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疗疾
柯云
清末慈利土家族文学家吴恭亨曾说过一句话:“读书可疗病。”开始我不信,后来通过实践证实了读书的确可治病。
之前我的一个文友患病住院,我去看望他时选购了《千家诗诗評》一书作为礼物,我相信这比送什么都合适,他准喜欢。果然不出所料,他爱不释手,病情大有减轻。
病人适量读书,对于配合和辅助治疗肯定有益。不仅如此,健康人坚持读书,也是积极而有效的防病养生之道。据报载,国外新创一种“读书疗法”,已经正式应用到医疗保健上来。我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文友、名老中医赵群家说,现代人之所以慢性病高发,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重压力,造成人们心理紧张、精神压抑。对于这类由心理导致的疾病,就不能单纯靠生物医学模式治疗,而需要采取“药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才能奏效。“心病还需心药医”,那就是“读书疗法”。
其实,“读书疗法”在我国早已有之。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名利心比较重,忧恼成疾,以致面黄肌瘦,后来通过读孔夫子的书才得以开启心窍,能正确对待家国名利,于是病也好了,肤色红润,满面春风。《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读书祛头风”的故事,说的是曹操读了陈琳写的“讨曹檄文”,一时惊出一身冷汗,竟因此使久久折磨困扰他的“头风”病一下子就好了。《唐诗纪事》也记有一个叫陈凤的人读杜甫的诗而治愈疟疾的趣事。可见,就像汉朝刘向所提出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读诗书形体陋”“不学便老而衰”。医愚,就是启蒙心智,增加知识。知识多了,境界高了,凡事看得开、想得开,就自能化解各种忧思愁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境,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我和妻子都是热爱文学的人,晚年均受疾病困扰(她已卧床多年)。我们除了用药物治疗,还会时常读自己喜爱的诗书。妻子视力不好,我给她朗读,她听得如痴如醉,忘了疼痛。我望着她那开心的面容,我的病痛也仿佛散去。我们就这样进行书疗,我每天还写随记,一吐为快,自寻其乐。不管怎么说,“读书疗法”是可信的。我们只要多读书,读好书,就能净化心灵,开阔视野,大度能容,陶冶情操。
有人说,“疾病是弹簧,你弱它就强。”只有敢于与病魔作斗争,才会取得胜利。实践也证明,很多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书中介绍的英雄人物都是我们抗病的榜样,如《中华英烈传》《可爱的祖国》《赵一曼》《刘胡兰》,他(她)们连死都不怕,还惧怕疾病吗?因此,我总是惜时如金、坚持读写,并得出一句心言:“书能疗心病,酒不解真愁!”
猜你喜欢心病诗书文友便秘是否也是一种心病?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西江月(2020年1期)2020-01-19关注孩子的“心病”中华家教(2018年8期)2018-09-25古人医心病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腹有诗书气自华风采童装(2018年1期)2018-04-12“文学群”里乐夕阳养生月刊(2018年12期)2018-01-27“低头一族”制造车祸,婚姻交易引发无辜杀戮分忧(2017年11期)2017-11-03西红柿的心病小说月刊(2015年9期)2015-04-23十二生肖诗书小品对联(2013年8期)2013-06-25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