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5年05月14日 06:34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妙语/调查/提醒

发布时间:2023-11-16 16:25:02 来源:网友投稿

妙语

吃点儿你不想吃的,比如青菜;
喝点儿你不想喝的,比如白开水;
做点儿你不愿做的事情,比如晨跑。

—当孩子问你“怎样保持健康生活”时,请这样回答

在那些足够确定的地方,能够向外探索至新的认知领域,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怎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一门知识

我担心你和所有人一样,又担心你和所有人不一样。

—育儿悖论的一种

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观

看起来很好吃,吃起来很好看。

—朋友圈美食照片的两大评论逻辑

睡眠不足带来的不只有黑眼圈,还有铁石心肠。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睡眠不足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会使人变得孤僻,缺乏同情心

开始让人舒服的,一定是语言;
后來让人舒服的,一定是人品。

—好的人际交往,除了利益,更多的是相互成就,彼此温暖

买东西千万不要货比三家,否则你可能三家的东西都买了。

—警惕“消费陷阱”

年轻的时候,爱上什么都不过分;
年纪大了,放弃什么都能理解。

—所谓成长

调查

父母和老师是少年儿童主要的榜样

榜样教育始终是少年儿童品德教育的有力抓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小学生偶像文化与榜样教育研究”显示,73.3%的受访少年儿童有榜样,父母和老师是少年儿童主要的榜样,运动员、科学家的榜样力量有大幅度提升。

统计发现,在受访少年儿童的榜样中,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父母、老师、运动员、同学朋友等同龄人、英雄或功臣、科学家、歌手、演员、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军事人物。不难看出,少年儿童的榜样以身边长辈为主,父母和老师是少年儿童主要的榜样。身边师长的言行更直观、更具有感染力与可模仿性,因此少年儿童更愿意把身边人作为榜样。

与2011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科学家的榜样影响力变化较大,从第11位上升到第5位。其次是运动员,从第7位上升到第3位。

对比少年儿童的偶像与榜样发现,在对偶像的选择上,少年儿童更倾向于明星人物,娱乐休闲和情感依恋是追星的重要目的。而对榜样的选择,少年儿童更倾向于科学家、文学家、英雄、功臣等,学习与激励是重要目的。但少年儿童的偶像与榜样也有一定的共性,像科学家、运动员,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拼搏精神,深得少年儿童的青睐,因此在偶像和榜样两个排行中均位居前列。

调查显示,一些与互联网有关的新兴职业从业者开始跻身少年儿童的榜样之列。数据显示,受访少年儿童把电竞高手作为榜样的比例为3%;
此外,部分少年儿童把网络主播等作为榜样。这说明,一些新兴的职业对少年儿童有较大吸引力,但也需要加大引导力度,使少年儿童了解新兴职业的特点与规律,避免盲目崇拜。

(孙宏艳)

提醒

时间管理的『避坑指南』

说到时间管理,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列出时间规划清单。作为家长,我们也总是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做学习计划来更好地管理时间。让我们一起避开时间管理的那些坑,帮孩子制订一份真正有效的学习计划吧。

还记得上初中时,我根据老师的要求做了一份暑假学习计划。从早上起床的英语朗读,一直到晚上睡觉前的阅读任务,每天安排得比上学时还紧凑,各项任务之间只留10分钟休息时间。这是时间管理最常见的一个坑,就是安排得太满太细,过于理想化。各种计划首先要考虑任务总量,把任务合理地分解到各个时段,而不能贪心地把时间排满。

家长避坑需要做到两点:第一,不要无上限地增加任务量,认为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学习,要意识到,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孩子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做;
第二,不要纠结先玩儿还是先学,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再进行合理调整。

去年,一个考研的学生因为考试焦虑找我求助,自述在备考过程中因为压力大而感觉烦躁,学习效果非常差。然后又因为学习效果太差而自责,于是加重了焦虑……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反反复复,苦恼不已。

这是时间管理的第二个坑,以为只有学习是有用的,除此之外都是浪费时间,导致规划执行过程的窒息化。

这里同样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我们要意识到,玩儿和学习一样,都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一份有效的时间管理计划,要把玩儿和学习放到一起进行规划;
二是要为孩子预留出应对特殊情况的时间,适当的弹性是确保一份时间规划可以执行的关键。

总之,时间的客观流逝不会随着我们的需要而改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无法管理时间的。我们能够管理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高效地完成预定任务,而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便捷而有效的方法。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避开时间管理的这些坑,帮助孩子制订出真正可执行的学习计划。

(赵静)

早起读书比秉烛夜读更有效

孩子熬夜学习不是好习惯,既不利于健康,也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其实,早起读书比秉烛夜读更有效。不过,小孩子大多贪睡,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要下点功夫。

1.循序渐进地改变。人的生物钟是稳定而规律的存在,作息习惯改变幅度太大,容易遭遇强烈的身体反抗。所以,养成早起习惯,要一步步来。比如,先试着让孩子提前15~30分钟入睡和早起,等到孩子适应了,再进一步。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一下子改变,否则不会有好结果。

2.父母以身作则。早起虽然是好事,但若孩子不习惯会觉得痛苦,尤其是当家人都躺在被窝里,只有他自己被迫早起时,无疑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父母陪孩子一起早睡早起,有助于孩子克服早起的困难。

3.规律作息时间。制订作息计划,父母要和孩子商量,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必须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商议出彼此满意的作息计划。

4.多表扬,多奖励。从某种意义上说,赖床是孩子的本能,早起痛苦是孩子的正常反应。所以,当孩子不赖床时,父母要给予表扬,激发孩子的热情,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惰性。

(任增辉)

【编辑:陈  彤】

猜你喜欢偶像榜样科学家偶像报意林·全彩Color(2020年1期)2020-12-02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24期)2020-06-21我的偶像中学生(2016年25期)2016-03-01与科学家面对面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5年10期)2015-11-07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2期)2015-07-07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2期)2015-07-07出卖偶像中学生(2015年35期)2015-03-01偶像们都恋爱了东方电影(2015年4期)2015-01-10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10期)2009-10-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