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秘网 - www.sdelec.cn 2025年05月18日 12:43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策划方案 >

2023年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全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14:50:02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第1篇活动目标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活动准备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2、脚踩式打气筒,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

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

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气球吃什么

1、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

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好像没吃过饭。

2、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

提问: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讨论:气球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的胖胖的呢?

二、我帮气球吃空气。

1、教师: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

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

2、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

3、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胖”起来。

4、告诉幼儿为了不让空气溜走,他们可以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

三、充气玩具吃空气

1、出示充气玩具。

气球还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

2、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

3、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

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 第2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 第3篇

1、 让幼儿说出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

2、 我这里也有一些美丽的风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 让幼儿了解一些美丽的海南风光。(放课件)

4、这么美丽海南,也有一些地方受到了污染,让我们来看一看。

讨论:环境遭受到污染怎么办?

1、让孩子们讨论:这里缺少了什么?为什么会没有游人呢?

2、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 让幼儿分组画标记做记录,然后再说一说。

结束部分:

1、 从今天开始,你们愿意当环保小卫士吗?

2、 那老师给你们发个小红旗,我们一起去宣传,告诉大家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

3、 走,出发吧!

延伸活动:

我们应该怎样做好环保小卫士。

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 第4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

幼儿园科学保教方案 第5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符号记录规律。

2、激发幼儿对物体排列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斑马图片;条形旗图片(规律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教师身穿条纹上衣,吸引幼儿注意。

师:“老师的上衣图案是怎么样的?”

2、出示斑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纹规律。

3、出示条形旗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启发幼儿用符号记录规律。

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怎么样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1、幼儿讨论记录方法。

2、确定简洁的记录方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规律(如:010101)或用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记录(如:蓝白蓝白蓝白)。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符号记录。

4、幼儿互相交流记录结果的含义。

三、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并尝试进行记录。

四、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事物及规律现象。(如:人行横道、星期的轮回规律、四季的轮回规律等)

Top