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扇稻谷
洪玉鸿
50多年前,我曾有过7年的知青生涯,其中的担晒谷经历,令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那是1971年“双抢”前夕,生产队指派我担晒谷。除我之外,还有本大队杨源生产队的老熊叔。他年近五十,虎背熊腰,为人和蔼可亲,是一位退伍的志愿軍老兵。担晒谷的重头戏从下午4点钟左右开始,我们要在社员割禾回来之前,抓紧时间扇谷、计重,再担谷入库。
扇谷要用风车,风车是当时农村最精致、最复杂的农具。简而言之,它就是谷物分离器,由风箱、摇手、车斗、漏粮斗、出风口等部件构成。风车有四根坚实的竖柱,右边是一个直径约二尺的圆形风箱。风箱里安装了六个风叶的叶轮。叶轮安在风箱和连接两头的中心轴上,中心轴中间装有一个“Z”形摇手。一摇动摇手,中心轴就带动叶轮旋转起来,宛如电风扇一样扇出风来,风向左侧那宽大的出风口呼呼吹出。出风口的过道上方搁着一个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车斗,无盖无底。车斗很大,可容纳一箩筐谷物。车斗底部的出口是狭长的活动底板,犹如车斗的喉舌,套上一根一尺多长的用竹片或木条做的搁条,调节底板就可以自如地控制出谷量。
老熊叔对农活样样精通,扇谷技术同样娴熟。只见他在风车跟前稳稳站定,双手协调配合,右手先均匀用力摇动风车摇手,让风先扇出来,然后左手调节搁条。他的动作极富韵律感,伴随着秕谷、禾衣和草屑杂物从左边出风口飘出,像天女散花般落在地上,饱实的谷粒从上而下滑落,发出“沙沙”“哗哗”的响声。
扇谷前要把谷子倒进车斗。老熊叔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先是一手抓住箩筐上沿,一手托住箩筐底部,用力先把箩筐提至肚脐处,紧接着迅速把托箩筐底的“托”变成“举”,一手上提,一手托举,两手齐发力,就将一箩筐谷稳稳当当地举上肩,倒进风车斗。后来,我向老熊叔建议,为何不将两步并作一步?老熊叔连连摇头,说一箩筐谷太重,没见过有人这样干。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硬是左手抓住箩筐上沿,右手托箩筐底,一咬牙就把近七十斤重的一箩筐谷举上了肩。老熊叔朝我竖起大拇指,夸奖之余还是劝我最好不要这样干,容易扭伤腰。
担晒谷上午有点空闲时间,这时老熊叔就会侃侃而谈,我不时插话发问,交谈很是愉悦。当他得知我喜欢看书但苦于无书可看时,他压低嗓子说:“我家藏有几本中外文学名著,我撕掉封面,才躲过‘破四旧’,明天我带一本给你看。”第二天,老熊叔果然带来一本厚厚的没有封面的旧书。打开一看,原来是《红与黑》,我如获至宝,利用晚上时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此后,我还陆续看过《战争与和平》《雷雨》等。
短短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和老熊叔便成了忘年之交。时至今日,他的音容笑貌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猜你喜欢一箩筐出风口风箱论手风琴风箱的重要性戏剧之家(2022年25期)2022-10-31后围出风口总成设计要求时代汽车(2022年14期)2022-07-06风箱视野(2020年4期)2020-02-25超级秀场 囧事一箩筐意林原创版(2019年1期)2019-01-21远去的风箱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年1期)2018-05-25日子诗潮(2017年2期)2017-03-16笨贼一箩筐漫画月刊·哈版(2015年2期)2015-05-26一种中央空调导风装置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7期)2014-04-11关于手风琴风箱运用若干问题的研讨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7期)2009-11-04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