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5年05月26日 06:37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豫东平原非典型乡村建筑空间发展研究*——以王子庄为例

发布时间:2023-08-29 19:05:02 来源:网友投稿

赵曼 侯静 陈周子雨 田煜心 ZHAO Man HOU Jing CHEN Zhouziyu TIAN Yuxin

乡村营建是村民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其历史悠久、发展曲折、关乎民生。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宁平镇王子庄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深度解构豫东平原非典型乡村的网格化块状布局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总结其在建设发展中存在营建方式不规范、文化空间遭破坏、农田耕地被占用等问题,并从政府、规划、村民3个层面提出王子庄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旨在为非典型乡村的相关研究提供案例参考,并为此类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城镇化;
传统村落;
乡村营建;
空间发展

近年来,城镇化速度过快使部分传统村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进程,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当前诸多学科研究集中于“历史文化名村”等村落,而其他村落尤其是“非典型乡村”的历史价值未引起重视,缺乏制度保障与规划保护,村落民俗文化延续性被阻断。

王子庄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地处豫东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及气象灾害频繁等特点。豫东地区聚落选址追求“天人和谐共生”理念,院落坐北朝南以获得充足采光。王子庄位于黑河中下游凸岸,地势平坦,土壤中堆积了大量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属于适宜农业生产地区。早期王子庄的核心在临黑河位置,西北方向受河水限制,村落整体向东部和南部扩张,受土地承载力限制,形成现状村落规模。

2.1 村落空间

乡村聚落通常起源于单个居民点,受农耕社会需要及宗族关系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村民聚居点,并发展为乡村聚落(见图1,2)。

1王子庄功能区、交通、人口分布

2王子庄各时期的建筑分布

1)功能布局 王子庄以居住功能为主,仅有的活动广场位于村落西南角。由于村落扩张,祭祀用途的王子庙逐渐被纳入村落。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在广场附近修建了新王子庙。该村地处涝灾多发区,为将雨水快速排出,于旧王子庙北侧修建蓄水坑塘,后因建房用地紧张而将坑塘填平。

2)道路交通 街巷呈网格状,村落被网格状的街巷道路分割成块状,南侧1条东西向主路与外部相联,另有道路通往河堤。

3)人口与建筑分布 早期人口主要分布于村落西北部,随后向东南扩张,人口逐渐转移,导致村落西北部老旧建筑较多,而东、南及东南部新建建筑较多,村落西北部逐渐“空心化”,而东南部靠近交通主干道道路交叉点位置形成新的日常聚集点。

2.2 居住空间

建筑多为自发组织营建,存在较强的随机性,各时期皆有典型风格。王子庄村落建筑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时期,如表1所示。

表1 王子庄不同时期的单体建筑

1)20世纪80年代,村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交通不便,故其就地取材,用生土和麦秸秆砌筑土坯建筑。砖材多从安徽等地运来,造价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用砖砌筑正房,一般为4间,中间2间为堂屋,用于供奉祖先和日常待客,稍间为居住空间,厢房为厨房。

2)20世纪90年代,村民整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因土坯的强度与耐潮性较差,故建筑多为砖砌。

3)21世纪初,砖砌建筑正房增大至5间,且设置挑檐,除堂屋占3间,其他功能布局基本未变。正房挑檐分2类:一类挑檐下有柱;
一类无柱。无柱挑檐称为“硬挑檐”,其又分为2类:一类为正房南侧5个开间皆有挑檐,室内空间较通透;
一类为明间、次间出檐,而两稍间不出檐。

4)2010年左右,村民外出务工,收入逐渐增加,村内开始出现2层小洋楼,形式多为正房2层,且第2层采用“硬挑檐”,厢房仍作厨房使用,同时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塑钢等新型材料

5)2011年至今,村中小洋楼逐渐多样化,不再有统一模板。

5个时期的建筑也存在共同点,受村落传统建筑影响,建筑多为二合院或三合院形式,坐北朝南,存在一定倾斜角度。前4个时期,厨房位于厢房,正房为堂屋和居住,院内建造牛棚。近年来,餐厨功能转移至正房,方便村民生活。

3.1 自然环境交融

自然环境是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豫东地区村落演进融入“天人合一”思想,选址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村落民居、空间布局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彼此渗透。王子庄位于黑河南侧,与黑河彼此交融,村落整体呈块状布局。

3.2 传统文化影响

王子庄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儒家文化和农耕文化影响。土地生产能力决定村落人口数量,当村落达到一定规模时,村民会另寻新址定居。农耕文化特点使村落形成块状零散布局,衍生为“农田围绕家舍”的人地关系。

3.3 生活方式适应

豫东地区民风淳朴,受农耕文化影响,村民在厢房处设置牛棚,或牛与人“共处一室”,很多家庭还设置猪圈或其他饲养家禽家畜的空间。村民劳作后习惯在路边或家门口休息或闲聊,故村内道路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而且承担交往功能,由于村民自发组织营建的随机性,村落道路崎岖。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院落空间逐渐减少,室内空间相应增加。

4.1 营建方式不规范

农村建筑材料的选择存在区域性,易受邻里影响,材料选用脱离建筑标准,如忽略水泥砂浆的科学配比,随意调整混凝土浇筑方法等。建造农村住宅的施工队未接受专业培训,既无建造资质又无统一设备工具。在住宅基础浇筑、主体承重结构处理、钢筋混凝土配比等方面不符合施工标准与规范。农村房屋多为自主设计,不考虑周围客观环境、房屋实际使用功能、建筑占宅基地比重及可持续发展需求,使建筑功能区分布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如出现无自然采光房间,正房两侧加建的厢房存在西晒,村民因攀比心理不断加大房间开间与进深,不考虑居住空间尺度与节能等问题。

4.2 文化空间遭破坏

王子庄村落内部功能单一,基本为居住用地,缺少活动场地;
随着人口流失加剧,街道逐渐丧失文化交流功能;
乡村内部交流频率降低造成典型场所的缺失;
住宅建设时盲目追求现代化仿城市洋房,舍弃了地域性和传统文化,破坏了村落原有肌理,传统民居发展出现断层,文化空间遭到破坏。

4.3 农田耕地被占用

王子庄的祖坟位于村落西部,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无明确的空间界线。近年来,火葬的推行使墓地扩张现象有所改善,但受传统观念影响,村内部分用地被坟地占用,故新建民居不得不占用农田,破坏了村落的生态环境基底。

5.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

政府应协调农业生产,实现城乡统筹对接。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发展需求,政府应结合村落现状,推动特色产业转型,推行家庭农场运作模式,鼓励种植大户成立合作社,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制度等。引进相关技术人员,鼓励高素质人才返乡就业,推行产教结合模式为年轻人提供发展平台。王子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具有发展为农业实践基地的潜力,政府可以此为出发点,统筹城乡资源,以河南农业大学与周口郸城共建的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建立产学研综合实践基地。

5.2 以设计人员为导向,进行乡村整体规划

在规划建设中,不仅需注重村落的自然环境和空间格局,更需关注社会结构和民俗传统,延续村落原有格局,并结合村落特点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基于现代生活结构变化引进体验工坊模式。针对乡村居民需求,在不破坏乡村风貌的前提下,植入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增强村落在空间营造和功能设置等方面的可塑性。梳理村落内部街巷的自然脉络,结合村民生活习惯组织景观节点,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改善人居环境。村落规划不能一味沿袭城市模式,设计人员应了解村民的日常活动和行为习惯,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建设。

5.3 强化村民主体作用,提高自发保护意识

我国村落建筑一般由村民自主营造,旧时村落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属于熟人社会,很少接触外来文化。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村落逐渐变成陌生人或半熟人社会,且由于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村落风貌被严重破坏。在进行村落建设时,村民应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在专业设计人员引导下,使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村落原有祖坟空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结合现代生活需要进行空间更新,同时保留村落原有韵味。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类似王子庄的非典型村庄社会秩序和乡土文化造成极大冲击。村民保护意识淡薄,传统文化无法延续,使村落发展面临困境。村落文化是发展的基础,应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将政府宏观调控与专业设计人员引导相结合,加强设计人员与村民的交流互动,使村落建筑充分表达村民意愿,促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

猜你喜欢村落村民空间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空间是什么?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1期)2021-03-29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创享空间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0年8期)2020-06-29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油画《村落》好日子(下旬)(2019年9期)2019-07-09“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02-28QQ空间那点事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