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教学反思3篇【完整版】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语文教学反思1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有三个方面的亮点需要我继续在教学中实践。 一、放手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进入五年级,已经具备了自学生字、新词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教学反思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语文教学反思1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有三个方面的亮点需要我继续在教学中实践。
一、放手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进入五年级,已经具备了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因此,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学,接着小组交流,最后用检测的形式检查。重点生字的音、形、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抓住难点指导朗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外国作品,课文中有较多的人名、地名、较长的句子学生不易读好。因此,我重点指导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以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目的。
三、根据课文特点,培养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他们来说确实不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篇课文的题目就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我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采用了题目扩展法。首先,抓住“难”字理解题意,接着让学生看题质疑,我相机概括记叙文的六要素,然后通过读文分别找到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样,先分解后综合,使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生能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
由于本篇课文较长,导致本节教学超时,今后在教学中注意。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语文教学反思2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课堂小结时,再突出地让学生回想与正确的人生观有关的名句联系起来,会更好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学学《实话实说》栏目的结尾,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进行引导。
生1、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生2、与其浑浑噩噩的活着,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去。
生3、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犹死。
生4、哈尔威船长,你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将倾。在危急时刻,你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你维护了首先保护弱小的社会应有的运作秩序,你是一个尽责的英雄。想起你与船共亡的一幕,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我只想说,船长,走好——
师:我们敬爱的哈尔威船长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魅力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老师真心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用自己的正直与善良,用自己的无私与真诚,在人生的历程中,也筑起一座高高耸立的丰碑,真正成为太阳底下大写的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语文教学反思3
《诺曼底号遇难记》经过我的精心备课,认真准备,终于结束了,对这一课的教学,我进行了课后的反思。下面我就这节课的一点体会谈一谈:
这一课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在轮船遇到海难时,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指挥抢险,将船上60人安全救出的故事,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尽忠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在这节课中,我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灾难现场,让学生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场面,从而受到哈尔威船长尽忠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的感染,树立对哈尔威船长的崇敬之情。课堂教师连接语的设计,我动了一番脑筋,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了精彩的连接语,例如: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哈尔威船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亡留给了自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一船之长,他的职责就是保证船上所有人的安全,船长在危难之时,想到要把船上所有人救出去,这是一位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船长;为了救船上的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具有忘我精神的船长等等。这些连接语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理解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很有帮助。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就有一个困惑,如果设计成两部分:教师从灾难入手,先让学生了解海难的可怕,渲染气氛后再学习描写哈尔威船长的三个画面,学习海难的部分会不会冲淡课堂效果,会不会挤占课文重点部分学习的时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想尝试这样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我对这样设计教学感到课前的顾虑在课堂上表现出来了。学习灾难不仅挤占了学习重点的时间,而且纵观课堂整体效果,感到主线不够鲜明。另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栏目最新:
-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09-18
- 扫码时代,让法治为老人留个慢窗口2024-09-18
-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2024-09-18
- 什么是低空经济2024-09-18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职住地识别的公交通勤...2024-09-18
- 外耳道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2024-09-18
- 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烃类转化中的研...2024-09-18
-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2024-09-18
- 公路用胶粘剂制备与工程造价应用研究2024-09-18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帮助了解你的免疫力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