原因)。第3段依次写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第4段着重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天山的美景。(水:无限生机;
树:相映成趣;
花:耀眼绚烂)
3、第5段换种说法。
《语文园地一》
1、词语盘点:读词语,听写
2、口语交际:略习作: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我的发现:排比句式,这样写,不仅使语言优美,而且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
4、日积月累: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背一背,用一用
5、宽带网:是本组走进千山万水的拓展内容,了解五岳,五湖
第二组:专题是“以诚待人”。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中彩那天》,找出母亲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语句,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德、属、驶、惑、拨”
2、找出文中“我”心情变化的句子。说说“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的意思
“我”之所以“迷惑不解”是因为父亲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汽车,怎么还不高兴呢?“刚才的情形”是什么?(我几次兴奋地??)
用“严肃”这个词描写出父亲中彩后的神情,那是因为他正面临着(是否要把中奖得来的汽车送还)这个道德难题,但他用自己的“诚信”解决了这个问题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的同时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接触,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如字词掌握情况较好,但独立阅读知识方面还欠佳,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有些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中等生、后进生则是无从下手。
三、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生字及会认的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做到书写工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背诵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字;
(4)选字填空;
(5)改正错别字;
(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7)按要求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句子。
(1)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
(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
(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4)按课文内容或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填空;
(5)默写;
(6)补足词语;
(7)词语搭配;
(8)会修改病句;
(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
5、语言感悟
(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
(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6、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7、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8、习作。
复习写自己熟悉的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
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复习写一封信;
复习导游词。
五、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六、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
结合语境理解字、词;
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
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七、复习措施
突出三个特色:
1、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3、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八、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九、复习时间
20xx年12月15日 -------20xx年1月15日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8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0人,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上课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在几次测试中我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字,词,部分掌握较,阅读和习作部分掌握不够好。我班优生有10人,占全班人数的25%。中等生有20人,占全班人数的53%,学困生有8人,占全班人数的22%。王辉、唐彪、吴春林、薛氏姐妹等同学基础较差,连基本的字,词都写不出来,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毅力。复习难度较大,是复习阶段应重要抓的学生。希望从习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复习内容
1、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词语:组词、多音字组词、成语、近反义词、根据句意写词。
(2)改错别字、修改病句。
(3)用词语及关联词语造句、补充句子。
(4)加标点符号。
(5)改写句子。
(6)排列句子。
2、课内每单元的重难点:
(1)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章及重难点。
(2)课文后面的问答题。注重训练回答问题的"模式、答题的规范性、全面性。
3、阅读训练:对阅读短文进行以下训练:
(1)找找中心句。
(2)找找近、反义词。
(3)填空。
(4)回答问题。
4、习作训练:
(1)审题训练。
(2)对本册书中的作文类型有所了解,掌握每种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会写书信。
三、复习目标
1、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四、复习重点
1、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五、复习难点
1、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六、主要措施
1、采取单元复习和各种归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
2、教师认真制订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
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
4、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增强阅读能力。
5、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从而帮助自己提高写作水平。
七、奋斗目标
通过阶段复习,在期末测试中,成绩再上升一个名次,均分达到75分,及格率达到90%,转差率提高10%。
八、复习方法
1、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定期评选“复习之星”。
3、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九、复习时间
20xx年1月2日---20xx年1月20日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9篇
一、期末复习目标:
1、在期末复习中,力求体现“减负增效”精神。
2、在期末复习中,提高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水平。
3、通过期末复习,帮助学生梳理与细化基础知识,查缺补漏。
二、复习重点:
提高学生的习作与阅读水平。
三、时间安排:
(一)复习时间:
12月16日—20日:作文复习
12月23日—30日:基础知识(组词、古诗、照样子写词语、照样子写句子、词语搭配、排列句序、填关联词语、修改病句、加标点、造句)1月2日—7日:阅读短文
注:在复习期间,穿插进行综合试卷测试。
(二)考试时间:
12月18日—1月2日:3—6年级英语口试
12月27日—1月6日:语文考查朗读、背诵;
数学考查实践活动
1月3日:上午8:30开始3—6年级英语测试
1月8日:上午8:30开始2—6年级语文测试
四、复习内容:
1、字:
(1)看拼音写词语:以书后生词表为主。
(2)选字填空:区分形近字、同音字。
(3)按要求:能够确定字的音部(音序)、部首,余几笔、读音,会组词,会选择字义。
(4)正音:
(5)抄写生字。
(6)解释古诗中的重点字。
2、词:
(1)组词:能够准确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并正确组词;
能够正确区分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2)填上恰当词语:
动宾结构、填写形容词、填写量词、填写动词、填写名词等提醒孩子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3)照样子写词语:
(4)选词填空:
(5)补充四字词语:以书后生词表为主。
(6)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7)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8)按照要求分类抄写词语
(9)理解词义(选择词义、解释词义)
3、句:
(1)用带点词语写句子:
(2)给句子加标点:重点为冒号、引号、顿号、逗号、句号、感叹号的用法。
(3)照样子写句子:
(4)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①在括号里写出正确词语:用词不当
②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用词不当、缺少成分、关联词语用错、用词重复
(5)填写关联词语:
(6)古诗解释:
(7)补充语文园地“读读背背”中的句子、连线
(8)按要求抄写句子
4、段:
(1)排列句序
(2)仿照例子写一段话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课内文章):
(4)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5)古诗默写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写出课文题目
(8)按照要求抄写一段话
(9)小练笔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10篇
根据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和卷子以及四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复习计划。
复习时间:
20xx.1.8-1.19
第一阶段:
语文基础知识的单项复习。
第二阶段:
阅读和习作的复习。
第三阶段:
自由复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第四阶段:
综合测试。
复习方法:
集中复习与自主复习相结合。
复习内容:
语基部分、阅读部分和习作部分。
具体安排:
(一)语基部分
要求:全员参与,自主复习,个别强化。
依据教材和试卷内容,对字、词语、句子方面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归类概括。大概分为以下几项:
①看拼音写词语。
②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③填字组词。
④一字组多词。
⑤换偏旁组词、添偏旁组词。
⑥照样子写词语、选择近义词填空。
⑦写出带有数字或意思相反相近的词语。
⑧扩句、缩句、变化句型、修改病句
我根据学生在复习中的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进行强化练习单项验收,这样能做到发现知识的漏洞及时弥补
(二)阅读部分
练中有导导中有练
一、背诵和默写
1、要求背诵的部分必须人人过关。
2、把背诵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
3、默写不可忽视的,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可以进行一些小型的突击性的默写比赛,学生也感兴趣。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不动笔墨不读书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或精彩的段落,随时用笔圈点勾画出来。在读不懂的地方随时用笔作个记号,待通篇读完后再认真思考或向别人请教。
2、勤、词典
课外阅读时一般没有老师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很可能会遇到许多生字词语,我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学,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3、记笔记或写阅读心得
在读书过程中,把书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读完书后,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启发写在笔记本上。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而且还养成了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4、勤于思考,积极讨论
读完一篇文章要回过头来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说明什么。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让别的同学也读一读那篇文章,然后共同讨论。发挥大家的力量,可较好地解决疑问。
我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所以我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而是放在怎么审题、解题方法上。做每一道题时,我都帮助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回答问题的训练,我训练学生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关键。要理解文章,从文章中去找答案,养成他们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做题方法。
三、阅读本册教材,进行归类练习
我要求学生熟读教材并分组进行归类:
1、内容要点归类:可以编成填空题进行练习。
2、人物特点归类:可以编成连线题进行练习。
3、写作方法归类:可以编成选择题进行练习。
(三)习作部分
1、日记方面:
A、写好日记:我让学生从四个一练习写日记
(1)一事一议
(练习写事的,把过程写清楚)
(2)一景一描(练习写景的,抓住景物特点)
(3)一人一写(练习写人的,要让人活起来)
(4)一感一想(练习想象的,想象事实结合)
B、坚持日记交流:
每天三至五个人进行日记交流,交流日记的方法是自己读、自己评、同学评、老师导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渐提高习作水平,而且不乏味。
2、作文
A、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事
(1)围绕一个意思去写,要把步骤交待清楚。
(2)可以运用“先、然后、接下来、最后”等关联词语。
(3)还可以抓细节、抓动作使文章更生动。
B、按方位的变化写景
(1)我们看到的景物不是静止不动的一个画面,没有一个单纯的景物,我们要注意方位的变化要交待清楚。
(2)写各处的景物要抓住特点。
(3)注意详略得当。
C、动静结合写植物
(1)文中不但要有静态描写,还要有动态的衬托,这样形象才生动。
(2)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数量词。
(3)运用合理的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加充实。
D、抓住特点写动物
(1)描写动物要抓住它的特点。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其非他物。
(2)描写动物的外形要按顺序。
(3)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
3、看图作文
(1)正确理解把握图意:明白图中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根据图画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2)加入合理的想象
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都是静止的画面,如何让画面活起来,使图中的内容还原于生活呢?就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我们的头脑中要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就是途中的主人公。想象在这种特定环境中所想、所言、所闻、所感。这样的文章就会生动。
综合复习
及时补漏,自助复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我把前边的单项复习进行综合检测,可以是单元检测,可以是整体检测,主要是做一些综合练习卷子、做一些综合试卷。
上学期语文复习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1.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会写200个要求写的字。
2.重点巩固课文内容,能背诵精彩的课文片断及优美的句子。
3.牢固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内容。
4.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5.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学会给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三、复习措施:
1、让每节课都是快乐的,有趣的,让每道题都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
2、注意实效性,注意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
3、注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4、同时多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复习方法:
分类性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五、复习要求: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六、复习课时安排:
复习时间为12月25日到1月14日
12月25日-12月29日分项测试
1月5日—1月14日综合复习
生字:2课时
词语:3课时
句子:3课时
阅读:3课时。
作文:3课时。
七、复习内容
(一)生字部分
1,会写课后生字表中200个会写的字,会认200个字。
2,能正确区分形近字。如沸—佛厉---历
3,课文中带出的多音字。乘降卷涨调供缝给等
(二)生词部分
1、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会写。
2、积累词语盘点中读读记记中词语。
3、按规律积累词语
4、能运用词语写话,写一句话或用几个词写一段话。
5、结合语言环境据词定义、据句定义
6、积累动物的成语书79页(胸有成竹杏林春满)
7、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书72页
(三)句子部分
1、积累课文中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描写优美的句子、拟人句、比喻句)
2、园地中出现的句子(明砭实褒比照名人名言对联)
3、能按规律写句并能仿写句子
(四)阅读的复习
复习要求:
制定的复习目标是:
积累:
1、能积累,背诵课本本册书中的优秀诗文,教材中的古诗、对联、名言警句、成语、谚语及经典篇目中的诗句
2、能填写课文中要求背育的内容中的关键词句。
3、熟读课本中的精美段落,
4、学习、积累课本中的好词佳句。
阅读叙事性作品:
5、能简单概括自己影响最深的场景,重点人物,细节、能描述事件的梗概。
阅读课外读物:
6、能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7、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有内涵的句子含义。
复习方法:
1、我们都知道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为基础的,将积累的语言恰当的运用则是语文素养的体现。
本册教材依旧重视对语言的积累,除了要求背育古诗、对联、名言警句,成语、谚语外,还有背诵规定的或自选的段落,抄写优美句段,面对这大量的语言,要在一两节课中其到完成复习,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效率的,教师可对学生掌握不够的知识进行反复复习,等学生对知识相当熟悉之后,还可以进行默写比赛。这样呆以把过去因为要赶教学进度,而没有反复巩固的知识点再次补充起拉,以求学生对知成语、谚语识点的全掌握,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积累。
2、本册课文大致有三种体裁:写景文章、写物文章和说明文章。要让学生弄清楚写物文章,是通过同一个作者写不同的动物,抓住动物的不同的特点,不同角度来写的,从而作者将可爱的动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同时,将这样好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能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说明和介绍的(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对阅读的复习,就是要让学生归纳总结阅读的方法,从而把肖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新闻记者或今后的阅读中,我们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为切入点,迅速让学生进入复习状态,再以一到七单元的“交流平台”为重点,辐射到全凹课文。
(五)习作的复习
复习要求:
1、从学情出发,把握复习重点,学习不易掌握的知识可进行重点指导。
2、复习从方法扩手通过活动,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方法进行复习。
3、复习的目标明确,复习内容清楚,复习计划。
4、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
复习内容:
1、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以往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口语交际”习作融合在综合性的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4次小练笔,作为片段练习。
2、本册书中安排了7次习作,其中有五个单元都提供了5-6个可选择写的内容。
一单元可围绕自己游览过或发解除到的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还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二单元可写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的事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三单元学生在课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后,试看也写一篇童话。
四单元,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作习作。
五单元,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作习作。
六单元根据图片内容自拟题目,自图写作文,学生如果感觉困难,也可以写选择写自己亲身经历
七单元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也可以写一写《乌塔》想到的。
还可行给同学写回信,教给学生练写书信的正确格式。
八单元可以写一篇想象作文,也可以写科幻故事,要求想象丰富,内容要具体。
3、4次小练笔为第11课《去年的树》,我有很多的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你想对小鸟说的话,第18课《颐和园》,我要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第21课《搭石》后,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学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4、本册习作复习的重点是写的,写景、童话及写信,值得注意的是写物和写景这两类作文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写物的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出动物的特点,难点是写物的作文要把的特点写出来,抓住动物的运作,外形,生活习性来细致的描绘出它的特点,写景的作文要抓住时间季节。如:《白鹅》写的是鹅的步态和吃相,而《白公鹅》的这一课作者主要是通过抓住白公鹅戏水的特点来写的。本册书中作者,还运用举例子,列数子、作比较,批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的特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决定用以下方法以来复习习作。
1、采用多改少写,组织学生认真评改自己的习作,指导学生怎样写具体通过例文不引导,以评改促写作。
2、展示优秀习作,增加学生写作信心,先让每次作文写得同学念自己的习作,大家谈优点,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展示自己的优秀习作。
3、教材中的习作安排毕竟有限,我们还可以发挥创造性,为学生的多写多练提供更多的机会。
总之,通过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习作水平。
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