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丑小鸭教学反思工作总结五篇(精选文档)
丑小鸭教学反思工作总结1 感知性活动是个体各种感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视、听、闻、触动等感知外界事物特征的活动,从中产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和注意,观察了解学习对象的特征和联系,激发对感知到表象进行想象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丑小鸭教学反思工作总结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丑小鸭教学反思工作总结1
感知性活动是个体各种感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视、听、闻、触动等感知外界事物特征的活动,从中产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和注意,观察了解学习对象的特征和联系,激发对感知到表象进行想象思考,从而既获得认识的提高,又发展感知潜力。
《丑小鸭》这篇课文讲的是丑小鸭因“丑”而到处受人欺负,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终因由丑变美而获得了新生的故事,在教学中,为了教出祖国语音文字的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一片浓厚美的氛围,我重视学生的感知性活动,让感知性活动发挥以下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一、发挥感知激趣功能
直观形象是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直观印象,反映的对象是非符号性和象征性物体,小学生们的思维特点是直观性强,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
在教学《丑小鸭》时,为了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利用幻灯和图片突出了丑小鸭的“丑”,让学生在感知中体会到了丑小鸭当时的艰难处境,帮忙学生在资料上构成上位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发挥感知质疑功能
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因此,感知环境尽量做到能多感官感知,包括视觉、听觉、动觉等,其中视觉形象直观性尤为强烈,在教学中,老师透过简笔画把丑小鸭生活的环境都勾画了出来:从家到森林、从芦苇地再到冰面上,每到一处,都用不同的语言配合简笔画把丑小鸭的生活环境勾勒出来,并在创设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合理想象,产生疑问。
如,在森林中时,老师渲染出了一片欢乐的气氛:这儿可热闹了,听,松鼠蹭蹭蹭地窜上树梢;看,小鸟儿正站在枝头唧唧喳喳地炫耀自己的歌喉呢,丑小鸭心里很高兴。在这欢乐气氛中引导学生感受丑小鸭的心理活动。热闹中比较出丑小鸭的孤单受欺负,从而让学生自己产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境况的疑问,并产生对美对丑的正确评价。
三、发挥感知表象功能
感知自身最主要的功能是积累表象。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引导,以积累正确而有序的表象,有用且有好处的表象。
在教学中,老师主要抓住丑小鸭的丑及受人欺负,感到孤单这条主线来展开感知。透过幻灯、实物、学生表演动作、简笔画等手段引起学生对丑小鸭的同情,从而给学生以强烈的印象。
四、发挥感知想象功能
感知想象又叫感知欣赏,这是感知过程中的较高境界。在教学《丑小鸭》过程中,老师把音乐艺术形象与语言艺术形象结合起来,创设与学习资料相适应的音乐形象以渲染学习情境:当春天来临时,在《春之声圆舞曲》中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在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耳边想起老师的配乐朗诵:
“小草儿路上绿了,耳边似乎听到鸟儿的叫声。春天,是年年岁岁又一次蓬蓬勃勃的开始。瞧。湖面上的冰融化了,透明清亮的湖面上映出朦胧的薄雾,映出洁白的云朵,更映出了鲜艳的桃花。”
优美的音乐旋律,使学生沉浸在完美的想象中,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丑小鸭教学反思工作总结2
《丑小鸭》是人教版二(下)的一篇课文,也是安徒生十分有代表的一篇童话故事,寓意是十分深刻的,但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是无论无何也不会真正理解安徒生先生写这篇童话的真正用意的,作为老师我们就应怎样引导孩子理解课文资料,指导他们读好这篇童话才是教学的真正难点和重点。
一、读准读好课文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就应成为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必须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空间。例: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从读得正确到读出必须的语感;默读课文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指名读,男女分主角读,这些多种的读书形式让孩子在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二、想象是理解和朗读之间的桥梁
课堂上,我多处让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比如:你是丑小鸭的朋友你会怎样嘲笑他?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想些什么?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并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课文,让他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体验自然,想象会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三、语言文字积累也很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例如:在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中,我抓住“欺负、厌恶、孤单、讥笑”等词语重点理解,,他们更能深刻感受到丑小鸭所遭遇的悲惨命运。课文中的很多词语课后我也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这样会对他们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丑小鸭教学反思工作总结3
《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折射出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如:对人性的尊重,对挫折的抗争,对美好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等等,能给孩子们一个丰富想象的空间。教学此课前,我想我必须站在孩子们的立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自己发现纯真与善良,让他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共鸣,感悟到文章的真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时,打破了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教学设计,而是让感性教育去呼唤孩子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去引发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感悟。
一、课文重组 激*感
我在处理这篇文章的教学结构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找出丑小鸭刚出生时的样子和变成白天鹅后的样子的句子。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丑小鸭的“又大又丑”和白天鹅的“美丽极了”。然后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丑小鸭的痛苦经历紧紧结合在一起:从丑小鸭出生后受到家人的欺负,到离家出走后遭遇到的更多的不幸。通过朗读,想象,感受丑小鸭的不幸。再回过头来学习变成白天鹅的这一部分。通过反复跟前面的磨难相联系,相对比来组织教学。这样内容上的反差,情感上的对比,使孩子们对丑小鸭的磨难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孩子们对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的那种幸福,那种快乐,那种兴奋,有更深层次的体验。
这样的按情节发展线索来安排教学更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感情,也更利于加深孩子们对丑小鸭由磨难到最后成为天鹅后的那种快乐的感悟。当孩子们在经历了几次情感起伏的跌宕,与丑小鸭一起从内心里发出快乐的呼喊时,丑小鸭的"感情,丑小鸭的精神就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孩子们在读到3-6自然段时,丑小鸭的孤单可怜的不幸遭遇深深地打动了他们,触动了他们纯真美好的心灵,让他们忍不住发自内心的说:“丑小鸭,你真可怜!”“丑小鸭,我想把你带回家,温暖你,让你吃得饱饱的”……而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时,他们又和丑小鸭一起惊喜,一起快乐。
二 、情境创设 激发想象
在引导学生体会丑小鸭的三次磨难时,我先灵活运用文中的插图,把图作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来,孩子们,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文中的第二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在描述丑小鸭在家中受欺凌的情形时,就会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感情-------对丑小鸭无比的同情。这时,我再适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孩子们,此时的丑小鸭在想什么呢?”再让孩子们将体会到的情感带进文中去读,体会丑小鸭孤单的感受。当孩子们读到第4、5自然段时,我又问:“‘悄悄的过日子’是怎样过日子啊?”“这又让你感受到丑小鸭生活得----”当读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时,我动情地说:“孩子们,面对昏倒在冰湖上的丑小鸭,如果此时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孩子们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们有的同情的说:“可怜的丑小鸭 ,你一定冻坏了,让我带你回家吧。”有的鼓励他说:“丑小鸭,加油啊,坚持住,你就快变成白天鹅了”……
情境的创设,感性化的讨论,点燃了孩子们的想象,让孩子们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丑小鸭同命运,同呼吸,真正走进了丑小鸭的心灵。
三 、拓展文本 升华情感
为了进一步揭示童话的教育意义,在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开心的拍拍翅膀飞上了蓝天。这时,地上的鸭子,公鸡,猎狗都仰望着天空发出了一声声赞叹。孩子们,此时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对他们说吧!
出示:
我想对鸭妈妈说-------------------------------
我想对鸭姐姐说---------------------------
我想对公鸡,猎狗,小鸟说---------------------
我想对农夫说----------------------------------
我想对丑小鸭说--------------------------------
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学生受到了要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善待他人的情感教育。教学至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丑小鸭教学反思工作总结4
丑小鸭--它一生下来,因为长得很导,人和动物都不喜欢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里受尽了折磨,之后它靠自己的努力,最后飞了起来,它变成了一吴美丽的、在蓝天上自由的、高高飞翔的白天鹅!丑小鸭,变天鹅,靠的正是自己的努力。
看了《丑小鸭》的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去学去做,就必须能成功。爸爸,妈妈,老师,请放手让我去做每一件事吧!我自信必须会像丑小鸭一样,靠自己的努力“飞起来的”。
比例说我们班的刘爱娣。她刚转到我班的时,她的学习不怎样样,有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她不能流利的回答,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三年级时老师把我俩调成同桌,我就天天和她在一齐,学习、玩,我惊奇的发现刘爱娣在做每一件事都那么专注,有一次我俩一齐预习一篇课文,我飞快的写,5就把这篇课文预习完了,我转头一看,刘爱娣才刚刚把自然段的段意归纳出来,过了三四分钟,我一看刘爱娣把这篇课文预习的满满的,什么分段呀,中心呀--,什么都不差,我正看着刘爱娣的书,周老师过来检查预习了,把我的预习看完,便叹了一口气,看完刘爱娣的预习还夸奖刘爱娣,这时我觉得刘爱娣的学习进步了许多,此刻到了五年级,刘爱娣的学习比我还好。
还有我班的范辰,他的学习在全班倒数第一,同学们见了他,常常讥讽他,羞的他抬不起头来,但是自从上了四年级以后,他开始认真听课,上课也不说话,做小动作了,每节课都能看到他举手,听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经过努力,他每次考试都在85分以上,语文、数学老师都很喜欢范辰。这两个同学不是靠自己的努力“飞起来”了吗?
我常常梦想着完美的将来,也许我长大了当个医生,发明一种药,病人吃了巴上会好。也许我长大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发明一种衣服,人们穿着它会长出一对翅膀,像天使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也许我长大了一是名文具设计家,发明一种笔,笔上有灯,晚上写字就更方便了,也许我长大了会到月球上造天堂--无论我将来要做什么,都要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
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祖国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高高的“飞起来”。
丑小鸭教学反思工作总结5
《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文章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本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语言优美,富有情感。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在读中体验和感悟。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情感。让孩子们经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如:“从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丑小鸭的丑,读出它的丑”、“让我们也当一回丑小鸭吧,读出你内心的孤单与可怜”、“把4-6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读出丑小鸭的痛苦”、“丑小鸭望着自我的倒影,此时心境是又又。
带着这种心境再来读。”让他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完美心灵产生共鸣,使丑小鸭的情感,丑小鸭的精神就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从整堂课的表现来看,学生个别读挺出色,但团体朗读今后还需加强指导和练习。其次,注重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统一。在提倡感悟体验的同时又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积累了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从而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丑小鸭的感受,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在交流“你觉得离开家以后的丑小鸭过着怎样样的生活?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能引导学生抓住“讥笑、追赶、只好、躲、才、悄悄地、冻僵、幸亏”等语言文字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苦难,并读出丑小鸭的悲痛、痛苦。
又如在理解“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的时候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说“惊奇、羡慕”的意思,而是采用“如果标点符号能表示一个人的心境的话,那么丑小鸭此刻的心境,该用什么标点?”当聪明的学生回答“先用问号,再用感叹号”后,让他们用上这两个标点符号说说丑小鸭当时心里会怎样想,我想孩子们不仅仅明白了“惊奇、羡慕”的意思,并且十分准确地体会了丑小鸭当时的内心境感。第三,我觉得在本节课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在教学中能多次设计拓展延伸。在体会丑小鸭的丑时,我拓展了说话训练:丑小鸭一钻出蛋壳,他的哥哥姐姐们立刻围了过来。哥哥懒鸭鸭看了丑小鸭一眼,说:“。”“”姐姐美鸭鸭娇声娇气地说,“瞧瞧我,毛的,嘴巴的,身子的,!”设计本意是经过说话训练,把丑小鸭和其他小鸭相比,尤其是跟美鸭鸭的美比较,突出丑小鸭的丑,其次再讲美鸭鸭的说话训练,又是对文本语言的一次学习和运用。
遗憾的是,在课堂上,学生出乎意料地没把美鸭鸭的话说好,这使我原本以为的亮点没亮出来。又如在理解丑小鸭遭遇的不幸时,较好地给学生拓展了原文中鸭妈妈对丑小鸭的态度以及在丑小鸭冻僵前他的勇敢表现,能使学生对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及他对完美生活追求和向往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栏目最新:
- 护理工作总结和计划(汇总8篇)(完整文档)2024-08-02
- 小学副校长工作总结(优质11篇)(精选文档)2024-08-02
- 最新出纳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通...2024-08-02
- 对口帮扶基层医院工作总结(优秀12篇)(...2024-08-02
- 最新新入职员工年终工作总结(优秀8篇)(...2024-08-02
- 2023年度镇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大全1...2024-08-02
- 2023年度县财政局财政工作总结,财政局工...2024-08-02
- 最新项目管理工作总结包括哪几个方面(模...2024-08-02
- 2023年接线员工作总结(汇总8篇)【优秀范文】2024-08-02
- 医生晋升主任医师工作总结(实用8篇)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