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6篇)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6篇)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Version:1.2: 实验一软件测试管理 姓名:姓名:班级:班级:学号:学号: 一、实验目的 1.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Version:1.2:
实验一软件测试管理
姓名:姓名:班级:班级:学号:学号:
一、实验目的
1.2.练习和掌握软件测试管理的一般过程与步骤;掌握测试管理的人工过程和能够通过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以下工作:a)b)c)d)e)配置软件资产信息、软件需求、软件模型和缺陷数据库;创建和管理多个测试组和用户;配置测试环境、编写详细测试计划、安排测试进度;设计测试脚本、测试用例;实施测试、执行测试和评估测试。
二、实验环境
2.12.22.3计算机一台WindowsXPProfessional–VmwareWorkstationRationalRobot软件
三、实验要求
3.1使用office套件(包括visio)手工配置软件资产信息、软件需求和
软件模型,编写测试计划、安排测试进度、实际测试脚本和测试用例;3.2利用RationalTestManager实现软件测试管理。
四、实验内容
1.熟悉office套件的使用,会利用RationalTestManager实现软件测试管理采用C/C++或者JAVA编程实现辨别三角形的程序(本次实验使用JAVA的APPLET实现)其程序如下packagexiaobao;
importjava.util.Scanner;publicclassTriangle{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doublea,b,c;Scannerinput=new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ln("输入三角形的三边:");
a=input.nextDouble();b=input.nextDouble();c=input.nextDouble();input.close();if(a>0&&b>0&&c>0){if(a+b>c&&a+c>b&&b+c>a){System.out.println("能构成三角形.");if(a*a+b*b==c*c||a*a+c*c==b*b||b*b+c*c==a*a){if(a==b||a==c||b==c){System.out.printl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ln("一般直角三角形.");}}elseif(a==b&&b==c&&a==c){System.out.println("为等边三角形.");}elseif((a==b&&a!=c)||(a==c&&a!=b)||(b==c&&a!=c)){System.out.println("为等腰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ln("为一般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ln("不能构成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ln("不能构成三角形.");}}}
2.3.编写测试用例判别三角形,利用RationalRobot工具,分别对判别三角行程序和Rational自带例程TryIt进行功能性测试,给出测试报告和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三角形判别程序运行结果截图:
2.输入不同的值可能产生的结果:a.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
h.不是数字,请重新输入!
“判别三角形应用程序”测试计划判别三角形应用程序”1引言
1.1标识
1.2系统概述
本次实验是在虚拟机WindowsXPProfessional环境中运行,使用该虚拟机下的Rational工具集和office套件进行测试。在该环境中测试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测试工具,
建立工程项目,编写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测试脚本。相关文档:《测试进度计划》《功能说明、书》
3测试环境
1.硬件环境:装有WindowXP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一台2.软件环境:Rational工具集、office套件、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虚拟机下装有WindowsXPProfessiona系统、Java虚拟机、eclipse编程环境
3.x(测试现场名)测试现场名)
(本条应该标识一个或多个用于测试的测试现场,并分条描述每个现场的软件测试环境)
3.x.1软件项
(本条应该按名字、编号和版本标识在测试现场执行测试活动所需的软件相,例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数据库、输入文件等)
编号123
测试名称输入要求是否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类型
操作系统WindowsXPProfessionaWindowsXPProfessionaWindowsXPProfessiona
软件项IBMRationalTestIBMRationalTestIBMRationalTest
3.x.2硬件及固件项
计算机一台
3.x.3其他材料
1.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word版2.GBT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3.软件测试国际文档IEEE829-2008
3.x.4所有权种类、需方权利和许可证所有权种类、
3.x.5安装、测试与控制安装、测试与控制
IBMRationalTest、WindowsXPProfessiona、Myeclipse的软件的安装对a.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
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等几种情况分别进行测试与控制h.不是数字,请重新输入
3.x.6参与组织
3.x.7人员
本次实验是针对一个较小的程序所设计的,故工作量不是很大,完成本次试验是一个人就可以。
3.x.8定向计划
3.x.9要执行的测试
本次计划是对三角形这个程序进行简单的测试
4计划4.1总体设计
本次测试时采用的是功能测试,是功能测试里面的等价类测试,就是把所要测试的a.
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不是数字,请重新输入。等几种情况分别进行测试与控制
h.
4.1.1测试级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功能性测试里面的规格说明、概要测试、详细设计对应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这三个级别。
4.1.2测试类别
本次测试采用的是错误测试。
4.1.3一般测试条件
例如直角三角形输入3、4、5满足3+4>5、3+5>4、5+4>3这些条件同时还满足3×3+4×4=5×5
4.1.4测试过程
(在渐进测试或累计测试情况下,本条解释计划的测试顺序或过程)
4.1.5数据记录、规约和分析数据记录、
(本条应该标识并描述在本STP中标识的测试期间和测试之后要使用的数据记录、归纳和分析过程。若适用,这些过程包括记录测试结果、将原始结果处理为适合评价的形式,以及保留数据规约与分析结果可能用到的手工、半自动、自动技术)
4.2计划执行的测试
a.不是三角形是数字其取值x在x>0其三个值x1、x2、x3不满足这三个x1+x2>x3、x1+x3>x2、x3+x2>x1中的一个就行了b.等腰直角三角形是数字三个的取值x满足x>0并满足x1+x2>x3、x1+x3>x2、x3+x2>x1这三个同时还满足x1=x2且x1*x1+x2*x2=x3*x3、x3=x2且x2*x2+x3*x3=x1*x1、x3=x1且x1*x1+x3*x3=x2*x2、c.直角三角形是数字三个的取值x满足x>0并满足x1+x2>x3、x1+x3>x2、x3+x2>x1这三个同时还满足x1*x1+x2*x2=x3*x3、x2*x2+x3*x3=x1*x1、x1*x1+x3*x3=x2*x2、d.等边三角形是数字其取值x在x>0,其三个值x1、x2、x3满足x1=x2=x3
f.等腰三角形是数字其取值x在x>0,有且仅有两条边x1、x2相等并满足x1+x2>x3且x1*x1+x2*x2≠x3*x3e.不等边三角形是数字其取值x在x>0,三个值x1、x2、不满足x1=x2、x3x2=x3、x1=x3中的任何一个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h.不是数字,请重新输入。
4.2.x(被测试项)被测试项)
是功能性测试如输入3、4、5这些都是输入值而“直角三角形”则是输出值
4.2.x.y(测试项目的唯一标识)(测试项目的唯一标识)
(本条应有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并为该测试提供以下测试信息:a.测试对象;三角形的类型b.测试级;单元测试c.测试类型;错误测试d.需求规格说明所规定的合格方法;e.测试方法;等价类测试
4.3测试用例
a.测试用例的名称和标识;该测试是针对三角形的三条边输入的都应该是几个阿拉伯数字b.简要说明本测试用例涉及的测试项和特性;有三项值通过输入这三个值判断三角形的类型c.输入说明;输入三个值d.输出说明;针对这三个值输出情况如下:
a.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h.不是
数字,请重新输入e.环境要求;
1.硬件环境:装有WindowXP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一台2.软件环境:Rational工具集、office套件、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虚拟
机下装有WindowsXPProfessiona系统、Java虚拟机、eclipse编程环境
5测试进度表
本章应该包括或引用知道实施本计划中所标识测试的进度表。包括:a.描述测试被安排的现场和知道测试的时间框架的列表或图表;b.每个测试现场的进度表1)分配给测试主要部分的时间和现场时间;2)现场测试前,用于建立软件测试环境和其他设备、进行系统调试、定向培训和熟悉工作所需的时间;3)测试所需的数据库/数据文件值、输入值和其他操作数据的集合;4)实施测试,包括计划的重测试;5)软件测试报告的准备、评审和批准。其列表如下:
测试类型a.不是三角形
测试用例(1、2、6)…
用时20分钟
测试结果无错误无错误
b.等腰直角三角(1、1、1.414)10分钟…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
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h.不是数字,请重新输入。(3、4、5)…(6、6、6)…(8、8、15)…(2、3、4)…(-4、5、8)…(Hg、法、5)…10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20分钟20分钟
无错误无错误无错误无错误无错误无错误
6需求的可追踪性7评价
本次试验是针对一个小程序进行测试的,其内容和工作量不是很大,具体的就是输入三
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h.不是
数字,请重新输入中的哪一种
个值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是a.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
8注释
“判别三角形应用程序”测试说明判别三角形应用程序”
1引言1.1标识
编号123测试名称输入要求是否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类型操作系统WindowsXPProfessionaWindowsXPProfessionaWindowsXPProfessiona软件项IBMRationalTestIBMRationalTestIBMRationalTest
1.2系统概述
1.硬件环境:装有WindowXP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一台2.软件环境:Rational工具集、office套件、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虚拟机下装有WindowsXPProfessiona系统、Java虚拟机、eclipse编程环境
1.3文档概述
(本条包括本文档的用途与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或私密性要求)
1.4与其他计划的关系
(若有,本条描述本计划和有关项目管理计划的关系)
1.5基线
(给出编写本软件测试计划的输入基线,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2引用文件
3.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word版4.GBT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3.软件测试国际文档IEEE829-2008
3测试准备
输入三个值针对这三个值输出情况如下:
a.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h.不是
数字,请重新输入需要的环境有
1.硬件环境:装有WindowXP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一台2.软件环境:Rational工具集、office套件、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虚拟机下装有WindowsXPProfessiona系统、Java虚拟机、eclipse编程环境
3.x(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本条应用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并提供简要说明,应分为以下几条。当所需信息与前面为另一测试所指出的信息重复时,此处可作引用而无需重复)
3.x.1硬件准备
硬件环境:装有WindowXP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一台
3.x.2软件准备
软件环境:Rational工具集、office套件、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虚拟机下装有WindowsXPProfessiona系统、Java虚拟机、eclipse编程环境
3.x.3其他测试前准备4测试说明
注意:要按照测试计划执行警告:按照测试计划所规定的要求执行
4.x(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本条应用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并分为以下几条)
4.x.y(测试用例的项目唯一标识符)测试用例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本条应用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用例,说明其目的并提供简要描述)
4.x.y.1涉及的需求
IBMRationalTest4.x.y.2先决条件硬件环境:装有WindowXP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一台软件环境:Rational工具集、office套件、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虚拟机下装有WindowsXPProfessiona系统、Java虚拟机、eclipse编程环境
4.x.y.3测试输入
按照上面的列出图形同上4.x.y.4预期测试结果a.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h.不是
数字,请重新输入
4.x.y.5评价结果的准则
都在测试范围内
4.x.y.6测试过程
同上所述
4.x.y.7假设和约束
5需求的可追踪性6注释
“判别三角形应用程序”测试报告判别三角形应用程序”
1引言1.1标识
(本条应包含本文档使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包括标识号、标题、缩略语、版本和发行号)
1.2系统概述
本次实验是在虚拟机WindowsXPProfessional环境中运行,使用该虚拟机下的Rational工具集和office套件进行测试。在该环境中测试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测试工具,
建立工程项目,编写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测试脚本。相关文档:《测试进度计划》《功能说明、书》
1.3文档概述
(本条包括本文档的用途与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或私密性要求)
1.4与其他计划的关系
(若有,本条描述本计划和有关项目管理计划的关系)
1.5基线
(给出编写本软件测试计划的输入基线,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2引用文件
(列出本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的编号、标题、修订版本和日期。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的供货渠道获得的所有文档的来源)
3测试结果概述
(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提供测试结果的概述)
3.1对被测试软件的总体评估
(本条应:a.根据本报告中所展示的测试结果,提供对该软件的总体评估;b.标识在测试中检测到得任何遗留的缺陷、限制或约束;c.对每一遗留的缺陷、限制或约束,应描述:1.对软件和系统性能的影响,包括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的标识;2.为了更正它,将对软件和系统涉及产生的影响;3.推荐的更正方案/方法)
3.2测试环境的影响
(本条应对测试环境与操作环境的差异进行评估,并分析这种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3改进建议
通过这次试验,应该要细化各个部分和细节内容使其结构清楚条理分明
4详细的测试结果
a.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h.不是
数字,请重新输入
4.x(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4.x.1测试结果小结
本次试验是针对一个小程序进行测试的,其内容和工作量不是很大,具体的就是输入三个值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是a.不是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
数字,请重新输入中的哪一种
h.不是
4.x.2遇到了问题
是功能性测试如输入3、4、5这些都是输入值而“直角三角形”则是输出值但是其输
出值是错误的
4.x.2.y(测试用例的项目唯一标识符)测试用例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4.x.3与测试用例过程的偏差与测试用例/过程的偏差4.x.3.y(测试用例的项目唯一标识符)测试用例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5测试记录
测试类型a.不是三角形
测试用例(1、2、6)…用时20分钟测试结果无错误无错误
b.等腰直角三角(1、1、1.414)10分钟…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f.等腰三角形e.不等边三角形
g.不在允许取值的范围之内,请重新输入!h.不是数字,请重新输入。(3、4、5)…(6、6、6)…(8、8、15)…(2、3、4)…(-4、5、8)…(Hg、法、5)…10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20分钟20分钟
无错误无错误无错误无错误无错误无错误
6评价
该次试验出现了一些缺陷,如输入谢谢特别的标识符,就不在其测试范围内。
7测试活动总结
通过该次试验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测试,了解其过程和原理,并知道了各种工具的使用以及他呢的各自的区别,并认识了整个测试的流程,本次试验也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错误和缺陷,以后再测试中要严格按照测试计划和要求执行测试,通过本测试掩饰我对策是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也知道如何进行简单的测试。
六、手工测试与工具辅助测试的比较
工具测试可以运行跟多复杂的程序和做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准确节省时间而手工测试比工具测试产生的缺陷和错误要多得多。所以工具测试要比手工测试优越得多。
篇二: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报告三
课程名称
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日期3.7-3.21
实验项目名称
白盒测试
实验地点1#617
实验类型
□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学时
8
实验组成员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掌握白盒测试方法,使用各类代码覆盖率方法及基本路径测试方法对代码进行手工测试。二、实验环境(本实验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和相关软件)
硬件:微型计算机软件:要求安装有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word、VC++或者MyEclipse
网络:可以访问互联网三、实验内容
单元测试脚本1:给定三个正整数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判定是否构成三角形以及所属三角形的种类。
开始
输入三个正整数:a、b、c
Y
提示“等边三角形”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N
Y
三条边相等
Y提示“等腰三角形”
NN
两条边相等
提示“普通三角形”
提示“不是三角形”
结束
//C语言#include<stdio.h>voidmain()
{inta,b,c;printf("Enterthreenumbers:");scanf("%d%d%d",&a,&b,&c);if((a+b>c)&&(b+c>a)&&(a+c>b)){if((a==b)&&(b==c))printf("等边三角形");if((a==b)||(b==c)||(a==c))printf("等腰三角形");elseprintf("普通三角形");}elseprintf("不是三角形");printf("\n");
}
//Java语言importjava.util.Scanner;publicclasstestTriangle{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inta,b,c;Scannersc=new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Enterthreenumbers:");a=sc.nextInt();b=sc.nextInt();c=sc.nextInt();if((a+b>c)&&(b+c>a)&&(a+c>b)){if((a==b)&&(b==c))System.out.println("等边三角形");if((a==b)||(b==c)||(a==c))System.out.println("等腰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ln("普通三角形");}elseSystem.out.println("不是三角形");System.out.println("\n");
}}
单元测试脚本2:给定10组整数序列,每组三个整数,计算每组的最大数并输出。#include<stdio.h>voidmain(){
inti,a,b,c;i=0;while(i<10){
printf("Enterthreenumbers:");
scanf("%d%d%d",&a,&b,&c);
if(a>b)
{
if(a>c)printf("max:a=%d\n",a);
elseif(a==c)printf("max:a=c=%d\n",a);
elseprintf("max:c=%d\n",c);
}
else
{
if(a==b)
{
if(a>c)printf("max:a=b=%d\n",a);
elseif(a==c)printf("max:a=b=c=%d\n",a);
elseprintf("max:c=%d\n",c);
}
else
{
if(b>c)printf("max:b=%d\n",b);
elseif(b==c)printf("max:b=c=%d\n",b);
elseprintf("max:c=%d\n",c);
}
}
i++;
}
}
主要工作内容:
1、依据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基本路径测试分别给出测试用例,用word表格记录;
序号
测试用例设计依据
测试数据
a
b
c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1
2
语句覆盖
3
4XXX
5
6
2、执行测试用例,将执行结果填入表格,给出bug报告;
3、给出修改建议。
注意:
1、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数据及预期结果;
2、基本路径测试要求画出程序流程图、控制流图,计算环形复杂度,给出路径并导出测试用例。
拓展实验
工资管理程序
输入数据部职门员表表DEmeppalrotymeeenTtTabalbe(le(姓部名门,,职销务售,量部)门,工资)处理过程为若销原售有量工最资大1的50部00门或中是每经个理职,员则增增加加210000元元工工资资
输出数据10输程入序表正格常中运无行数据
2无职员在销售量最大的部门中工作
工资管理程序部门伪代码,请用判定覆盖标准进行分析并设计测试用例。//DSize-DEPTTAB表的长度;ESize-EMPTAB表的长度
voidBonus(TABLEEMPTAB,TABLEDEPTTAB,intESIZE,intDSIZE,intERRCODE)
{
intMaxSales=0;
ERRCODE=0;
if((ESIZE<=0)||(DSIZE<=0))ERRCODE=1;
else
{for(inti:=1;i<=DSIZE;i++)//找最大销售量
{
if(Sales[i]>MaxSales)MaxSales=Sales[i];
}
for(intj=1;j<=DSize;j++)
{
if(Sales[j]==MaxSales)
{
Boolfound=false;
for(intk=1;k<=ESize;k++)
{
if(EMPTAB.Dept(k)==DEPTTAB.Dept(j))
{
found=true;if(salary(k)>=15000||Job(k)==’M’)
salary(k)=salary(k)+100;
else
salary(k)=salary(k)+200;
}
}
if(!found)ERRCODE=2;
}
}}}
NameJobcodeDeptSalary
Dept
Sales
雇员表(EMPTTAB)
部门表(DEPTTAB)
四、实验步骤1、研究单元测试脚本设计思路;2、根据代码设计说明设计测试用例;3、对单元测试代码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4、对拓展实验测试内容进行分析并设计测试用例;5、整理并提交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
1、依据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基本路径测试分别给出测试用例,用word表格记录;
序号
1
2
3
5
6789101112
测试用例设计依据语句覆盖
分支覆盖
条件覆盖
测试数据
a
b
c
1
2
3
2
2
2
2
3
4
2
2
2
2
2
3
2
3
4
1
2
3
1
2
3
3
2
1
2
3
1
2
2
3
预期结果
不是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普通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不是三角形
不是三角形
不是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实际结果
不是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不是三角形
不是三角形
不是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3
2
2
2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4
232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5
234普通三角形普通三角形
条件覆盖详细步骤:判定条件
a+b>cb+c>aa+c>ba==b
F
T
F
T
T
F
T
T
T
T
T
T
T
T
T
T
T
F
T
T
T
F
测试数据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b==ca==cabc
123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321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231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F
22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T
222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T232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F234普通三角形普通三角形
代码流程图开始
a,b,c
(a+b>c)&(b+c>a)&(
a+c>b)
N
Y
(a==b)&&
N
(b==c)
Y
等边三角形
不是三角形
(a==b)||(b==Nc)||(a==c)
Y
等腰三角形
普通三角形
结束
12
3
4
5
8
6
7
9
基本路径测试:环形复杂度为4。Path1:1-2-8-9Path2:1-2-3-4-9Path3:1-2-3-5-6-9Path4:1-2-3-5-7-9
测试用例设
Path
计依据
1
2
基本路径测
试3
4
测试数据
a
b
c
1
2
3
2
2
2
2
2
3
2
3
4
预期结果不是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
修改建议,在“if((a==b)||(b==c)||(a==c))printf("等腰三角形");”语句前面加一个else即将语句改为“elseif((a==b)||(b==c)||(a==c))printf("等腰三角形");”
基本路径测试
环形复杂度为4。
实际结果
不是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
2、
测试用例设
序号
计依据
i
1
0
2
1
3
2
4
3
5
语句覆盖
4
6
5
7
6
8
7
9
8
测试数据
a
b
c
3
2
2
3
2
3
3
2
4
3
3
2
3
3
3
3
3
4
2
3
2
2
3
3
2
3
4
预期结果
max:a=3max:a=c=3max:c=4max:a=b=3max:a=b=c=3max:c=4max:b=3max:b=c=3max:c=4
实际结果
max:a=3max:a=c=3max:c=4max:a=b=3max:a=b=c=3max:c=4max:b=3max:b=c=3max:c=4
10
0
4
3
3
max:a=4
max:a=4
11
1
4
3
4
max:a=c=4
max:a=c=4
12
2
4
3
5
max:c=5
max:c=5
13
3
4
4
3
max:a=b=4
max:a=b=4
14
分支覆盖
4
4
4
4max:a=b=c=4max:a=b=c=4
15
5
4
4
5
max:c=5
max:c=5
16
6
3
4
3
max:b=4
max:b=4
17
7
3
4
4
max:b=c=4
max:b=c=4
18
8
3
4
5
max:c=5
max:c=5
19
0
3
2
1
max:a=3
max:a=3
20
条件覆盖
1
3
3
3max:a=b=c=3max:a=b=c=3
21
104
5
6
结束
结束
ii<10a>ba>ca==ca==ba>ca==cb>cb==cabc预期结果实际结果
0
T
322max:a=3max:a=3
1
T
F
T
323max:a=c=3max:a=c=3
2
F
F
324max:c=4max:c=4
34TF
TTFT
332max:a=b=3max:a=b=3
333
max:
max:
a=b=c=3a=b=c=3
5
FF
334max:c=4max:c=4
6
F
T
232max:b=3max:b=3
7
F
T
233max:b=c=3max:b=c=3
8
F
F
234max:c=4max:c=4
9
123max:c=3max:c=3
10F
235执行结束执行结束
12
3
4
65
7
21
9
10
811
121314
15
16
18
19
17
20
复杂度:10Path1:1-2-21Path2:1-2-3-4-5-20-2-21Path3:1-2-3-4-6-7-20-2-21Path4:1-2-3-4-6-7-8-20-2-21Path5:1-2-3-9-10-11-20-2-21Path6:1-2-3-9-15-17-20-2-21Path7:1-2-3-9-10-12-13-20-2-21Path8:1-2-3-9-10-12-14-20-2-21Path9:1-2-3-9-15-16-18-20-2-21Path10:1-2-3-9-15-16-19-20-2-21
序号path1path2
测试用例设计依据
Path3
Path4Path5
Path6
基本路径测试
Path7
Path8
Path9
Path10
测试数据abci
03211
3232
预期结果
max:a=3max:a=c=3
实际结果
max:a=3max:a=c=3
2133
max:c=3
max:c=3
3314max:a=b=3
max:a=b=3
3335max:a=b=c=3max:a=b=c=3
2236
max:c=3
max:c=3
2317
max:b=3
max:b=3
1338max:b=c=3
max:b=c=3
1239
max:c=3
max:c=3
3.
测试数据雇员表(EMPTTAB):
NameJobDeptSalarycode
预期结果ERRCode=1
部门表(DEPTTAB):
Dept
Sales
测试结果ERRCode=1即表格中无数据
雇员表(EMPTTAB):
JobNamecodeDeptSalary
经张三
理
A13000
普李四
员
B16000
普王五
员
A3000
部门表(DEPTTAB):
Dept
Sales
A
50万
B
45万
C
50万
ERRCode=2
JobNamecodeDeptSalary
经张三
理
A13100
普李四
员
B16000
普王五
员
A3200
ERRCode=2Job
Namecode经
张三理普
李四员普
王五员
DeptABA
Salary13100160003200
六、实验总结(对本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通过这三次的上机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程序,用不同的白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也测试出来一些问题,并解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甚至分不清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的区别,经过和同学探讨,解决了不少问题,努力的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篇三: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
学号:
《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报告与习题册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系别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
计算机学院一班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目
录
实验学时:
项目
实验一基于白盒测试的用例设
计与验证(一)
实验二基于白盒测试的用例设计与验证(二)
实验三基于黑盒测试的用例设计与验证(一)
实验四基于黑盒测试的用例设计与验证(二)
成绩
实验五JUnit的安装与使用
实验六LoadRunner的使用
实验七WinRunner的使用
批改时间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
实验一:基于白盒测试的用例设计与验证
(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Eclipse开发环境
(2)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能够利用Java实现简单的程序开发
(3)熟悉白盒测试基本原理
(4)掌握白盒测试的逻辑覆盖法,能够依据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的原理进行相应测试用例的设计工作。
二.实验内容
(1)选择一门语言,完成指定的单元程序开发。#include<stdio.h>voidmain(){
intm,n,p,q;printf("pleaseinputm,n,p,q:\n");scanf("%d,%d,%d,%d",&m,&n,&p,&q);if(m>0&&n<6){
m=n+3;n=n*2;}if(p>5||q<0){
p=2*q+5;q++;}printf("输出的四个数是:%d,%d,%d,%d\n",m,n,p,q);
实验时间:
return;}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
(2)分别依据白盒测试逻辑覆盖法中的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
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的原理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3)根据给定的流程图,实际运行测试用例,检测程序的实现是否正确。
三.程序流程图
开始
Tm>0ANDn<6
F
Tp>5ORq<0
F
打印m、n、p、q
m=n+3n=n*2
p=2*q+5q++
结束
运行结果语句覆盖:测试用例m=1,n=2,p=6,q=-1m=2,n=3,p=4,q=1m=-1,n=7,p=7,q=-2
取值条件T1,T2,T3,T4T1,T2,F3,F4F1,F2,T3,T4
具体取值条件m>0,n<6,p>5,q<0m>0,n<6,p<5,q>0m<0,n>6,p>5,q<0
实验时间:
m=-2,n=4,p=3,q=3
实验地点:
F1,F2,F3,F4
实验学时:
m<0,n<6,p<5,q>0
判定覆盖:测试用例输入:{m=3,n=2,p=9,q=-3}输出:{m=5,n=4,p=-1,q=-2}
具体取值条件m>0,n<6,p>5,q<0
判定条件m>0andn<6p>5orq<0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
输入:{m=-4,n=10,p=2,q=4}m<0,n>6,p<5,q>0
m<0andn>6
输出:{m=-4,n=10,p=2,q=4}
p<5orq>0
条件覆盖:测试用例输入:{m=1,n=7,p=6,q=2}输出:{m=1,n=7,p=9,q=3}输入:{m=-3,n=4,p=1,q=-1}输出:{m=-3,n=4,p=3,q=0}
取值条件T1,F2,T3,F4
F1,T2,F3,T4
具体取值条件m>0,n>6,p>5,q>0
m<0,n<6,p<5,q<0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
判定-条件覆盖:测试用例输入:{m=1,n=2,p=6,q=-1}输出:{m=5,n=4,p=3,q=0}输入:{m=-1,n=9,p=4,q=2}输出:{m=-1,n=9,p=4,q=2}
取值条件T1,T2,T3,T4
F1,F2,F3,F4
具体取值条件m>0,n<6,p>5,q<0
m<0,n>6,p<5,q>0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
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用例输入:{m=1,n=2,p=6,q=-1}输出:{m=5,n=4,p=3,q=0}输入:{m=1,n=7,p=6,q=1}输出:{m=1,n=7,p=7,q=2}输入:{m=-1,n=2,p=3,q=-1}输出:{m=-1,n=2,p=3,q=0}输入:{m=-1,n=7,p=3,q=1}输出:{m=-1,n=7,p=3,q=0}
覆盖条件T1,T2,T3,T4
具体取值条件m>0,n<6,p>5,q<0
T1,F2,T3,F4
m>0,n>6,p>5,q>0
F1,T2,F3,T4
m<0,n<6,p<5,q<0
F1,F2,F3,F4
m<0,n>6,p<5,q>0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
四.实验内容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体会。
答:遇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编写程序有点问题,总是输不出结果,不断进行检查和调试,以至于花费很多时间。
解决方法:通过自己检查和调试和向同学寻求帮助得以解决问题,最后运行得到结果。
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只有自己动手去做,才会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我还知道了白盒覆盖的几种覆盖方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
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总之,我们要知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不
断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实验一:基于白盒测试的用例设计与验证
(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二分查找算法,能正确实现程序
(2)掌握白盒测试的基本路径测试法,重点掌握如何根据程序控制流计算程序
的环路复杂度,并且确定程序基本路径。
二.实验内容
(1)选择一门语言,完成二分查找的实现;。源代码:#include<stdio.h>intfind(int*arry,intleng,intkey){intlow=1;intmid;inthigh=leng;while(low<=high){mid=(low+high)/2;if(key>arry[mid-1])low=mid;elseif(key<arry[mid-1])high=mid;
篇四: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
广东*融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实验编号及实验名称
实验一黑盒测试方法实验
系别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2018.3.26实验时数
4
指导老师
同组其他成员
无
成绩
一、实验U的及要求
1、理解测试用例的重要性。2、熟练掌握等价类划分、边界值方法、决策表和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1.使用软件:装有QTP功能测试软件2.实验设备:装有Windows的联网的个人计算机
实验内容及步骤(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
1、实验题目:登陆框测试在各种输入条件下,测试程序的登录对话框功能。
用户名和密码的规格说明书如下:(密码规则同用户名规则。)・用户名长度为6至10位(含6位和10位);・用户名由字符(a-z、A-Z)和数字(0-9)组成;・不能为空、空格和特殊字符。要求:按照规格说明书,分别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步骤:(1)分析规格说明书,确左输入条件、输出条件的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以及各个边界条件:(2)第二步:填表格并编号:(3)第三步:设计测试用例:(4)第四步:执行测试用例。2、员工薪制问题。(1)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4%,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2%。(2)非年嶄制员工:严重过失,扣月嶄资的8%,过失,扣月嶄资的4%。步骤:(1)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列出原因和结果:(2)找出原因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原因与原因之间的约朿关系,画出因果图;(3)将因果图转化成决策表:(4)根据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的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
四、实验结果(包括程序或图表、结论陈述、数据记录及分析等,可附页)
等价类划分方法:从输入域来对等价类进行划分:
编号
ElE2E3E4E5E6
E7E8E9E10
输入条件
用户名长度小于6位用户名长度大于10位用户名为空用户名包含空格用户名包含特殊字符用户名长度为6至10位(含6位和10位),且由字符(a-z、A-Z)和数字(0-9)组成,且用户名不为空、不含空格和特殊字符密码长度小于6位密码长度大于10位密码为空密码包
有效等价类
是
无效等价类是是是是是
是是是是
Ell
密码包含特姝字符
是
E12
密码长度为6至10位(含6位和10位),且由字符(a-z、是
A-Z)和数字(0-9)组成,且密码不为空、不含空格和特
殊字符
五、实验总结(包括心得体会、问题回答及实验改进意见,可附页)
通过本次实验,我理解了测试用例的重要性。熟练掌握了等价类划分、边界值方法、决策表和因果
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六、教师评语1、完成所有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2、完成绝大部分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3、完成大部分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4、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基本正确,所完成的结果基本正确:5、未能很好地完成规左的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不正确或结果不正确。评定等级:
签名:
附四一1、实验结果(包括程疗;或图表、结论陈述、数据记录及分析等,可附页)与上表
对应的测试用例
①假设密码格式正确
测试用例编号Testi
输入用户名hahah
期望输出
对应等价类
用户需长度小于6位E1
Test2
Hahahahhahaha
用户名长度大于10位E2
Test3
用户名不能为空
E3
Test4
Haha
用户名不能包含空格E4
Test5
哈哈
用户名不能包含特殊E5
Test6
Haha233
②假设用戸名格式正确
测试用例编号
输入密码
Test?
hahah
Test8
Hahahahhahaha
Test9
TestlOTestll
Haha哈哈
Testl2
Haha233
用户名合法
E6
期望输出密码长度小于6位密码长度大于10位密码不能为空密码不能包含空格
密码不能包含特殊字符密码合法
对应等价类E7E8E9E10E11
E12
编号E13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长度为6至10位,且由字母a-z和数字0-9组成
有效等价类是
无效等价类
Ell
输入用户划和密码长是
度为6至10位,且由字
母A-Z和数字0-9组成
E15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长是
度为6至10位,且由字
母A-Z、a-z和数字0-9
共同组成
测试用例编号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Testl3
haha233
Testl4
HAHA233
TestlS
Haha233
从输出域来对等价类进行划分
期望输出用户名和密码合法用户名和密码合法用户名和密码合法
与上表对应的测试用例
边界值划分方法:
(1)首先假设其他条件正确,从用户名和密码长度角度确龙边界
变量
变量取值
等价类编号
用户名长度小于6
E1
用户名
[6,10]
E2
密码长度大于10
E3
密码长度小于6
E4
密码
[6,10]密码长度大于10
(2)根据相关边界值来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编号
用户名
E5E6
密码
Testi
Haha5
haha233
对应等价类E13E14E15
备注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预期输出
F
用户名长度小于6
Tcst2Test3
Hahah6Hahaha7
Test4
Hahahaha9
Test5
HahahahalO
Test6
Hahahahahl1
Test7
haha233
Test8
haha233
Test9
haha233
Test10
haha233
Test11
haha233
Test12
haha233
2.(1)根据规格需求,列岀原因和结果
原因:C1:员工是年嶄制员工C2:员工是非年崭制员工C3:严重过失
C4:过失
结果:S1:扣年终风险金4%
S2:扣年终风险金2%S3:扣月薪资8%S4:扣月薪资4%
(3)画出因果图
haha233haha233haha233haha233haha233Haha5Hahah6Hahaha7Hahahaha9HahahahalOHahahahahl1
篇五: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
哈尔滨华德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
系别:计算机应用技术系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
*名:***
学期:2012年春季学期
实验成绩: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监制
基本路径覆盖测试用例
输入期望输出覆盖对象测试结果Case16a=1,b=6,c=70A->D0
Case17a=7,b=6,c=10A->B->D0
Case18a=1,b=7,c=60A->B->C->D0
Case19a=3,b=3,c=33A->B->C->E->G->H3
Case20a=3,b=3,c=42A->B->C->E->G->I2
Case21a=4,b=3,c=32A->B->C->E->F->H2
Case22a=3,b=4,c=32A->B->C->E->G->J->H2
Case23a=3,b=4,c=51A->B->C->E->F->J->K1
3.题目三:计算生日是星期几
已知公元1年1月1日是星期一。编写一个程序,只要输入年月日,就能回答那天是星期几。应用逻辑覆盖方法和基路径测试方法为上面的问题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设计控制流图
实验总结:软件测试主要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经过这次实验我具体练习了这两种测试的各种方法熟悉了测试的思考过程和步骤。
篇六: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一:软件测试方法
一:实验题目采用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测试
二:试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采用软件测试中的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从而巩固所学的软件测试知识,对软件测试有更深层的理解。
三:实验设备个人PC机(装有数据库和集成开发环境软件)
四:实验内容1):为以下流程图所示的程序段设计一组测,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
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并在各题下面写出测试用例、覆盖路径及结果等。
2):画出下列代码相应的程序流程图,并采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为以下程序段设计测试用例(需列出具体实验步骤)。
voidDo(intX,intA,intB)
{
1
if((A>1)&&(B==0))
2
X=X/A;
3
if((A==2)||(X>1))
4
X=X+1;
5}采用基本路经测试方法测试用例,并写出具体步骤
3):在某网站申请免费信箱时,要求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密码及确认密码,对每一项输入条件的要求如下:
用户名:要求为4位以上,16位以下,使用英文字母、数字、“-”、“_”,并且首字符必须为字母或数字;
密码:要求为6~16位之间,只能使用英文字母、数字以及“-”、“_”,并且区分大小写。测试以上用例。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编码,然后进行等价类测试,当用户名和密码正确输入时提示注册成功;当错误输入时,显示不同的错误提示
通过分析测试用例以及最后得到的测试用例表分析所测程序的正确性,最后总结自己在这次试验中的收获并写出自己在这次试验中的心得体会。五:实验步骤
1)
(1)用语句覆盖方法进行测试
语句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
至少被执行一次。由流程图可知该程序有四条不同的路径:
P1:A-B-D
P2:A-B-EP3:A-C-F
P4:A-C-G
由于p1p2p4包含了所有可执行的语句,按照语句覆盖的测试用力设计原则,设计测试
用例
语句覆盖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具体取之条件
通过路径
X=17,y=17
x>8,y>5,x>16,y>10
P4(A-C-G)
X=6,y=4
X<=8,y<=5,x>0,y>0
P1(A-B-D)
X=-5,y=-3
X<=8,y<=5,x<=0,y<=0
P2(A-B-E)
无法检测出逻辑错误
(2)用判定覆盖方法进行测试
判定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每个判断的取真和
取假分支至少各执行一次,即判断条件真假均被满足。
条件覆盖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具体取之条件
判定条件
通过路径
X=17,y=17
x>8,y>5,x>16,y>10
A=T,C=T
P4(A-C-G)
X=6,y=4
X<=8,y<=5,x>0,y>0
A=F,B=F
P1(A-B-D)
X=-5,y=-3
X<=8,y<=5,x<=0,y<=0
A=F,B=T
P2(A-B-E)
X=10,y=6
x>8,y>5,x<16,x<10
A=T,C=F
P3(A-C-F)
(3)
用条件覆盖进行测试
条件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执行被测程序后要使每个判断中每个条
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对于第一个判定条件A,可以分割如下:条件x>8:取真时为T1,取假时为F1;条件y>5:取真时为T2,取假时为F2;
对于第二个判定条件B,可分割如下:条件x>0:取真时为T3,取假时为F3;条件y>0:取真时为T4,取假时为F4;
对与第三个判定条件C,可分割如下:条件x>16:取真时为T5,取假时为F5;
条件y>10:取真时为T6,取假时为F6;根据条件覆盖测试思想,组成测试用例如图:
测试用例
取值条件
通过路径
X=9,y=4
T1,F2,T3,T4,F5,F6
P2(A-B-E)
X=-1,Y=6
F1,T2,F3,T4,F5,F6
P1(A-B-D)
X=9,Y=6
T1,T2,T3,T4,F5,F6
P3(A-C-F)
X=17,Y=11
T1,T2,T3,T4,T5,T6
P4(A-C-G)
(4)
X=9,Y=-1
T1,F2,T3,F4,F5,F6
P1(A-B-D)
条件覆盖条件取值不同时,有时会覆盖相同路径,因此无法完全覆盖
用判定/条件覆盖进行测试
判定/条件覆盖进行测试实际上是将前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设计方法,他是判定
和条件覆盖设计方法的交集,及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啊条件中的所有条
件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同时,所有的判断可能结果至少执行一次。依据此思想
可以的到测试用例表
测试用例
取值条件
判定条件
通过路径
X=9,y=4
T1,F2,T3,T4,F5,F6A=F,B=T,C=F
P2(A-B-E)
X=-1,Y=6
F1,T2,F3,T4,F5,F6A=F,B=T,C=F
P1(A-B-D)
X=9,Y=6
T1,T2,T3,T4,F5,F6A=T,B=T,C=F
P3(A-C-F)
X=17,Y=11
T1,T2,T3,T4,T5,T6A=T,B=T,C=T
P4(A-C-G)
X=9,Y=-1
T1,F2,T3,F4,F5,F6A=F,B=T,C=F
P1(A-B-D)
判定/条件覆盖无法完全覆盖路径
(5)用组合覆盖方法进行测试
条件组合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断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
至少出现一次,并且每个判断本身的判断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所给流程图存在十二种组合
组合编号
覆盖条件取值
判定—条件取值判定条件组合
1
T1,T2
A=T
2
T1,F2
A=F
3
F1,T2
A=F
4
F1,F2
A=F
5
T3,T4
B=T
6
T3,F4
B=T
7
F3,T4
B=T
8
F3,F4
B=F
9
T5,T6
C=T
10
T5,F6
C=T
11
F5,T6
C=T
12
F5,F6
C=F
由上图可得条件组合覆盖的测试用例为:
x>8,y>5,A真x>8,y<=5,A假X<=8,y>5,A假X<=8,y<=5,A假x>0,y>0,B真x>0,y<=0,B真X<=0,y>0,B真X<=0,y<=0,B假x>16,y>10,C真x>16,y<=10,C真X<=16,y>10,C真X<=16,y<=10,C假
测试用例
覆盖条件
覆盖路径
覆盖组合
X=17,y=11
T1,T2,T3,T4,T5,T6P4(A-C-B)
1,5,9
X=9,y=6
T1,T2,T3,F4,T5,F6P3(A-C-F)
2,6,10
X=-1,y=11
F1,T2,F3,T4,F5,T6P1(A-B-D)
3,7,11
(6)
X=5,y=7
F1,F2,T3,T4,F5,F6P2(A-B-E)
3,5,12
X=-1,y=-1
F1,F2,F3,F4,F5,F6P1(A-B-D)
4,8,12
条件组合覆盖测试方法也有缺陷,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完全覆盖基本路径。
用路径覆盖测试用例
路径覆盖就是涉及所有测试用例来覆盖程序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可得到下图:
测试用例X=9,y=6X=17,y=11X=7,y=4X=-1,y=-1
覆盖路径P3(A-C-F)P4(A-C-G)P2(A-B-E)P1(A-B-D)
覆盖条件T1,T2,T3,T4,F5,F6T1,T2,T3,T4,T5,T6,F1,F2,T3,T4,F5,F6F1,F2,F3,F4,F5,F6
2)
基本路径测试法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度,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1)求出所给代码流程图如下所示:
AB
C
(2)通过对流程图的分析,可以得到V(G)=3;(3)确定基本路径;通过程序流程控制图来导出基本的路径集合,通过分析可知,这里面有三条基本路径,给出所有的基本路径。
A-C-D-EA-C-EA-B-E(4)准备测试用例,确保基本路径中的每一条路径被执行一次。A=2,B=1,X=2可以覆盖路径A-C-D-E
A=3,B=0,X=0可以覆盖路径A-C-EA=2,B=0,X=3可以覆盖路径A-B-E3)首先完成一个用户注册的页面regiter.jsp,并用javascript进行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测试,运行结果如下:
(2)新建userregiter.class把对数据库的操作封装在里面,新建usebean.class用来获得输入字符。(3)web.xml文件配置如下<?xmlversion="1.0"encoding="gb2312"?><web-appversion="3.0"xmlns="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xsi:schemaLocation="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web-app_3_0.xsd"><display-name></display-name><welcome-file-list><welcome-file>regiter.jsp</welcome-file></welcome-file-list></web-app>()
六:程序代码七:测试用例表八:测试结果分析九:个人实验小结
对于任务一: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并在各题下面写出测试用例、覆盖路径及结果等。
对于任务二:,对于任务三:1、。
2、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列出等价类表(包括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并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栏目最新:
- 写作如何教、如何学:对全球写作教学调查...2024-09-14
- 2023年度课题结题报告(优质12篇)2024-08-02
- 假期报告心得体会(大全8篇)【精选推荐】2024-08-02
- 2023个人画像报告日常言论类,干部个人画...2024-08-02
- 2023年度最新委托调查合同金额,委托调查...2024-07-31
- 个人自评报告大学生,个人自评报告(汇总1...2024-07-31
- 最新领导个人自查报告,领导干部个人自查...2024-07-30
- 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2023年)2024-07-27
- 2023年某团委书记个人述责述廉报告2024-07-24
- 集团党委书记述责述廉报告(完整)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