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心得体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心得体会3篇
【篇1】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最新)
社会治理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能,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工作的重心所在。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2019 年2 月27 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推行“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切实提升共治善治水平。因此,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基本方略,为党领导一切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等转化为社会治理的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是领导自身建设,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政治保障,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更新理念,以党的组织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以党的作风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风尚,以党的纪律建设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出实效,以党的制度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完善。
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识,整合和调动各方资源,汇聚成磅礴力量,实现共治共享。
大力推进“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我们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就我市而言,当前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战区制”就是要强化街道(乡镇)、社区(村)在基层治理中的战区地位,发挥街道(乡镇)前线指挥部作用,让每一名干部都能感受到责任和压力。“主官上”就是由“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落实主体责任,扛起主责、首责、全责,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攻坚克难在一线、建功立业在一线。“权下放”就是要牢固树立基层为上、基层为重、基层为要的观念,推动权责、资源、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向基层发力,推动重心下移,把基层的治理职能做实做强,增强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打造党委主导、战区主管、部门主责、基层主抓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创新我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同时,要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部门、多事项联动,如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基层治理应急处置机制、综合执法联合查处机制、服务群众快速响应机制、重点工作“最后一公里”落实机制等,使群众的合法诉求很好地得到解决,推动基层社会矛盾解决制度化、常态化。
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善治水平
基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只有把基层工作做扎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感情融洽在基层,才能实现基层社会的长期稳定。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基础,是处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承上启下、联结四方的重要位置。因此,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发挥好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发挥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总揽全局的作用,确保“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提升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协调好城乡社区群众的利益,搞好社区治理。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城乡社区是各种利益的汇集点和各个矛盾的聚焦点,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只有搞好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的“大厦”才有牢固的根基。三是提升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要整合基层的党政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群众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各方上下联动、共建共治的良好格局。四是提升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及时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需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把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善治水平。
【篇2】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心得体会
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作 者:刘中起[1,2];郑晓茹[3]
作者机构:[1]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2]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3]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版 物:党政论坛
年 卷 期:2019年 第3期
摘 要:一、当前社区治理与城市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分化致使各类社会问题集中凸显出来,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当前大部分社区依旧是简单的动员性治理,难以广泛地吸引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居民的参与基本是执行性参与,较少涉及决策性参与,因此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质量不高。
页 码:11-14页
主 题 词:基层党建;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社区党组织
【篇3】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心得体会
基层党建如何引领基层治理
周庆智
【摘要】【摘要】近年来,通过对基层党政权力系统的重新组合,基层党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形成以基层党组织权力为核心的社区党群治理结构体系。但当前基层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还需要调适好两方面问题:处理好党委统合下的多种角色功能作用;
在党政体制与个体之间确立政治权益联系和文化联系。长远来看,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要以基层公共性社会关系为中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期刊名称】人民论坛【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基层党建党政统合治理体系公共性社会关系
基层党建主导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新变化
近年来,面对基层社会成分的多元化、复杂化和基层秩序稳定的压力,基层党建在强化党建自身政治建设的同时,已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政权建设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使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的主导地位获得了体制机制方面的实质性强化。
第一,建构基层党政权力统合结构。为了服务多元化的社区群体,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改变以往基层治理权力运行体系中的党归党、政归政所造成的权力分散与社会治理低效率问题,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对基层党政权力系统的重新组合,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权力为核心的社区党群治理结构——“社区党群服务
栏目最新:
- 体验式大学生党建教育探究2024-09-05
-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攻坚创效“桥头堡”2024-09-01
- 抚顺市委办公室:“6421”工作法,激活机...2024-08-27
-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重要论述的内涵意蕴...2024-08-27
-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电力企业党建创...2024-08-25
- 2023年党建台账目录模板(组织)【完整版】2024-07-26
- 党建台账模板目录(宣传)(范文推荐)2024-07-26
- 关于开展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报...2024-07-26
- 2023年市气象局特色党建开展情况汇报2024-07-26
- 在全市推进“智慧党建”部署会议上发言...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